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来西亚最后一只幸存的雄性苏门答腊犀牛Tam死亡

马来西亚最后一只幸存的雄性苏门答腊犀牛Tam死亡

马来西亚最后一只幸存的雄性苏门答腊犀牛Tam已经死亡,这使得该物种的未来显得尤为严峻。

据路透社报道,Tam现年30岁左右,自2008年被捕以来,一直在婆罗洲岛马来西亚沙巴州的一个野生动物保护区度过余生。

Tam是由非政府组织婆罗洲犀牛联盟(BORA)照顾的,该组织一直在争分夺秒地通过繁殖来拯救濒临灭绝的苏门答腊犀牛。

“我们怀着沉重的心情分享马来西亚最后一只雄性苏门答腊犀牛Tam去世的噩耗。我们会在适当的时候分享更多的细节,但是现在我们需要一些时间来哀悼他的去世。”

世界自然基金会在照片下写道:“我们的心中充满了悲伤,我们不仅为失去野生动物而哀悼,也为失去一个物种而哀悼。”

根据世界野生动物基金会(WWF)的数据,苏门答腊犀牛是世界上现存体型最小的犀牛,也是亚洲唯一拥有两只角的犀牛。它们通常活35到40岁之间,只存在于婆罗洲和苏门答腊岛上。

据报道,自2011年以来,马来西亚一直试图用体外受精繁殖技术培育犀牛,但一直没有成功。

但并不是所有的都完全失去了——还有一丝微弱的希望。国家旅游、文化和环境部长克里斯蒂娜·刘(Christina Liew)告诉新闻媒体,Tam的基因材料已经被保存下来,以备未来的育种尝试。尽管如此,科学家们还没有成功地利用试管受精来繁殖犀牛。

就在几周前,联合国发布了一份详尽的报告,对全球日益危险的物种灭绝速度进行了详尽的分析——这是人类历史上见过的最高灭绝速度。科学家们每年都会强调这一点,列出在这个星球上生存了数百万年后永远消失的物种。

犀牛因其角被人类猎杀,并受到人类导致的栖息地丧失和气候变化的全球影响,它们只是遭受这场灭绝危机的一个物种。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5

标签:苏门答腊   马来西亚   犀牛   雄性   沙巴   婆罗洲   联合国   都会   物种   野生动物   详尽   人类   速度   未来   组织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