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G时代,更关注智能穿戴设备低功耗应用场景

不久前,IDC发布数据显示,可穿戴设备在2019年第一季度的全球出货量达4960万台,同比增长55%。这对从业者来说是一个喜人的数据。如今智能可穿戴设备销量不断提升,品类也日渐丰富,从健康监测到社交娱乐,消费者的选择更为多样。但是智能可穿戴设备仍存在诸多缺点,在生活中扮演的角色更多是点缀品,而非必需品。

5G为智能可穿戴设备的发展带来了利好。5G时代的特点之一就是大带宽、低时延,具有数据采集和智能运算能力的智能可穿戴设备,通过5G网络实现即时互联,将带来更多富有想象力的新场景,如AR(增强现实)、VR(虚拟现实)、XR(扩展现实)等。IDC曾在研报中表示,随着5G时代的来临,更多物联网设备得到整合应用,智能可穿戴设备也将趋于多元化,并且让人们的生活更加高效。

健康监测作为智能可穿戴设备的重要应用场景,5G会给它带来哪些改变呢?

7月16日,智芯数据CTO王得利在由每日经济新闻主办的“5G赋能未来产业发展”沙龙上表示,5G的高容量、高速率、低延时并非没有代价,比如需要更为高速的处理器——但是,这样也会带来更高的能耗。相比高能耗场景,在王得利看来,低功耗的场景才更值得注意,“可穿戴不能像苹果手表那样(电量)只能使用一天,我们希望用户能够使用45天左右,这样用户才能长期去佩戴”。

王得利认为物联网核心的业务只有三个:维修、维护、保养,智能可穿戴设备要在平时下功夫,也就是维护人的健康。

“我们希望能够把日常监测到的低密度数据积累起来,形成个人的健康数据,在用户某些疾病突发前能及时发现、预警。”王得利认为,在IOT和5G时代,未来的智能设备在网络连接和信息传输方面,会有大容量、低延时的需求,但可能95%的时间都处在一个非常低速率的传输状态。

此外,目前手环手表所采集数据的专业性并不被很多医院认可,在与医院的合作过程中,最关键的问题是数据的可靠性、来源性、稳定性是否可以达到保证。为了前端的数据能够得到专业治疗机构的认可,王得利表示,智芯数据定制了一个传感器非常丰富的传感器模组。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9

标签:穿戴   场景   智能   时代   设备   速率   传感器   手表   现实   未来   医院   更多   数据   用户   数码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