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视界:吃透显示器性能参数四要素

作为PC画面展现者,显示器在PC整机中的作用不亚于主机。毕竟,当下的PC性能已经到了几乎“过剩”的时代,人们为了获得更好的视觉体验,自然将注意力转向了显示器身上。

事实上也是如此,无论是看电影、玩游戏还是图形设计,显示器性能决定了用户体验。但对于显示器的选购,很多人还是很犯愁,因为显示器各种参数太多了。其实,你只要真正吃透了分辨率、刷新率、色域色准这几个参数,从此选购显示器就易如反掌了。

第一要素:分辨率

几乎所有消费者,购买显示器时会将分辨率放在第二重要位置。而第一重要位置是屏幕尺寸。这就在选购中会存在一些误区。比如即便你选择了更大尺寸的屏幕,但分辨率并不高,显示画面并不会很理想。尽管在浏览网页、文字办公时察觉不到什么区别。但若当你玩游戏,或放大画面数倍时,低分辨率与高分辨率的画质区别,从肉眼就可以轻松分辨出来(如图1)。

精彩视界:吃透显示器性能参数四要素

所谓分辨率,又称解析度,其是指屏幕上显示的像素的数量,即屏幕每行每列有多少像素点,一般用矩阵行列式表示,其中每个像素点都能被单独控制,例如我们通常所说的全高清分辨率:1920x1080(如图2),即水平像素为1920个,垂直像素为1080个。而在某些情况下,它也可以同时表示成“像素密度”,即PPI(Pixels Per Inch),也指单位面积显示像素点的数量,以及图形的长度和宽度(例如72PPI,和8X6英寸)。

精彩视界:吃透显示器性能参数四要素

通常情况下,对于一台显示器来说,分辨率越高,PPI值越大,画质越清晰细腻,可视范围也更大。为了让大家更直观了解分辨率的真正作用。我们选取了两台同尺寸、不同分辨率的显示器进行对比测试。测试发现,在放大到相同的倍数下,我们可以很明显的看出,4K分辨率下的像素点要比2K分辨率精细很多(如图3)。

精彩视界:吃透显示器性能参数四要素

那么,我们如何判断PPI数值越大,屏幕所显示的画面更为精细呢?这个很简单,我们可以通过如图4这个公式进行计算,通过它与分辨率之间的关系,是不是可以反应出画质问题?毫无疑问,高分辨率是保证显示器色彩清晰度的前提,并且高分辨率也意味着在同样的显示区域内能够显示更多的内容,这就是为什么2K要比1080P的显示精度提升77%的原因。

精彩视界:吃透显示器性能参数四要素

第二要素:刷新率

所谓刷新率,是指电子束对屏幕上的图像重复扫描的次数。对于显示器而言,刷新率高低将直接决定其价格,刷新率越高,所显示的画面稳定性就越好。但由于刷新率与分辨率两者相互制约,因此只有在高分辨率下达到高刷新率,这样的显示器才能称其为性能优秀。

而刷新率又可分为垂直刷新率和水平刷新率,通常提到的刷新率是指垂直刷新率。垂直刷新率表示屏幕的图象每秒钟重绘多少次,也就是每秒钟屏幕刷新的次数,以Hz(赫兹)为单位。刷新率越高越好,图象就越稳定,图像显示就越自然清晰,对眼睛的影响也越小(如图5)。刷新频率越低,图像闪烁和抖动的就越厉害,眼睛疲劳得就越快。一般来说,如能达到80Hz以上的刷新频率,就可完全消除图像闪烁和抖动感,眼睛也不会太容易疲劳。

精彩视界:吃透显示器性能参数四要素

如何更直观理解刷新率?以看电影为例,电影其实是一副一副静止的画面,就象放幻灯片,为什么我们感觉画面在动,那是因为人的眼睛有视觉停留效应,前一副画面留在大脑中的印象还没消失,紧接着后一副画面就跟上来了。而且两副画面间的差别很小,一个动作要用很多副画面来显示,这样我们就感觉画面在动了,这一副一副的更换画面,就是在刷新,假设一个动作由20张画面完成,我们看上去就有点像动画片,而这个动作增加到30张,看上去就更自然。如果达到60、120甚至144,那么画面就更流畅(如图6),这就是刷新率。

精彩视界:吃透显示器性能参数四要素

那么,我们为何可以判断刷新率的高低?原因和刷新率的机制有关。当显示器刷新率为60Hz时,代表显示器支持每秒60帧的画面,每帧时长大约为16ms,以此类推,显示器刷新率为144Hz时,代表显示器支持每秒144帧的画面,每帧时长大约为7ms。所以每帧到下一帧的时间越短,看起来越流畅!因此在实际应用中,刷新率对游戏玩家来说更有价值。

第三要素:色域

对于显示器而言,色域与色准都极为重要。首先就是色域,也就是所谓色彩空间,它其实是对一种色彩进行编码的方法,色域代表了一个色彩影像所能表现色彩的具体情况,在计算机图形处理中,色域是颜色的某个完全的子集。颜色子集最常见的应用是用来精确地代表一种给定的情况。例如一个给定的色彩空间或是某个输出装置的呈色范围。

而色域决定了显示器色彩多少的因素,如显示器所能表现的颜色范围。而显示器常见的色域有三种:NTSC、sRGB、Adobe RGB,而这三种色域类型可以相互转换。我们从图7上可以看出几种色域的取值范围。其中,sRGB是目前使用最普遍的彩色语言协议,它是由微软主导制定,sRGB代表了标准(s)的红(R)、绿(G)、蓝(B)三种基本色素,sRGB值越小,显示能力越差。当sRGB色域值为100%时,表明该显示器能够显示全部sRGB色彩,96%到98%为常见的水平,即中等水平,也有比较专业的显示器已经达到120%的sRGB。

精彩视界:吃透显示器性能参数四要素

Adobe RGB是随着摄影技术而发展起来的专业色域标准,较之sRGB有更宽广的色彩空间,它包含了sRGB所没有的CMYK色域,层次较丰富。对于打印、摄影、设计等领域的专业用户来说,需要对图像进行精细的色彩调整,选择采用Adobe RGB色域的显示器更为合适,比如定位专业制图用的显示器通常采用Adobe RGB色域。

NTSC是美国电视标准委员会制订的一个色域空间标准,它比sRGB色域空间更广,一般来说,NTSC主要用于广色域电视标准,部分非常专业的广色域显示器也以它为色域标准(如图8)。NTSC与sRGB之间的换算公式为“100%SRGB=72%NTSC”,这并不是指100%SRGB与72%NTSC的色域空间能够完全重合,只是面积相同而已。而NTSC与Adobe RGB的换算公式为“100%Adobe RGB=95%NTSC”。

精彩视界:吃透显示器性能参数四要素

第四要素:色准

其次就是色准,色准就是色彩精准度,是指显示设备显示的色彩精准程度,也就是我们常说的色彩还原准确性,一般用Delta E或ΔE来表示。其中ΔE能够将色彩还原的准确性量化为一个数值,它能够精确反映显示器表现色彩的准确性。

而事实上,ΔE反映的是显示器色彩与标准数值之间的差距的大小,因此,它的值越小越好,色彩还原能力越强,而ΔE越大说明色彩越失真(如图9)。一台色彩准确的显示器,可以带来良好的画质感受,并且画面清晰度更高,使用时眼睛的疲劳度也会减轻。

精彩视界:吃透显示器性能参数四要素

对于专业显示器来说,其对色准的要求将会更高,入门级也要ΔE<3,若ΔE<2则说明这台显示设备已经非常的专业、优秀。而ΔE<6之下的显示效果都是可以被用户所接受的。除了走专业路线的显示器,其余显示器的参数里很少有提及色准这项参数,但ΔE的数值也都不会大的离谱。显示器作为成像设备,真实的还原画面也是它最基本的职责,而在这其中色准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也成为显示器好坏评判的重要标准。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27

标签:显示器   刷新率   画质   数值   视界   像素   性能参数   图像   分辨率   画面   屏幕   色彩   眼睛   代表   标准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