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太金融揭秘三类金融诈骗圈套,广大用户需时刻提高警惕

近年来,互联网金融快速发展的同时,也衍生出众多新型金融诈骗,给广大金融的财产造成重大损失。近日,欢太金融发出官方反诈提醒,为用户梳理了信贷中常见的三类骗局,提醒用户高度警惕,防止落入诈骗圈套。

仿冒金融APP、购物“退款”变“贷款”、冒充催收平台诈骗……诈骗手段层出不穷,广大用户只有多了解一些防骗知识和真实的诈骗案例,才能更容易识破骗局,从骗子手中“成功逃脱”。

第一类,以购物返现、理赔退款等为由引导用户在第三方借款平台借款后诈骗。这类诈骗,骗子在行骗之前会通过非法途径获取受害人的电话和购物信息,并致电或短信告知受害人,谎称其购买的货物有问题需申请退款,并主动提出给受害人进行理赔,用户一听到骗子能如此详细的说出自己的信息,于是产生信任,骗子在取得信任后就会以受害人信用额度不够不能退款为由,引诱受害人在网络借贷平台申请贷款并转入个人账号。

第二类,冒充贷款平台催收,诱导用户将还款转入骗子个人账号。这类诈骗,骗子首先还是以非法的途径获取到用户的借款信息,然后给借款人打电话,称用户在某某平台借款未还已经逾期,由于对方能准确地将用户的名字和身份证信息说出来,并且很多人在借完钱后通常都不记得具体还款日期、自己到底还了多少期以及是不是还完了,因此会很容易上当。这时候骗子会以逾期不会自动扣款让你添加微信或直接转账给公司的某某账号。有的诈骗分子为了让用户打款,还会恐吓用户逾期会计入征信,甚至威胁用户如果不及时还款就会给其通讯录打骚扰电话,当受害人还钱之后就会发现,自己的钱还给了骗子,平台欠款并没有减少。

第三类,以电话或短信方式诱导用户下载假冒信贷APP实施诈骗。骗子通常会以额度高、放款快为诱饵,诱导用户点开相应链接下载假冒APP并注册。在申请贷款过程中,会以需要先缴纳手续费、工本费、保证金等为由,诱骗用户将费用转入指定银行账号。然而当用户转账后进行下步操作时会发现系统显示的银行账号始终有误,因为用户下载的APP本身就是假冒的,当用户与平台客服联系咨询时才发现自己上当受骗。

了解了诈骗的真相,广大消费者们一定要时刻提高警惕,注意防范,不要轻信骗子的谎话,不盲目操作,及时确认信息的真实性后再进行操作,如遇诈骗事件应及时报案。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5

标签:金融   用户   受害人   额度   诱导   圈套   信贷   骗局   骗子   账号   贷款   途径   时刻   操作   电话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