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的视角》古代的君王为什么讨厌人口的流动

《国家的视角》古代的君王为什么讨厌人口的流动

《国家的视角》是耶鲁政治学和人类学教授詹姆斯·斯科特的著作,这本书的缘起是作者的一个问题,为什么国家对于流动人口在总是充满了敌意。

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我们先来回顾一下周王朝的两种统治方式。

周本来是陕西的一个部落联盟,那是如何覆灭商朝然后取得天下,然后进行统治的那?首先是退守到老家附近,然后依靠函谷关的天险,守住大本营,然后在函谷关以东的中原地区大肆分封,给自家的兄弟、亲戚,以及殷商的后裔,如此一来整个中原就是姬姓的了,函谷关以西就是周天子自己的,这一块叫做王畿,税收归州王室自己;而周边的分封诸侯就像是一个防护圈,周天子对他们的要求也不是财务性的,而是防务性的,毕竟从一开始周天子就是指着一片地,然后给了一套青铜器,然后说哪里使你的了,能不能统治就看你的技术了。所以诸侯每年向天子进攻就是意思意思冲礼节性的。《左传》里说,齐恒公伐楚的时候,借口就是“包茅不入,无以缩酒”。意思是每年你楚国要向周天子纳贡,贡品是一种叫包茅的草,用来过滤酒渣。你现在好几年都不上贡了,王室祭祖的时候都没得用了。

那么一开始那,诸侯国对于周王室还是有军事义务的,蛮族入侵还是需要去勤王的,但是周幽王烽火戏诸侯之后,诸侯也就不把王室当回事了,不仅不在尽封臣的义务,还在蚕食王室的土地,最后只剩下30里,麦子熟了还要去偷周王室的麦子。

那么周武王为啥要搞封建那,直接统治不行么,确实还不行,以当时的技术条件直接统治的成本实在是太高了,对于古代的交通这个就不用说了,清朝广东到北京也得半个月,通讯就更不用说了。而这一切的根本其实否是为了收税,我国在2005年取消了农业税,因为农业税的税收成本比农业税所得还要高了,所以就没有收取的意义了。

现在是人多地少,所以农民不会为了逃税而离开土地,但是古代,人少地多,税太重还真有可能跑掉,跑到没有政府的非国家地带,而古代的统治技术又是非常的有限,所以国王就希望农民不要跑来跑去的,最好是扎堆的存在,而跑来跑去的流动人口,不仅收不到税还给其他人树立了坏的榜样,所以对于到处经商的人古代也是不太友好的,在堂弟还有政策性歧视。

但是除了使用土地把国民控制起来之外,皇上还特别想知道自己有的子民数量,“国之大事,在祀与戎”,所以知道有多少男丁的数量就在非常的必要了,因为在战时是兵源,在平时就是税收的来源。

而在一开始,我国也没有姓氏的,秦国为了搞清楚每一个男丁的身份,所以农了一大堆的姓氏,用以区分,而且规定了姓必须父子传承,每个人的家庭结构也就会很清楚。这样就有了政策实施落到人头的可能。

以上是对于流动人口书中的解释,希望对你有帮助。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1

标签:中原地区   斯科特   秦国   楚国   古代   男丁   国家   农业税   流动人口   王室   君王   麦子   姓氏   诸侯   视角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