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和西医的不同

一、 理论体系不同 中医理论来源于对医疗经验的总结及中国古代的阴阳五行思想。由阴阳五行学说、藏象学说、气血津液、经络、病因与发病、病机、防治原则等七部分组成。中医理论与中国古代哲学思想及易经是一脉相承的。西医是以解剖生理学、组织胚胎学、生物化学与分子生学作为基础学科,不断吸纳现代科技的成果,形成的一套理论体系。 二 、形成年代不同 中医形成于农耕文明时期,距今己有6500年。西医是随着人体解剖学的建立,于文艺复兴时期的1543年开始形成,距今有400余年历史。三、对于生病的判断标准不同 中医通过中医的 诊断方法,身体代谢的任何异常,都能 诊断出是什么病,真正做到早诊断,早治疗。西医就相信仪器检查出来的东西才是对的;否则,你就是再不舒服,你也没有病。等到仪器检测出来,病情往往己经非常严重了。 四、诊断方法不同 中医通过‘望闻问切’,依据‘八纲辩证’进行疾病的诊断。西医则是完全依赖仪器检测的数据、影像的差异作诊断的。最初听诊器、温度计,后来利用工业文明及现代科技的成果,化学分析,B超、X光、CT及核磁共振等作为诊断工具。 五、治病机理不同 中医非常注重,外因对人体的影响。中医认为,人外感生病,是遭到了六邪(风、寒、暑、湿、燥、热)、温疫及毒物的侵入,破坏了人体的阴阳平衡,也即改变了身体正常的环境。只要恢复身体正常的环境,增强人体的正气,细菌、病毒无法繁殖和生存,身体也就痊愈了。采用的是天人合一,维护身体阴阳平衡的方式 。西医的治病机理很简单,不分内外因,就是药物杀死细菌和细胞;手术刀切除病灶。日前西医对病毒是无能为力的l 这也是 今年新冠疫情中医治疗死亡率低的原因。 六 、作战模式不同 传统中医治疗充分利用遍布全身并与身体内部所有脏胕联通的经络,构建了一个完整的信息网络。发挥药物的温热寒凉,归经及升降沉浮的特性,可上达头顶,下行脚底,指哪打哪,精准打击,直达病灶,打的是现代化的立体战。而现代西医则是打的传统的攻防阻击战。头痛医头,脚痛医脚,药物直接通过毛细血管或间接通过小肠的转化,利用血液循环系统,四处出击,遍及全身。 七、治末病的不同 中医很早就认识到:‘’上工治未病,中工治欲病,下工治已病‘’的治病精髓。中医非常重视量变到质变的辩证关系,医圣张仲景创立的‘’六经辩证‘’很好的诠释了这一规律。揭示了病情从太阳病、阳明病、少阳病、太阴病、少阴病、向厥阴病发展的过程,对疾病的预防、病情的发展具有前瞻性的警示。中医理论告诉我们:从人体的亚健康开始,中医就可以介入治疗。中医在治未病方面,具有理论上的支持,因此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反观西医,人体在亚健康状态时,西医的诊断检查是查不出来的。治未病是医学的最高境界,也是未来医学的发展方向。 八、 使用药材的不同 中医用药使用的是植物、海洋生物、矿物质、昆虫及少量动物,均是天然药物,很多都是药食两用的 。而西医使用的主要是 现代工业合成的化学药物及少量的生物制药。 九、格局不同 中医注重整体。治病以人为本,整体思考,辩证施治。充分考虑地域、气候、季节、饮食及情志的影响因素;具体分析是个别还是普遍现象。用药就可能是千人千方。像节结、肌瘤、襄肿及肿瘤均可用中药化解或和平相处。而西医则注重局部。把人当作机器,脏胕当作零部件,用的最多的就是手术刀。诊疗时只考虑具体的器官,具体的病灶。同样的病,千人用同一种药物治疗。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5

标签:西医   中医   病灶   外因   手术刀   经络   现代科技   病情   阴阳   药物   注重   身体   人体   仪器   中医理论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