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科学家称,中国的太空计划将迎来比北斗和5G更大的突破

美国科学家称,中国的太空计划将迎来比北斗和5G更大的突破

近两年时间,中国科技经历数十年的沉淀,迎来了开花结果的收获季节,在通信领域,经过4个时代的跟跑,在5G时代,华为一举将中国科技推向全球顶端,不仅如此,今年7月份,我国北斗三号导航系统建设完成,也预示着,我国在卫星定位方面彻底摆脱了对美国GPS的依赖。

除了北斗和5G技术之外,我国在很多领域都达到了国际领先水平,比如量子通信、超级计算机、人工智能机器人、特高压等等。

美国科学家称,中国的太空计划将迎来比北斗和5G更大的突破

中国又一太空工程再迎突破

而今日,国内再次传来好消息,我国又一项太空工程迎来重大突破。在国际商业航天高峰论坛会上,科研人员表示:我国的行云工程第一阶段宣告顺利完工,收尾的第三阶段预计在2023年就可以完成。

行云工程是我国正在建设的首个卫星物联网,简言之就是用卫星来搭建的通信系统,使物与物之间可以相互关联,比如汽车、监控、路灯等等。

美国科学家称,中国的太空计划将迎来比北斗和5G更大的突破

值得强调的是,行云工程和华为的5G还是有本质区别的,5G虽然也是为了实现万物互联,但只是地面建设。众所周知,5G通信依赖的是基站,每个基站覆盖半径只有100-300米,工作小月在4Ghz-6Ghz之间,若想大规模使用5G通信,就要建设很多个5G基站,据统计,我国5G建设已超过60万个。

在人口密集的城市、乡镇、园区,铺设5G基站是非常好用的,但是如果在偏远山区、比如海上、林区、沙漠等等,若要建设常规5G基站,不仅代价很大,而且实施也很难,人工维护、电源、水源等都是不得不面对的重要问题。

美国科学家称,中国的太空计划将迎来比北斗和5G更大的突破

而行云工程就是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太空的卫星通过激光技术实现通信覆盖,与地面的5G技术实现互补,做到真正的全球万物互联。

卫星互联预计2023年完成整体建设

根据相关报道,行云工程的第一阶段任务中,我国已经发射了两颗试验卫星,第二阶段预计在明年下旬就可以完成,计划发射卫星数量为12颗,可初步实现卫星通信互联的整体框架,在2023年左右的第三阶段,卫星发射数量预计将达到80颗左右。由此完成整体建设。

美国科学家称,中国的太空计划将迎来比北斗和5G更大的突破

行云工程预计发射卫星总数为80颗左右,而已经完成的北斗系统,卫星数量只有55颗,但却让6万北斗人奋斗了近26年。行云工程预计只需三年,虽然与北斗所处领域不同,但这依然能够很好地证明我国的卫星研发技术工程发展迅速。

行云工程不仅能够很好的完善万物互联,并且用到的激光通信技术,有实时性好、保密性强的多个优势特点。两个卫星在各自轨道都以每秒7.8公里的速度运行,且能够实现准确对焦,难度是非常大的,我国是首个实现这样技术的国家。

美国科学家称,中国的太空计划将迎来比北斗和5G更大的突破

美国航天科学家在推特上对中国的行云工程表示祝贺:实在太快了,中国航天技术已经走到了国际前列,美国近百年的科技发展,中国短短十几年就完成了,中国科学家为人类科技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期望未来彼此多进行技术交流合作。

写在最后

专家表示,行云工程一旦建设完成,其实质性作用要远超预想。要知道如今的5G通信技术,在陆地覆盖率也仅有20%-30%左右,这还不包括那些目前人类难以企及的特殊地区,可想而知我国行云工程带来的卫星互联,将会有多大的使用空间。

关注我,了解更多的科技力量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8

标签:美国   北斗   中国   太空   华为   基站   科技   航天   万物   科学家   领域   通信   我国   计划   工程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