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工经济焕新而至,企业应肩负起保障职责

从大环境看,国家在鼓励发展零工经济。去年4月,国家发改委、中央网信办印发的《关于推进“上云用数赋智”行动 培育新经济发展实施方案》中就提到,要大力发展零工经济等新业态,疏通政策障碍和难点堵点。这让零工经济,呈迅猛发展之势。

据有关部门估算,我国已有包括网约车司机、快递小哥、外卖骑手、网络主播等在内的约2亿灵活就业劳动者。但同时,灵活就业者也面对诸多困境,权益难以得到保障。如何寻找零工经济这一新业态与就业群体的平衡点,并实现二者同频,已迫在眉睫。

零工经济焕新而至,企业应肩负起保障职责

零工经济发展迅猛背后,矛盾凸显

黛安娜·马尔卡希在其著作《零工经济》中提到,“如果把当前的工作世界看作一把尺子,设想它一头是传统意义上由企业提供的职业阶梯,另一头是失业,那么两头之间范围广、种类多的工作选择便是零工经济。”从本质上看,与传统的打零工并不相同,零工经济的核心在于每个人都能够分享自己空闲的资源、特长,实现个体价值。

零工经济焕新而至,企业应肩负起保障职责

也正是零工经济的就业群体基本不受具体行业领域的限制,更能发挥自身的优势,因而受到广泛欢迎。零工经济的蓬勃之势,显而易见。不过零工经济在迅猛发展的过程中矛盾凸显,集中体现是灵活就业者面临诸多问题和困境。

与传统就业形式相比,很多新兴职业最大的特点是相对灵活,但和平台、企业间的关系也较为复杂。所以整个社会对灵活就业者的保障普遍不完善,个体承担风险极高。

此外,灵活就业者的权益保障的规则和法规尚未出台。这导致能否保障灵活就业者的权益,与平台、企业的自律、企业文化、规模大小等息息相关。平台和企业之间保障力度差异较大、保障水平不一等问题,也在频频出现。解决这些问题,已是当务之急的事情。

保障就业者权益,平台在行动

如何保障灵活就业者的合法权益,已成热门课题。相关意见、政策,也处在酝酿、发布等不同阶段。去年7月,国家发展改革委等13部门联合印发《关于支持新业态新模式健康发展 激活消费市场带动扩大就业的意见》,提出强化灵活就业劳动权益保障,探索多点执业等。

此外,江西省总工会出台《关于推进零工经济就业群体入会及服务工作的实施方案》,提出探索更适合零工经济就业群体入会的方式、加大维权力度、打造普惠服务品牌,为破解诸多问题提供了探索经验。

作为零工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平台也在积极展开行动。以零工经济平台型的代表滴滴为例,就迅速做出回应,成立网约车司机生态发展委员会。据悉,这一委员将针对滴滴司机劳动者权益保障、司机收入稳定透明、平台规则公平合理等方面进行探索和提升。

零工经济焕新而至,企业应肩负起保障职责

其中,在司机收入上,委员会将推动建立稳定又灵活的收入模式,确保司机收入可感可知、账单公开透明。同时会围绕司乘纠纷、费用纠纷、虚假投诉等场景进行平台规则的升级,避免司机在接单服务中受到不公平对待。

意义重大,零工经济将迈入新维度

滴滴跨出的这一步,有着重要意义。从滴滴本身来看,平台上有海量灵活就业者。过去八年,累计逾3100万司机和车主在滴滴平台上获得灵活收入,超过21%的他们以此作为家庭唯一收入来源。当滴滴能够保障他们的权益后,将让他们的生活变得更好。从社会层面看,滴滴也做出表率作用,引领其他平台做出类似的保障举措。

在以滴滴为代表的平台、企业努力下,灵活就业者应享有的权益有望真正落到实处。可以预见,灵活就业者将焕发职业荣誉感和自豪感,真正服务好大众并推动经济发展。而以灵活就业者为基石,零工经济将迈入全新维度。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3

标签:零工   黛安娜   经济   维度   企业   业者   迅猛   职责   群体   灵活   司机   权益   规则   收入   职业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