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一直会在,但是教培不一定会在,教培机构何以至此?

“10年之后阿里巴巴未必会在,100年后教育肯定会在,但是新东方可一不定在了”2016年的一次会议上,马云和俞敏洪的一次“斗嘴”。在当时两位如日中天的大佬眼中,只是一次次小小的玩笑。

然而,在2021年的今天,不论是马云还是俞敏洪估计都笑不出来了。只不过,相比于马云因为一时的“口无遮拦”之后变得低调,俞敏洪的教育巨头新东方却是迎来了连跌。

只是,新东方们可以在双减之后选择转型“教育优质父母”,但是其背后的打工人与依然被教育焦虑包裹的家长们,却又该何去何从呢?

教育一直会在,但是教培不一定会在,教培机构何以至此?

本是资本追捧的教培,为何变得人人喊打?

在马克思的《资本论》中有这么一句话,“当资本来到人间,每一个毛孔都滴着肮脏的血”。之所以资本会得到这么一个评价,其根本原因就是资本可以为了利益抛弃一切。

资本可以助推你走向巅峰,也可以让你迅速地跌落神坛。这一点从近年来一些国民品牌的没落就可以得出答案,比如大家熟悉的俏江南以及大娘水饺,背后都有着外来资本的身影。

作为一个在辉煌了很多年的教培行业,其一直以来都是家长和学校认知里,一个相对均衡的存在。基础差的学生报课外班巩固基础,学习好的学生报课外班做一些提优辅导。当然,最初的时期,这些教培机构多数还是为竞赛或者留学存在,对于整体的学校教育与教师体系并没有产生太大的冲击。

教育一直会在,但是教培不一定会在,教培机构何以至此?

然而,也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教培机构的路开始越走越歪了。短短十年的时间,一个个教培巨头横空出世,市值也是一路站上千亿行列。

数据显示,截止到2020年8月,当时新东方市值已经超过了1500亿人民币,除此之外还有中公教育以及跟谁学(也就是如今的高途教育),市值都超过了千亿人民币。而好未来集团的市值更是达到了3000亿人民币以上,教培行业一片欣欣向荣蒙眼狂奔。

此外,截止到目前我国共计还有49万家教育培训企业,近十年间融资达到了6385起,已知的总融资金额更是近5000亿元。

资本裹挟下的教培行业为何会从走到如今的地步?前面,我们也说了教培行业的初期,主要面向的还是竞赛和留学生群体或者一些考试,比如大学英语四六级培训以及公务员培训等等。

不过,在资本大力涌入与其逐利本质推动下,近年来教培机构早已不满足于挣点小钱,开始扩大业务范围。

教育一直会在,但是教培不一定会在,教培机构何以至此?

首先就是“挖”和“包”,以前的教培机构多数还是退休老教师或者一些学校优秀教师兼职。然而,也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驾培机构已经不满足于简单的用退休老师了,而是开始各种高薪挖掘公立学校的优秀老师。

当然教师资源挖完还不够怎么办呢,那就去包装,刚刚毕业大学生或者中专生,教师资格证是啥可能都不知道,直接摇身一变变成了优质教师,唬的家长一愣愣的。这带来什么后果呢?优质的教师和优质年轻人都被资本挖去了,学生的基本教育自然也就受到了影响,最终只会让教育内卷,并且破坏国家原有的公平教育体系,怎么可能会被容忍。

教育一直会在,但是教培不一定会在,教培机构何以至此?

其次,除了挖和包教师资源之外,还得有学生不是。于是,各种教培机构也是开始疯狂的卖课,学生成绩不好可以教,只要报了我们的班一定能学好。

例如,根据跟谁学的一份报告显示,2019年底跟谁学宣布上市,营业收入21亿元,现金收入33亿元,净利润更是近3亿元。

没钱报名怎么办?没关系,我们还提供爱心助学贷款,贷了这笔款给孩子报上名,你的孩子成绩就可以突飞猛进了。

在各种的唯分数论以及教培机构宣扬的教育焦虑下,资本裹挟着家长和年轻人一路狂奔。孩子的成绩有没有变好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卖了多少课,股票涨了多少,教育被做成了一笔笔生意。

刹车的教培与背后那些打工人和家长们

随着国家双减政策的出台,教培机构巨头市值大跌,打工人和一直被裹挟的家长们却没有办法停下。

毕竟伴随着股价大跌,还有的是部门裁撤与裁员。目前好未来、高途、字节跳动都已经发布了调整通知,刚刚入职失业,耕耘十年一朝失业的情况比比皆是。而且,并不是所有的教培机构都能够给出足够的赔偿,甚至一些机构连工资都发不出来。

有媒体预计,目前我国共计有1000万人在教培行业,如果这些教培企业全面倒闭,恐怕将意味着1000万人多数将面临失业。但是教培企业的转型却已经是迫在眉睫了。

教育一直会在,但是教培不一定会在,教培机构何以至此?


另一边,相比于只是被教育焦虑裹挟的家长来说,还有一部分家长却是面临着课一节没上,机构关门跑路,自己却还要继续还贷款的困境。比如,这两天上了热搜的华尔街英语关门,甚至被法院公式了强制执行,强制执行标的106200元。然而,这还可能仅仅只是开始,并且将会在下周宣布破产。

同时教培机构退费难,也成为了当前教培机构退场的一个重要问题。毕竟,一直以来当教育变成生意之后,教培机构早早开始了预付费式的金融运作方式,再加上监管的还不够完善,也是让教培机构钻了不少空子。因此,教培机构的良性退场,还是一个任重而道远的道路。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6

标签:新东方   机构   市值   课外   目前我国   关门   焦虑   巨头   家长   资本   人民币   教师   学校   学生   行业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