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易用”、“乐用”再到“善用”写在vivo 影像+发布会后

vivo 7日下午在北京举行了“vivo 影像+”媒体发布会。如果不算上次他们邀请部分媒体前往深圳总部与X50系列设计师见面活动的话,那么今天这场发布会才是vivo自疫情后的首场大型线下媒体活动。嗯,它的成功举办也证明了至少在国内,我们的生活和工作都在慢慢回到正轨。


从“易用”、“乐用”再到“善用”写在vivo 影像+发布会后


今天这场“vivo 影像+”活动时间不长,但公布的信息相当丰富。那么,其中哪些是最吸引我的部分?是vivo与国家地理共同开展包括影赛、摄影学院、摄影师联盟在内的各种合作?是包括Steve McCurry、Michael Halsband等摄影大师对vivo的鼎力支持?抑或是可能应用在vivo明年某款新机上的全新RGBW排列CFA滤镜感光元件?可能兼而有之吧,说起来它们每一项虽然都很诱人,但都不能算是“最吸引我”的部分。


从“易用”、“乐用”再到“善用”写在vivo 影像+发布会后


真正让我刮目相看的其实很简单:那就是vivo从这次活动中表露出来的对“影像”本身的重视与坚守。


我曾经说过,自从将slogan从“Hi-Fi and Smart”改成“Camera & Music”之后,vivo在影像方面的投入非常巨大。请注意:vivo这种投入不仅仅是在技术或硬件层面的不断升级,更关键的是他们自上而下都确立了把“影像”作为企业核心之一,或者如他们所说“影像将成为vivo长期坚持重要赛道之一”的战略。vivo近两年在影像方面之所以能不断取得进步和成功,根本原因其实是他们的每一步动作都是“从消费者导向出发”的:


从“易用”、“乐用”再到“善用”写在vivo 影像+发布会后


比如,他们从早期的“照亮你的美”到后来的“逆光也清晰”,目的就是解决消费者在用手机拍人像或自拍时效果不佳(表情不佳、肤色发黑等)的痛点。经过多款产品不断迭代,目前vivo手机在“拍人”与“自拍”上已经建立起了良好的口碑——无论是普通消费者还是我这样的影像从业人员都必须承认“vivo在拍人方面确实有一手!”


从“易用”、“乐用”再到“善用”写在vivo 影像+发布会后


再比如,vivo其实是国内最早力推“超广角拍摄”的厂商。当其他厂商注意力还集中在“长焦到底应该是2X还是3X”的问题时,vivo已经敏锐发现其实在很多情况下高像素主摄已经能部分解决用户对望远的需求了。但是,仅仅依靠“全景扫描”却无法让手机用户方便、完整地记录下自己身处的环境和眼前的壮丽景色。因此,vivo几款带有超广角镜头的新机一经推出就获得市场的热烈响应。这个风气也导致其他厂商纷纷跟进,以至于一款新手机的机背上宁可没有配备长焦镜头也必须有一颗超广角镜头存在;


从“易用”、“乐用”再到“善用”写在vivo 影像+发布会后


还有一个例子就是此前vivo在X50系列上运用的微云台技术和全新的5000w像素GN1感光元件。前者成功解决了用户手持拍摄容易“手抖”痛点,使得全无经验的“小白”都能轻松拍摄出能媲美采用专业稳定器方能获得的清晰稳定的视频;后者则以压倒性的弱光画质(特别是色彩饱和度和高感纯净度表现)打破了XX品牌的“夜视仪”神话,成为即使是专业摄影师都会赞叹不已的“扫街装备”与“夜拍神器”。


从“易用”、“乐用”再到“善用”写在vivo 影像+发布会后


而这次vivo之所以要再次挑战自我,决定采用业内较为罕见的RGBW排列CFA滤镜新感光元件,目的就是为了能获得比以往cmos更高的感光效率,让用户能在弱光环境中轻松拍出更纯净、更清晰的画面。


尽管此前行业内也曾经出现过采用RGBW排列cmos元件的手机,但我记得该产品在色彩饱和度和高光抑制方面并不是很成功。但请不要忘记,vivo在影像方面的强项一个是HDR一个就是色彩处理。以我对vivo的了解,在明年推出的某款新机应该会在四合一结构与vivo影像处理器的共同作用下解决色彩饱和度与高光抑制问题。同时,由于极大的提升了感光效率,因此这款新机的夜拍性能肯定会比当前的“夜拍神器”GN1更进一步——甚至能获得我们在传统数码摄影器材(单反/微单)上都难以实现的超强夜景拍摄能力!


从“易用”、“乐用”再到“善用”写在vivo 影像+发布会后


vivo究竟是如何在这些年里实现这么多影像软、硬件上突破的?他们是如何实现其影像产品总监 李卓先生所说的那样“深入理解消费者”?或许答案在遍及全球的7大影像研发中心里;或许答案是邀请著名摄影大师如 肖全老师加入到其影像产品的先期开发中;但我一直认为vivo能面向从普通人到专业摄影师和导演的一万多名用户,举行超过百场产品研讨会才是促使他们不断取得进步的重要原因。


从“易用”、“乐用”再到“善用”写在vivo 影像+发布会后


我也曾以摄影师和专业媒体人身份参加过一些传统影像品牌的产品研讨会,而今天vivo虽然同样也是研讨会,但他们的眼光和气魄显然远超那些传统影像器材厂——事实上也只有如此大规模的数据采集和分析才能使得vivo的影像团队不至于“闭门造车”或是仅仅能满足“小众专业用户”的需求。他们所推出的新技术、新产品不仅能满足我们这些专业用户的挑剔眼光,更能让规模庞大的普通消费者们感到“易用”和“乐用”!而这当然不会是一朝一夕之功。


其实,我认为今天的“vivo 影像+”发布会上公布的一些举措是他们影像业务进入到一个新阶段的标志:无论是“vivo 影像+”的影赛、学院还是摄影师联盟,它们在本质上依旧是面向全体消费者而非仅仅是一小群“摄影精英”的。它们的出现会让vivo的消费者在原来“易用”、“乐用”影像的基础上上升到“善用”影像的层次。而消费者在参与“vivo 影像+”这些活动过程中所创作的作品、所迸发的创意以及所发现的问题,回过头来又能以大数据形式反哺vivo影像团队,促使他们从更多维度更深层次上了解消费者的需求,从而再次推动其不断进步——这就是一种典型的良性循环。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27

标签:滤镜   影像   弱光   目的   饱和度   会后   新机   摄影师   研讨会   元件   色彩   消费者   媒体   数码   用户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