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年考”成绩优异 国家高新区有“几板斧”

本报记者 张伟

今年1-6月,中关村示范区规模以上企业实现总收入38513.1亿元,同比增长31.2%;成都高新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393.1亿元,同比增长13.6%;杭州高新区(滨江)实现地区生产总值940.7亿元,同比增长13.9%;合肥高新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618.3亿元,同比增长19.3%……

中关村、成都、杭州、合肥等国家高新区日前公布的“半年考”成绩单显示,今年上半年,国家高新区经济运行整体呈现“稳中加固、稳中提质、稳中向好”的发展态势,经济总量实现时间任务“双过半”的小目标。

看数据 数据会说话

上半年,中关村示范区率先发布国内首个自主可控区块链软硬件技术体系“长安链”,打造“食品安全链”、电子印章等200余个应用场景;设立国内首个智能网联汽车政策先行区,14家企业、近百辆测试车安全测试里程突破300万公里……

欧林生物、康诺亚等生物医药企业相继上市,成都天府国际生物城首家医院成都京东方医院开诊……上半年,成都高新区生物医药产业同步稳定增长,规模以上生物制造业增长13.2%。

“这种稳中向好的态势,可以说实现了‘十四五’的良好开局。”中国科学院科技战略咨询研究院中国高新区研究中心主任刘会武表示,国家高新区规上工业增加值等主要指标在总量和增速上大多领先于所在地市,充分体现了国家高新区经济韧性大、后劲足的特点。

“看到这样的成绩单,并不意外。”北京市长城企业战略研究所所长王德禄说,国家高新区是创新驱动发展示范区、高质量发展先行区,多年来一直是区域经济的增长极。在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的特殊背景下,国家高新区表现亮眼,成为疫后经济发展当之无愧的生力军。

抓亮点 高质量成色十足

数据指标“增增增”背后,是高质量发展激发新动能的亮点和底色。总体来看,新经济持续引领、高成长企业大量涌现、科技创新能力显著提升,是上半年国家高新区高质量发展的三大突出特点。

新经济持续引领。国家高新区以数字经济为代表的新经济实现快速发展,新动能持续壮大。成都高新区上半年新经济属性规上企业营收544.7亿元,增速达38.8%;厦门火炬高新区上半年规上工业总产值中,数字经济企业占比高达91.8%。

“新经济正在国家高新区实现全面爆发和引领发展。”王德禄说。

高成长企业大量涌现。上半年,国家高新区在新注册企业、获得风险投资企业、独角兽企业、科创板上市企业等企业主体数量上大幅增加,突出反映了新经济、新动能在实现快速发展。王德禄表示,长城战略咨询发布的2021年中国潜在独角兽报告显示,半数以上的潜在独角兽位于国家高新区。如,苏州工业园拥有潜在独角兽企业36家、科创板上市企业9家;成都高新区拥有潜在独角兽企业12家、科创板上市企业6家。

“作为创新创业主体的科技企业增长迅速,尤其是高成长及上市企业成为这一轮经济增长的重要支撑。”刘会武分析说。

科技创新能力显著提升。从行动上看,重庆高新区大力建设一流的西部(重庆)科学城;西安高新区提出率先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硬科技创新示范区;成都高新区启动新型研发机构“岷山行动”计划,未来5年将投入300亿元建设50个新型研发机构……

“国家高新区坚持科技自立自强,通过增加研发投入、建设科学城科技城、支持新型研发机构等方式,着力提升自主创新能力。”王德禄评价说。

谈经验 实干是硬道理

成绩是一点一点干出来的。仔细研究,每一个国家高新区都有一本因地制宜的高质量“发展经”。

“我们始终把企业服务放在首位,持续优化营商环境,聚焦产业链关键领域和薄弱环节,大力精准招引,同时深耕产业培育,以最优服务助推科技型企业进一步发展壮大。”成都高新区相关负责人总结说。

上半年主要经济指标均保持两位数增长,规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6.7%……厦门火炬高新区负责人总结的经验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聚焦实体产业强链补链,狠抓龙头项目攻坚;盯住关键,围绕创新链布局产业链,培育发展未来产业、数字经济,夯实产业高质量发展的主阵地。

杭州高新区(滨江)在科创板上市企业数量占到浙江省总数的近35%,成为创新链产业链联动助力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生动范例。杭州高新区(滨江)主要负责人道出其中关键:“我们在新发展格局中加强创新链和产业链对接,努力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为实现共同富裕打下坚实基础。”

株洲高新区负责人说,注重修炼“绣花”功夫是制胜的“大招”。株洲高新区坚持产业强区、突出创新引领、深化改革开放,打造国家重要先进制造业高地、核心竞争力的科技创新高地和内陆地区改革开放高地,迸发出了磅礴的奋进力量。上半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51.7亿元,同比增长13.7%,

研究一份份“半年考”成绩单,刘会武总结认为,成绩亮眼主要得益于两方面:一方面,国家高新区经过多年发展,已经成为我国培育和发展新兴产业的重要策源地,国内创新资源最集中的功能区,储备了优质的本土科技人才和科技企业;另一方面,国家高新区是新时代改革探索的先行区,在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力的体制机制方面持续进行改革创新,是国内最具创新创业活力的地区,具备对经济环境的政策响应速度优势。

探趋势 仍需久久为功

下一步,国家高新区如何再接再厉,交出新时代“赶考”路上的新答卷?

刘会武提出,要以国务院提出的创新驱动发展示范区和高质量发展先行区为目标,重点加强三方面的建设:一是加快发展数字经济,提升数字化基础设施和数字化服务水平;二是布局未来产业,进一步加强产业链和创新链的融合;三是完善创业孵化与科技金融深入结合的体系,让更多优质项目转化为生产力,推动更多的高新技术企业和高成长企业诞生。

王德禄认为,研判国家高新区高质量发展的新路径,新经济持续引领、发力科技自立自强、绿色宜居发展必须摆在显著位置。国家高新区在新赛道、新场景方面要持续突破发展,涌现更多的独角兽、潜在独角兽、哪吒企业,在数字经济、智能经济、平台经济等方面走在前列。作为创新驱动发展的关键力量,国家高新区要进一步发力自主创新、推动科技自立自强,尤其是要在高能级创新平台建设、新型研发机构、科技项目揭榜挂帅等方面进行深入探索。在国家碳达峰、碳中和背景下,推动绿色园区建设,大力发展绿色科技、绿色产业,推动产城融合建设,将是国家高新区下半年要重点开展的工作。

因此,王德禄建议,要大力发展新经济,打造新经济活力区;开展未来研究和新研发,加快布局和发展未来产业;加快传统产业的数字化和智能化转型升级;加快推动大学城、科学城、高新区融合发展,打造区域创新增长极。以此四大抓手为重点,持续推动国家高新区高质量发展。

他还特别强调,建议有条件的国家高新区打造新经济活力区,找到疫后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突破口和新抓手。重点要抓独角兽、哪吒、瞪羚等新物种企业的挖掘与培育,开展应用场景创新,布局培育新赛道,同时不断探索适应新经济发展的新治理模式、新经济制度。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27

标签:高新区   滨江   国家   板斧   独角兽   示范区   科技   成都   杭州   生产总值   产业链   优异   新经济   上半年   半年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