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蓄势 全国碳交易市场启动在即

十年蓄势 全国碳交易市场启动在即

自2011年以来,北京、天津、上海、重庆、湖北、广东、深圳等7个省市启动碳排放权交易试点工作,取得积极成效。图为中关村环保科技示范园。 图片来源:本报图片库

本报记者 叶伟

在生态环境部近日举行的例行新闻发布会上,生态环境部新闻发言人刘友宾透露,拟于今年6月底前启动全国碳市场上线交易。

而此前,碳交易试点已在北京等7个省市开展探索。经多年探索,碳交易试点取得了哪些成效?还有哪些难题亟待破解?全国碳市场启动后,如何进一步完善?

碳交易试点取得积极进展

2011年10月,国家发改委发布《关于开展碳排放权交易试点工作的通知》,标志着我国碳排放权交易正式启动。此后,北京、天津、上海、重庆、湖北、广东、深圳7个省市相继开展碳排放权交易试点工作,并取得了积极进展。

数据显示,截至今年3月,7个省市累计覆盖4.4亿吨碳排放量,成交金额约104.7亿元,我国已成为全球二氧化碳排放规模最大的碳市场。

“试点的区域、人口、GDP等具有一定的代表性。目前我国7省市碳交易试点已经历了7个履约期,在7个省市的碳交易试点中共有2837家重点排放单位、1082家非履约机构和1万多个自然人参与了交易。”北京绿色交易所总经理梅德文表示,这为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启动打下良好基础。

“我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通过近10年试点探索,经历了从起步到不断发展完善的过程,有关全国碳市场的核算、核查、配额分配、交易、结算和履约的所有要素都已齐备。”北京绿普惠网络科技有限公司碳交易总监颜磊表示,各个试点省市基于本地区基本情况,出台了一些个性化政策,如各试点省市都允许用CCER项目进行抵消;在抵消比例上,存在不同的规定,如重庆是8%、湖北是10%,但整体来看碳抵消比例均不超过10%等。“除各试点省市推出区域性政策外,国家层面也陆续出台了相关政策推动全国碳排放交易市场的建设与完善,为建设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提供了制度保障。”

据了解,未来,随着全国碳市场的开启,全国碳市场覆盖排放量超过40亿吨,将成为全球覆盖温室气体排放量规模最大的碳市场。

仍有难题亟待破解

虽然我国碳交易试点取得一定成绩,但目前碳市场仍有一些不足。

“众所周知,市场发展需要两个最重要的要素条件:一个是规模,一个是流动性。”梅德文表示,客观来看,我国碳交易试点达到了预期目的,但试点市场分布在不同省市,导致交易规模小、市场流动性差、交易价格偏低、投融资功能弱。“所以我国碳交易市场无论是规模还是流动性都有待完善。”

梅德文说,从市场机制的角度来看,导致这种局面的原因主要包括:碳交易市场是区域分割的市场,不是统一的市场,规模有限,北京、上海、天津、重庆与广东、湖北、深圳的市场都是不连通的;碳交易市场是一个现货交易市场,不是金融产品市场。

颜磊说,由于各地经济发展水平不同,碳试点政策设计的严格程度不同等原因,碳配额价格有较大的差异,如北京经济发展水平较高,其单位减排成本比较高,所以碳配额价格达到近100元/吨的水平。

数据显示,2020年北京碳排放均价每吨80元以上,上海均价每吨80元,其余各地也都维持每吨20-50元。

碳市场建设需进一步完善

作为未来全球最大的碳交易市场,全国碳市场启动后将如何进一步完善其运行?

“市场最重要的三个要素是主体、产品和监管。”梅德文表示,我国要形成更加有效、流动、稳定的,具备广度、深度与弹性的碳市场,需要有三个条件,可总结为三个关键词:立法、量化、定价。“首先需要严格立法,包括确定减排总量、允许拍卖配额,即建立严格的政策体系;其次是严谨量化,包括各个排放行业的数据核查,建立更加科学透明的数据技术支撑体系;此外还需要严肃地定价,需要建立更加多元化、规模化的参与主体,更加市场化、国际化的产品和更加透明和包容的监管,以促进严肃定价。”

梅德文说,碳市场要满足信用转换功能、期限转换功能、流动性转换功能等市场交易的基本功能,意味着碳市场需要提供足够丰富的多层次产品,不仅包括碳排放权的现货交易,而且包括更多的其他衍生品交易,提供期权、掉期、远期、期货等交易类产品及其他与金融产品密切相关的一系列服务,如抵质押、资产证券化、担保、再融资等融资类产品,以帮助履约企业以及投资者实现跨期贴现、套期保值、合理套利与风险管理。

“规模化对碳市场而言很重要。”上海环境能源交易所总经理刘杰表示,主管部门可以进一步扩大区域碳市场行业范围,将更多的行业纳入进来;可以加强配额分配方法优化,根据碳达峰目标,提高有偿发放比例;主管部门可以支持自愿减排市场、碳普惠市场的发展,逐渐与强制减排市场互联互通,推动形成“三位一体”的多层次复合型碳市场格局。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2

标签:交易市场   德文   排放量   全国   湖北   天津   重庆   配额   流动性   北京   上海   试点   省市   我国   市场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