14岁男孩帮忙卖黑暴军用物资,竟只为赚百元报酬

14岁男孩帮忙卖黑暴军用物资,竟只为赚百元报酬14岁男孩帮忙卖黑暴军用物资,竟只为赚百元报酬

《大公报》上周一(24日)独家披露,有人在网上以1200元兜售用于暴乱的军用物资,包括前年暴乱时所谓“屠龙小队”常用的英美军用级防毒面具,卖家更公然带有关装备在街头供人“验收”。海关前日(29日)派员“放蛇”,相约卖家在九龙湾“交收”防毒面具,即场拘捕一名14岁男学生。据了解,男生只为赚取百多元报酬帮人散货。

法律学者斥有人明显挑战国安法,促当局果断遏止,以防黑暴再燃。执业大律师指出,违法交易战略物品(包括防毒面具等),买卖双方都可能被判监。

海关发言人指,早前接获举报,指有人在网上怀疑出售未领有有效进口许可证的战略物品。

经调查后,海关前日下午采取行动,在九龙湾拘捕一名14岁男学生,并检获案中物品。案件仍在调查中,被捕人现正保释候查,不排除会有更多人被捕。

涉为赚百多元酬劳 帮手散货

据悉,今次行动由海关贸易管制处及有组织罪案调查科联合行动。消息指,自《大公报》于5月24日独家披露有人公然在网上以800元及1200元兜售该批防毒面具和滤芯后,海关人员日前“放蛇”扮演买家,在网上以交易价450元购买涉案的防毒面具,关员日前相约“散货者”在九龙湾港铁站进行“交收”,在交收之际,关员见时机成熟即时上前作出拘捕,带货人即时人赃并获被捕。

消息指,该防毒面罩是全新物品,被捕的14岁中学生仅为赚取百多元报酬帮手交收,背后可能有人操控大规模散货。海关正对案件深入调查,若涉及黑暴,将转交国安处调查。

海关提醒市民,尤其年轻人,切勿以身试法。根据《进出口条例》(《条例》),任何人如没有有效许可证而输入或输出《进出口(战略物品)规例》管制清单内列明的防毒面具、过滤器或头盔,即属违法。一经定罪,最高可被判处无限额罚款及监禁七年。

法律界:买卖均犯法 随时坐监

执业大律师陆伟雄接受《大公报》查询时表示,早前有一宗案例,有人网购避弹衣到港被海关发现,经法庭裁定触犯香港法例第60章附属法例《进出口(战略物品)规例G》,最后罚款坐监,高效能防毒面具有可能属于战略物品,市民必须登记申请,若随便购入,随时惹上官非,甚至入狱。

全国港澳研究会会员、法学教授傅健慈对国安法实施近一年,有人竟明目张胆在网上及街头兜售有关的受管制战略物品,不但触犯海关条例,更可能违反国安法,希望警方果断执法,以防黑暴死灰复燃。

傅健慈又表示,该批受管制的军用级防毒面具,无论在网上兜售或携带出街交收,都会触犯海关的法例,普通市民拥有,无论用途如何,即已犯法。

有关物品更不应在坊间销售,“咁做摆明是挑战紧法律,国安处应该果断执法”。

“屠龙小队”专袭警方“速龙”

2019年黑暴期间,乱港分子频繁发起暴乱,而“屠龙小队”则是其中最凶残的骨干,针对香港警方的“速龙小队”而成立。“屠龙小队”配备充足、外观与警方“速龙小队”极相似,《大公报》当时曾踢爆假“速龙”在香港各处纵火破坏,企图以此嫁祸警方。

“屠龙小队”还曾多次向不同警署狂掷汽油弹,又于同年11月占据理工大学,在被警方包围后,其头目率众爬下水道逃离。

同年12月8日,香港警方在荃湾、天后和湾仔破获一激进团伙,拘捕11人,检获半自动手枪、105发中空子弹、防弹衣和军刀等武器。这是“修例风波”以来,警方继检获手机遥控炸弹、TATP炸药后,首次检获真枪实弹。警方证实,在行动中检获的枪支弹药,与香港警方“速龙小队”所用一致。警方怀疑这伙极端暴力分子,企图在集会中开枪伤人,再嫁祸警员。

卖家屡改时间地点 十分蛊惑

14岁男孩帮忙卖黑暴军用物资,竟只为赚百元报酬

卖家非常警惕,不肯留电话。(大公报)

《大公报》早前发现有人在网上兜售用于暴乱的军用防毒面具,即展开调查采访,记者假装有兴趣,分别在本月13日和本月22日,成功相约两名卖家见面睇货。卖家非常蛊惑,不断更改交收地点和时间,离开时更不断绕圈,摆脱记者跟踪。

记者在5月13日收到首名卖家回复,约见交收一个二手3M scott 型号的frr gsr军用防毒面具。卖家相约记者当晚九时在九龙湾接洽验收,过了约20分鐘,一身黑衣、黑口罩约20岁的男卖家,才现身牛头角下邨。甫见记者,即取出一个军用防毒滤罐向记者展示,并拿出防毒面具教记者试戴。

离开时不停兜圈 摆脱跟踪

其间,记者向男卖家查询拥有该防毒面具会否触法犯例,男子表示法例上进口(在外国购物网买入)滤罐是不允许的,但如果在香港购入或许无罪,他还声称曾戴此面具坐地铁,警察亦没理会,表述矛盾。最后记者以尺码不合,没有购买。

作贼心虚的卖家离开时,并没即时离开,而是不停在附近徘徊绕圈了十多分钟,才登上小巴返回丽晶花园。

至本月22日,记者再在同一社交平台,约了另一名卖家在大埔见面,约定以八百元售价,在当日下午二时许“交收”另一款英军用的防毒面具。交收当日,卖家非常蛊惑,不断更改时间、地点,先是改下午五时在港铁太和站,到五时又改去大埔墟公园接洽。最后,又改回在港铁太和站出口见面。到五时半左右,一名年约二十多岁、瘦身材的男卖家才终现身。

见面后,卖家熟门熟路带记者去太和商场洗手间,叫记者自行在洗手间试戴验货。然后,躲在门外墙角位等记者。记者表示太大,推却交易。卖家见交易不成,即快步离去。其间,行至太和路与翠乐街交界附近时,竟突然闪到一旁,之后再在附近不断兜圈,刻意摆脱跟踪,并最终消失在横街窄巷中,反跟踪方法非常熟练。

来源:大公报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05

标签:大埔   太和   百元   规例   法例   暴乱   大公报   小队   香港   早前   管制   报酬   海关   警方   物资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