告完联想告OPPO,诺基亚又拿中国企业开刀,华为:我也没收到钱

日前,工信部总师田玉龙,在最新一期的工业和信息化发展情况发布会上指出:截止至2021年6月30日,国内已经建成96.1万个5G基站,覆盖全国所有地级以上城市。显而易见,这是一则宣告持续领先的数据。对于个人用户来说,也许还不到做决定的时候,只不过心中那杆摇摆不定的换机天平,又一次向5G偏移而已。但是对于厂商,尤其是对于专利大厂来说,这却是一个收割的重要信号。

告完联想告OPPO,诺基亚又拿中国企业开刀,华为:我也没收到钱


7月17日,中国经营报发文,称“诺基亚VS OPPO的全球专利‘诉讼战’进入深水区”。报道称:OPPO和诺基亚,在2018年签订的专利授权协议已经到期。在续签合同的过程中,诺基亚给出了包含5G专利许可的新收费标准,OPPO无法接受。面对可能会出现的谈判僵持,诺基亚采取了诉讼手段。截止至发稿,诺基亚已在德国发起了23起诉讼,英国、法国和印度也出现了他的足迹。

告完联想告OPPO,诺基亚又拿中国企业开刀,华为:我也没收到钱


高通

或许是因为诺基亚的,“每部手机最高不超过3欧元”的收费标准,比高通和爱立信都低。网上出现了一种耐人寻味的说法:OPPO和诺基亚之所以没能走向平稳过渡,主要原因是因为华为打开了潘多拉的魔盒。作为5G贡献占比最高的大厂,华为在3月16日公布的5G费率,低至“最高不超过2.5美元”。此举在增加手机厂商负担的同时,又打破了高通等专利大厂的定价默契,自然很容易生出是非。

告完联想告OPPO,诺基亚又拿中国企业开刀,华为:我也没收到钱


然而事实当真如此吗?翻开诺基亚的“维权史”,就会发现他曾不止一次拿中国企业开刀。早在2019年,也就是华为发布公告前两年,诺基亚就用过“多地打官司”的同样手段,对待联想。直至2021年4月,双方才达成和解。2016年,被起诉的对象甚至变成了华为,诺基亚就3项可能被侵权的专利,向华为发起了共4起诉讼。这几乎是人家一种谈判手段,一边谈价格,一边“霍霍”你名声。

告完联想告OPPO,诺基亚又拿中国企业开刀,华为:我也没收到钱


在这种情况下,哪怕收费标准真的偏高,被告也很容易妥协。因为诺基亚靠专利吃饭,谈判姿态越强硬,以后讨债就越爽快,属于乙方中的甲方。联想和OPPO则不同,他们必须重视品牌形象。倘若官司打赢,也就算了,如果打输了,电脑和手机还怎么卖呢?所以,华为是一个特别的存在。他既是主导收费标准的专利大厂,也是要被专利公司“薅羊毛”的终端厂商。

告完联想告OPPO,诺基亚又拿中国企业开刀,华为:我也没收到钱


如果非要把费率诉讼,叫作潘多拉魔盒。那么华为给出一个连诺基亚都很尴尬的收费标准,也不“叫”打开魔盒,而是打破魔盒。截止至4月28日,华为发布第一季度财报,也只是一笔孤零零的6亿美元专利费。而且这笔钱,还是三星给的(分析出的结果)。尽管费率是如此之低,面对小米OV的沉默,华为也没有催债,这不正是试图改变行业风气吗?不过话说回来,收费标准远高于诺基亚的高通,或许是一个更好的攻坚对象。(李双喜)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02

标签:三星   华为   诺基亚   潘多拉   爱立信   可能会   基站   印度   费率   中国企业   手段   对象   厂商   专利   美元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