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正需要摆地摊的人,没空发朋友圈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万地摊遍地开。

这几天,关于地摊经济的话题火了,从线上到线下,大家都在热议摆地摊。

真正需要摆地摊的人,没空发朋友圈

有的人激动地搓搓小手,满脸红光,跃跃欲试;

有的人早已身体力行,冲到一线,加入摆地摊的大军;

推出“地摊神车”的五菱汽车,一天之内,股价从5亿港元变成了11亿港元。

虽然网上很多人都在玩梗,但说起 “摆地摊” ,一直都是严肃而沉重的。

摆地摊的人一般都是一些急需经济来源的失业中年人。

他们的肩上可能背负着家里的房贷,老人的药费,孩子的生活费,零敲碎打的柴米油盐煤气水电…… 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考察山东烟台一处老旧小区时说: “地摊经济、小店经济是就业岗位的重要来源,是人间的烟火,和“高大上”一样,是中国的生机。”


1

说起地摊经济,有一个地方特别有名,那就是义乌。

义务在上世纪80年代,是一个非常贫穷的地方,人年均收入只有88元。

真正需要摆地摊的人,没空发朋友圈

这里的贫穷,主要是地理原因。

位于浙江中心的义乌,地处盆地,三面环山,这样偏僻的位置,外面的人进不来,里面人出不去。

土地也贫瘠,除了易成活的甘蔗之外,再种不出其他任何粮食。

人们甚至想出了去拔鸡毛,把鸡毛铺在田地上,用这种方法了提高农田的产量。

但鸡毛太少,总是不够用,义乌人就把甘蔗榨成糖,走街串巷挑着担子,手摇着拨浪鼓,用糖去换鸡毛。

于是,在70年代走南闯北的“敲糖帮”重现江湖。

真正需要摆地摊的人,没空发朋友圈

做这样买卖的人越来越多,政府还特地给“敲糖帮”发出了临时许可证, 随着做买卖的人越来越多,当地政府给“敲糖帮”发出了临时许可证,名字很有趣,叫做《小百货敲糖换取鸡毛什肥临时许可证》。

只要有了它,乡民们就能挑着货担摆摊。 摊子里卖的东西也变得越来越丰富,不仅有糖和鸡毛,还有针头线脑、头绳胭脂,之后还衍化出自制的鸡毛掸子、板刷等等。

摊子也变得越来越多,最后能有两百多个。

就这样,义乌小商品摊市的雏形出现了。

真正需要摆地摊的人,没空发朋友圈

摊市的前景虽然很美好,但却容易被举报。

在那个年代,做买卖在人们的心里就是“投机倒把”的行为,生意人是很不受待见的,被街坊邻居们嗤之以鼻。

刚从衢州被调任到义乌的村委书记谢高华,每天大部分时间都是在处理此类举报信。

有人要提倡市场经济,马上就有人说:“堵不住资本主义的路子,就迈不开社会主义的步子。”

真正需要摆地摊的人,没空发朋友圈

右二为谢高华

更为触动谢高华的,是一个叫做冯爱倩的女人。

冯爱倩是一位土生土长的义乌人。 1979年,发现越种地越穷的她,卖了家里10担谷子换来80元,又从信用社贷款300元,决定靠摆摊做点小生意来谋生。 她每天起早贪黑进货卖货,却被工商人员赶来赶去。

从北门街到廿三里再到湖清门,“天天抓,天天跑,抓到一次罚款1元,两三天就白干了!” 在这样艰难的环境下,她从未想过放弃,她一个人家里有5个孩子和年迈的老母亲要养。

“日子太苦了,有一次家里没米,我借了7户人家都没借到。”

冯爱倩说,还有很多像她一样的人,被赶得没办法了,去找当地官员起诉。但音信全无。

新上任的县委书记,成了她最后一根救命稻草。

真正需要摆地摊的人,没空发朋友圈

年老的冯爱倩指着照片中的谢高华

1982年5月的一天,她在县委机关大院门口蹲守,想拦住出门调研的谢高华,找书记讨说法,倾诉自己的遭遇。

听完冯爱倩的遭遇后,谢高华也于心不忍,轻叹口气说:“我很想帮你,但上面政策不允许摆地摊啊。” “我靠自己劳动,有什么不对?”说着说着,冯爱倩哭了起来。

谢高华想了想,下定决心:“你回去继续摆摊吧。我告诉有关部门,不赶你,也不罚你。”

之后几天,谢高华默不作声地跑去义乌乡间,连续调研了3个月,回来之后给领导层们开会: “小商品市场是一大优势,我们要开放义乌小商品市场,出了事我负责,宁可不要乌纱帽!”

真正需要摆地摊的人,没空发朋友圈

顶着被罢官的压力,谢高华在义乌县稠城镇湖清门划出一条长约1公里的街,鼓励小商小贩都到这自由交易。

1982年8月25日,义乌小商品市场由此诞生。

谢高华把小商品市场的第一张营业执照就发给了冯爱倩。

有了书记支持,老百姓热情高涨。两个条凳,一块门板,就是一个摊位。摊子越摆越多,一直从湖清门延长到县委大门口。

地摊,把义乌的经济彻底打活了。

真正需要摆地摊的人,没空发朋友圈

湖清门市场开张不到3个月,摊位就增了一倍。

之前,义乌一个针织厂积压了价值50万元的袜子,到最后连工人的工资都发不出来,小商品市场成立之后,针织厂在市场内设了2个摊位,短短几个月,袜子就销售一空。

1982年底,市面上已有超过2000多种小商品,有700多个商户在此经营,吸引了附近10多个省区市的采购者,年成交额有392万元,当年上缴国家税收3.8万元。

期间,时任省委副书记陈作霖到义乌视察工作。谢高华从早晨等到上午还不见人来,打电话询问时,对方却说早就出发了。

原来,是摊位太密,人又太多,省委的车一直开不进来。

真正需要摆地摊的人,没空发朋友圈

义乌人的生活条件一点点好起来。

可谢高华看着路边露天的小商贩,夏天被晒得汗流浃背,冬天又冷得直打哆嗦,觉得很是心疼。

他想要小商品市场更正规。 1984年,他拿着贷来的50万,再加上县委的5万,再加上多方集资,凑到57万,在义乌火车站附近盖起了一栋占地35万平米,两层高的“第二代义乌小商品室内市场”。

义乌小商品市场,从露天地摊,进入室内。

这一次,商户们有了遮风避雨的钢架玻璃瓦棚,2000个宽敞的摊位,每天前来交易的客商超过10000人。

在谢高华的努力下,湖清门从地摊市场摇身一变,成为了正规有序的贸易商城。

义乌也从按下喇叭全县都能听见的小山沟,成为了国内最大的小商品交易中心。

真正需要摆地摊的人,没空发朋友圈

第二代小商品市场

1986年,拥有4100个铺位的城中路小商品市场开张;4年后,该市场铺位增加到10500多个。

现在的义乌,密集分布着70000多间商铺,商品种类170万种,营业面积比当年扩大了1100多倍。 就算每家店只逛三分钟,全部逛完也需要一年多。

如今,义乌小商品市场已经建到第五代,线上线下商品数百万种。 数据显示,全国零售网商70%商品、批发网商80%商品,来自义乌, 当年一穷二白的小县城,如今涉外机构6800多家的“世界超市”。

2018年,义乌的GDP第一次超过了1200亿,外贸出口份额达到了全国的五十分之一,全市100名亿万富豪、5万名千万富翁。

人均GDP超过北上广,傲居全国首位。

义乌人,从地摊开始,真的富起来了。

义乌人的故事,也给了更多人信心——你看,摆地摊,也能够改变一批人的命运。

只要付出,就有回报。

2

1995年,台州一座叫临海的小城,开了一家大排档。

据说老板很实诚,对新鲜的海鲜,从不压价。

于是当地的渔民,总是愿意把最好的海鲜留给他。

24年后,它成了中国内地唯一一家米其林三星中餐厅。

这家排挡,叫做新荣记

1997年,郑州开了一家叫做“寒流刨冰”的小店。门店很小,但里边的刨冰量大且便宜,不少人都愿意去买。 3年后,它改名叫做“蜜雪冰城”。2019年,它在全国拥有超过7000家门店。

真正需要摆地摊的人,没空发朋友圈

湖南平江的特产,是大豆。

但1998年洪水后,平江的大豆锐减,万般无奈之下,平江人开始做面粉食品,生产出很多调味面筋等产品。

而一个叫做刘卫平的年轻人,就是凭借这个,开了自己的小店,慢慢地,攒够了开工厂的钱。 他创立的品牌,叫做卫龙。

倘若你翻开企业家的创业史,陶华碧摆过地摊、王石摆过地摊、马云摆过地摊——他们在这个时期,淘到了“第一桶金”,亦或是展示出了所谓的“非凡的商业头脑”

所以,这段摆地摊的经历,只是他们创业生涯中,最微不足道的一段。

但这些人,只是极少数。

对于其他的摆摊者来说,一个小小的摊位,可能就是收入来源的全部。

几天前,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上提到,“我国有6亿人,每个月的收入只有1000元”。

真正需要摆地摊的人,没空发朋友圈

在当下,摆摊是他们获取收入的唯一出路。

在“地摊经济”提出后,各种“摆摊攻略”“指南”层出不穷,甚至有人改编了《后浪》的“摆摊版”。

大家怀着戏谑的心情,喊着要去摆摊。 而那些真正靠摆摊过活的人,反而在接到城管电话之后,再三确认

支付宝在2019年出了一个《2019中国小店经济温度图谱》的调查。

调查中显示,中国小店的数量约为1亿,包含网店、街边小店、路边小摊等,直接间接地,带动3亿人就业。

这个报告中还提到,2019年,一半的小店获得了贷款支持。

其中99%,做到了有借有还。 店不大,营业额也不多,但信誉度,奇高。

所以,“地摊经济”,不是为了“有趣”,也不是为了“烟火气”。

而是因为,所有努力生活的人,都值得被生活尊重。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VOKAMO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9

标签:三星   摆地摊   平江   国小   义乌   铺位   鸡毛   摊子   摊位   县委   地摊   朋友圈   家里   收入   商品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