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爆朋友圈的国家宝藏《千里江山图》,排队3个小时都要看!

在央视文博探索节目《国家宝藏》的第一季中,首推的国宝是北宋王希孟的《千里江山图》。

刷爆朋友圈的国家宝藏《千里江山图》,排队3个小时都要看!

随后,《千里江山图》在故宫博物院展出,万千观众排队3小时,只为观赏几分钟。像这样火爆的排队场景,堪比故宫两年前武英殿所展出的《清明上河图》。

也许和名满天下的《清明上河图》相比,《千里江山图》知名度极其有限,但它却在业内的评价极高,被誉为“900 年来青绿山水画第一神品”,代表了青绿山水领域内的最高水准。

刷爆朋友圈的国家宝藏《千里江山图》,排队3个小时都要看!

▲《千里江山图》 局部

水墨丹青,万里山河绘就;奇景幻境,千年人间不朽。跨越九百多年的时空,这幅画的妙笔依然让人绝倒。更让人好奇的,是那个仅用此画便惊艳了人间的天才少年王希孟。

刷爆朋友圈的国家宝藏《千里江山图》,排队3个小时都要看!

王希孟的有关历史记述也极其简短。生平亦无从考证, 十八岁时在徽宗画院为生徒,后召入禁中文书库,得徽宗亲授,其后不到半年就以《千里江山图》进献,《千里江山图》是他唯一的传世作品。

陈丹青在《局部》中这样评价这幅画作: “十八岁干的事,多半其实是不自知的,他好也好在不自知。照西洋人的说法,那是上帝让他干了这件事情。”

十八岁 ,大几岁心力不足,小几岁经验不丰,十八岁才是一个画师的黄金时代。

绝世之画作,天才之少年,传奇之人生。


一、《千里江山图》的前世今生

崇宁三年(1104年),虽然面临内忧外患,但是文艺浪漫的宋徽宗仍旧沉溺在诗词书画的意境里不可自拔。他自己就是非常有造诣的画家,并且希望把这份爱好推广到整个社会。

封建时代,帝王的爱好就是整个社会的爱好,于是在以东京汴梁为中心的北宋兴起了绘画之风。宋徽宗指示,设立画学,专门培养绘画方面的人才。

刷爆朋友圈的国家宝藏《千里江山图》,排队3个小时都要看!

这一年,王希孟八岁。这一年,还没有人知道这个少年,未来前途无可限量。 四年后,他才进入画学开始学习。

一开始,在众多天资聪颖的少年中他也没有什么特别。 但是,宋徽宗赵佶作为一位资深画家,独具慧眼。他觉得这个眉目清秀的少年是个可塑之才,便亲自教导。

赵佶其人,虽然做皇帝不行。但是,论及艺术,他工书法、善画、诗词也有传世之作。 他不关心国事,即使国家边事不断他也没有什么兴趣去理,但是说起画学,他却花了很多心思。

得皇帝亲自指导,王希孟的画技突飞猛进。少年天才,屏气凝神,专工山水。慢慢地,他的天赋全部展现出来。 1113年,徽宗政和三年,年仅十八岁的王希孟倾毕生心血,费半年之功,完成了一幅日后成为千古青绿之杰作的名画。

他向徽宗呈上这幅《千里江山图》,用了整绢一匹,画中有山峰起伏、江河浩淼,渔村野市融入其间。 而后,他翩然而去,没有人知道他去了哪里。清人推断,王希孟呕心沥血画了这幅画,画作完成他也心血熬尽,不久便去世了。

刷爆朋友圈的国家宝藏《千里江山图》,排队3个小时都要看!

▲图片来自《国家宝藏》节目

徽宗非常喜欢这幅画,将他赐给了最宠信的宰相蔡京。 虽然蔡京是个祸国殃民的佞臣,但却是与苏轼、黄庭坚、米芾齐名的著名书法家。

蔡京给《千里江山图》题了跋,并妥善保存。 可惜,靖康之变北宋灭亡,这幅画作也不知落入谁人之手。

二、中国青山绿水的扛鼎之作

《千里江山图》画卷纵51.5厘米,横1191.5厘米。比《清明上河图》还要宽2倍、长2倍(清明上河图宽24.8厘米、长528.7厘米)。 绢本设色,原为清宫旧藏,现藏于故宫博物院。

刷爆朋友圈的国家宝藏《千里江山图》,排队3个小时都要看!

整幅画以大青绿为基调,在山脚、屋墙、水天交接处等用深浅各异的赭石色渲染,而屋顶则用浓黑,人物多用粉画。

《千里江山图》所用的青绿之色,跟300年后的达芬奇的《蒙娜丽莎》所用的颜色是一样的,基本上是从宝石或者药材里提取,因此一千年之后我们看到画作的光泽就是宝石的光泽,因此千里江山千年不褪色。

刷爆朋友圈的国家宝藏《千里江山图》,排队3个小时都要看!

▲青金石、绿松石与孔雀石

用笔敷彩之精细,轻重浓淡之生动活脱,当世罕有。画作灿烂艳灼,美不胜收,展现出千里江山秀丽多姿,雄伟壮观。

北宋虽国力衰微,但经济发展鼎盛,江山丰饶。从这幅《千里江山图》中便可见一斑。 山色连绵中见野村隐隐,气势连贯,以披麻与斧劈皴相合,设色匀净清丽。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在画中得以完美的展现,与村庄的闲适相得益彰。

随着画卷的展开,我们仿佛可以置身其中,蛮有一番盛景。紧接着跨江大桥蔚为壮观,中间建有两层庑殿顶楼阁,沿桥而上,江流曲折,渔村隐匿其中。

刷爆朋友圈的国家宝藏《千里江山图》,排队3个小时都要看!

▲《千里江山图》 局部

随着小径且赏且行,山谷中的村落,河滩上的渔船,满是逍遥的隐居生活。轻舟一叶,翻越崇山峻岭、清流急湍,走向开阔的下游平原。

这幅画蕴含着中国人传统的宇宙观、自然观,所谓“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在青绿山水中,运用石青、石绿等现实中看不到的色彩对实际的山水进行加工,人与自然合二为一。

元代书法家溥光评价《千里江山图》: “在古今丹青小景中,自可独步千载,殆众星之孤月耳。” 可见其艺术生就之高。《千里江山图》画卷构图周密,色彩绚丽,用笔精细,采用了散点透视法,将壮美河山融于一副绢画之中。

刷爆朋友圈的国家宝藏《千里江山图》,排队3个小时都要看!

刷爆朋友圈的国家宝藏《千里江山图》,排队3个小时都要看!

刷爆朋友圈的国家宝藏《千里江山图》,排队3个小时都要看!

刷爆朋友圈的国家宝藏《千里江山图》,排队3个小时都要看!

刷爆朋友圈的国家宝藏《千里江山图》,排队3个小时都要看!

中央美术学院的老师冯海涛老师为我们还原了这幅画的十分之一。

需要画五遍,缺了哪一遍都达不到这么生动亮眼的千里江山。

同样。 希孟画了五遍11米长的画卷,才有了这么璀璨的《千里江山图》。

一千年前,古人就是这么告诉我们,要踏踏实实的走好每一步。


王希孟在咫尺画布上展现了千里之趣,于玲珑之处尽显诗意万千,带我们看遍了山水风光。

一个18岁的少年,为何胸中竟能有如此波澜壮阔的河山?

由于记载缺失,我们并不知道王希孟是否真的走过看过这些山水。 不管怎样,一个少年,能够如此成竹在胸地挥笔布局、启承轴转,又在青山绿水中注入别样的青春活力,这真是一件了不起的事情!

如今这幅绝世经典之作,在现代技术的加持下,穿过了浩瀚的历史,跨过时空的界限,来到我们面前。 它们便不再冰冷、也不再有距离感。

VOKAMO与故宫角楼咖啡联名打造的故宫系列防摔手机壳

其中的有饰片图案,便是源自故宫博物院的这幅藏品《千里江山图》,手握千里江山,心胸自然开阔。

刷爆朋友圈的国家宝藏《千里江山图》,排队3个小时都要看!

画面精细,你可以像博物馆的研究人员一样,仔细地欣赏和研究《千里江山图》。

刷爆朋友圈的国家宝藏《千里江山图》,排队3个小时都要看!

刷爆朋友圈的国家宝藏《千里江山图》,排队3个小时都要看!

刷爆朋友圈的国家宝藏《千里江山图》,排队3个小时都要看!

VOKAMO晶透手机壳搭配这9款图案使用

不仅具有历史韵味,还有超强的实用性

通过MIL-STD 810G军规级测试防摔标准

可达军事级3.05米防摔,日常生活各种场景跌落

都没关系,依然毫发无伤

透明的PC背板,高清高透

清晰地展现饰片的精致图案

表面采用硬化处理技术

给机身最大程度免受划伤和磨损

刷爆朋友圈的国家宝藏《千里江山图》,排队3个小时都要看!

精美的饰片可以取下更换

简洁方便、随心所欲,展现不一样的个性

刷爆朋友圈的国家宝藏《千里江山图》,排队3个小时都要看!

刷爆朋友圈的国家宝藏《千里江山图》,排队3个小时都要看!

刷爆朋友圈的国家宝藏《千里江山图》,排队3个小时都要看!

刷爆朋友圈的国家宝藏《千里江山图》,排队3个小时都要看!

刷爆朋友圈的国家宝藏《千里江山图》,排队3个小时都要看!

刷爆朋友圈的国家宝藏《千里江山图》,排队3个小时都要看!

刷爆朋友圈的国家宝藏《千里江山图》,排队3个小时都要看!

18岁的少年画下这波澜壮阔的千里江山,流传百世,带我们看遍了北宋的山水风光。

少年一世唯此画,此画传世永少年。

刷爆朋友圈的国家宝藏《千里江山图》,排队3个小时都要看!

这么有意义,绝美又实用的手机壳,赶快get起来吧!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VOKAMO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29

标签:江山   故宫   青绿   机壳   河山   渔村   画作   青山绿水   书法家   北宋   画卷   宝藏   局部   朋友圈   图案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