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互助监管何处寻?银保监会拟研究准入标准来规范

网络互助是“一方有难,八方支援”这种传统互助模式的科技版、网络版,自诞生以来风靡一时。网络互助弥补了现有保险模式的不足,用科技支撑大病保障,救助了许多患病家庭。但是这种互助模式却没有一个正统的监管系统来管理,导致行业出现乱象。

银保监会打击非法金融活动局日前撰文称,网络互助行业目前处于“非持牌经营”的状态,涉众风险不容忽视。部分前置收费模式平台形成沉淀资金,存在跑路风险,如果处理不当、管理不到位还可能引发社会风险。文章提出,要把网络互助平台纳入监管,尽快研究准入标准,实现持牌经营和合法经营。

文章提到,相互宝、水滴互助等网络互助平台会员数量庞大,属于非持牌经营,涉众风险不容忽视。

不过据相关人士对记者透露,该文章是研究报告性质,核心目的是做风险提示,并非将相互宝和水滴互助当作非法金融机构给打击掉。

多家行业头部网络互助平台接受记者采访时回应称,支持相关部门尽快落实互助监管,提升行业准入门槛规范市场。

水滴互助9日表示,从水滴互助成立开始,其就坚持用户实名注册和使用,互助资金存管在商业银行的专项存管账户,专户专款专用,划转会员资金接受银行的监督,每笔互助金的使用申请都会有第三方独立机构进行调查。并坚持将资金、互助事件、均摊信息定期进行全员公示,让互助过程和结果对每一个用户都是透明、公开的,并接受全社会监督。同时水滴互助呼吁,相关部门能尽快落实互助监管,提升行业准入门槛规范市场,为下一步互助行业的发展和广大用户的保障提供更清晰的指导。

相互宝回应称,产品在上线之初就实行实名制、无资金池、全程风控、公开透明这四大准则,确保互助社区的平稳、健康、可持续运行。“相互宝期待在监管指导下,推动行业健康发展。期待监管更多的指导,相信这将是行业健康发展的又一个重要里程碑”。

根据此前发布的《2019中国网络互助行业白皮书》显示,79.5%的网络互助参与者年收入在10万元以下,68%的受访者没有商业保险。77%的参与者认为,网络互助给自己带来了“保障和安全感的提升”。

网络互助明显提升了中低收入人群的健康保障水平,已经成为我国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的积极补充。在这样的情况下,水滴互助将坚持创新互助模式,并且严格规范平台秩序,为平台会员提供一个健康有序的互助环境。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06

标签:商业银行   网络   不容忽视   参与者   水滴   门槛   风险   资金   模式   标准   用户   会员   健康   行业   文章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