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度城市化是中国经济的唯一出路:《大国大城》读书笔记

我曾经有三年,利用业余时间去直线距离省城60公里的乡村进行调查,得出了一个非常悲观的结论:中国的未来在农村,而中国的农村已没有未来。

前半句的意思是,中国高速发展的根基,是耕地和粮食,一旦农村失守,粮食变成进口,麻烦就大了;后半句的意思是,现在乡村里,50岁就算年轻人了,留守儿童都很少见了,再过10年、20年,中国农村没有人种地了。

春节假期期间囤书囤到了一本陆铭教授的《大国大城》,这几天读完,突然有了豁然开朗的感觉。

高度城市化是中国经济的唯一出路:《大国大城》读书笔记

我的困惑,他都找到了答案,而且还是完美的解决方案。

这个方案就是:继续做大城市,让大城市更大。

很长一段时间,中国对待大城市的态度是控制发展,尤其是二三线大中型城市,要限制总量。但最近几年,明显变了。

高度城市化是中国经济的唯一出路:《大国大城》读书笔记

传统中国人都是有乡愁的,看着自己的家乡不断凋零,内心总有一种不舍的情怀。

但陆教授认为,如果年轻人不愿留下,这样的家乡终归会自然而然的消失,只有适合大规模集约化耕种的乡村,将来才会吸引资本,留下大量的年轻人,成为工业化农场。

我想了想,确实如此。

那些连小微耕种机都难以施展的田地,完全可以放任荒芜了。而那些适合集约化耕种的良田,附近的宅基地,也会在资本的推动下主动归还田地。

除此之外,还有几点心得:

1、东北还有没有未来?

之前东北的经济发展有一定的特殊性,从气候条件来说,一年一半时间都在下雪的地方,并不适合发展服务业等产业,甚至都不适合留下过多人口。更适合成为北海道、阿拉斯加那样的旅游胜地。

人口自然流动到更暖和南方,这是很正常的事。尽管如此,东三省的人均GDP依然是很高的,这意味着东三省的经济质量并不低。

只需要做两点就可以:一是把GDP总量考核改为人均GDP考核;二是完善举家搬迁机制,现在年轻人出去打工、就业而不回来,很大程度是老年人在孩子工作的城市没有生活的能力,完善这个机制后可以解决老龄化问题。

高度城市化是中国经济的唯一出路:《大国大城》读书笔记

2、大城市是发达国家摸索过的必经之路

美国80%的人口集中在4%的面积上,日本一大半GDP都在东京都市圈… …

3、书中最核心的观点,一是鼓励建设大型甚至超大型城市,二是鼓励人口流动。

特大型城市能带来更多的就业机会,更加宽松的人口流动则会有效的平衡劳动力。

4、陆教授的观点已经在一点点落实了,不信你看看海螺水泥和三一重工… …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7

标签:阿拉斯加   北海道   大城   集约化   中国经济   田地   中国   大国   大城市   总量   出路   乡村   粮食   高度   人口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