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隆平离开之后,徒弟依旧在为“中国粮”奔走

最近看了很多关于袁老师的资料和故事,心里有很多的感触。我很少追热点,也希望这些故事不会是热点,而能长久流行。写下来这篇文章,希望我自己能永远记得这群人的付出,记住不能辜负每一颗米饭。

5月24日,明阳山连绵的的细雨终于停了,天空如洗,在殡仪馆外,哀乐低回。尽管一天从全国各地自发前来悼念袁隆平院士的人已经有近10万人,但此时的明阳山殡仪馆周围的悼念长队仍排了有五六公里,一眼望不到头。

袁隆平离开之后,徒弟依旧在为“中国粮”奔走

在这一天,长沙花店的菊花、百合、满天星等都被买断了货。有的花店老板,干脆关了店门带着8000株菊花去到阳明山,赠送前来悼念的需要的民众。

鲜花和泪水,淹没了此刻的明阳山。

告别仪式在铭德厅举行,仪式现场,挂着袁隆平1995年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时在北京拍的照片,告别的队伍中,有从外地特地赶来的袁隆平的学生,想到曾经老师的恩情,他们泪洒灵堂,跪地不起。

袁隆平究竟教过多少学生?在网上我们查不到明确的数据,但上个世纪80年代开始,袁隆平就和他的团队开了杂交水稻技术培训国际班。光是参加过培训的技术人才,就有一万四千人。他们来自八十多个发展中国家。

袁隆平离开之后,徒弟依旧在为“中国粮”奔走

依希·库玛就是其中之一,三十年前他将杂交水稻的技术带回了印度,他育成的杂交水稻新品种占据了水稻总面积的50%,也让印度成为杂交水稻种植的第二大国。

巴基斯坦称袁隆平为“总结饥饿的人”,美国为他颁发“拯救饥饿”奖。世界杂交水稻之父的称号,袁隆平受之无愧。

当然,和袁隆平关系最亲近的学生,还是他在安江农校和湖南农科院任职时曾带过的博士、硕士生。他们中有不少成为中国独挡一面的水稻专家,为杂交水稻科研与生产作出了重要贡献,比如李必湖、尹华奇。

也有一些学员始终跟随袁隆平,比如邓启云,他离开安江农校后就进入了袁隆平所在的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成为了袁隆平创新团队最重要的带头人。三十多年,他都坚持和老师站在一条战线,共同来完成杂交水稻的科研育种工作。

在邓启云眼中,想要做袁隆平的学生,绝不容易,老师执拗得很。比如做他的学生第一信条是必须要下田,这一点没得商量。下田越勤,懂得越多。

老师每天亲自下田陪你,学生哪敢“偷懒”。有一回邓启云准备申报国家科技项目,于是准备了PPT想跟老师聊,结果袁隆平一听来了兴致,就打断了他,“不用讲了,到田里看去!”

袁隆平离开之后,徒弟依旧在为“中国粮”奔走

然后到了田里,袁隆平把他种的水稻又看又摸又捻的。

另外,在研究方向老师也执拗得很,不仅自己钻进去,有时候还非要拉着学生一起。比如1997年上半年,邓启云考上了袁隆平的博士研究生,上半年,老师安排他做野生稻高产基因分子育种研究,结果下半年就要让他改成研究杂交水稻株型遗传规律。

为什么短短半年就要让学生改变研究方向呢?因为他有了新灵感,他在南京考察时偶然发现了一个形态特别好的杂交水稻,所以希望邓启云回到常规育种的路来,继续深入研究。

邓启云说了几次不愿意,最后一次甚至跑到了老师家里。结果平时一向待人温和的袁隆平,忽然严肃地说了一句:“你实在想做分子研究也可以,只是我不能指导你了。”

袁隆平离开之后,徒弟依旧在为“中国粮”奔走

这句话让他整晚都没合上眼,做了激烈的思想挣扎后,第二天一早他告诉老师,愿意换。

在老师的指导下,邓启云结合自己对“光温敏”的研究基础,选育的“Y两优1号”很快诞生,亩产突破800公斤。

袁隆平又很高兴。只要有客人来了,就会打电话给邓启云说,邓博士,你在哪里,赶快给我煮点饭。因为Y两优1号很特别,在高产的同时还拥有较好的米质,可以打破人们对“杂交水稻不好吃”的误解。

10年后,当邓启云成为导师,开始带学生时,他发现老师的那种执拗潜移默化也成了他教学中最重要的一部分。

袁隆平离开之后,徒弟依旧在为“中国粮”奔走

吴俊是邓启云的学生,也是袁隆平创新团队80后非常优秀的科学家,可以说是“袁三代”。当他站上新青年演讲的节目时,回忆起自己大二那年跟妻子去邓启云的课题组实习。

袁隆平离开之后,徒弟依旧在为“中国粮”奔走

第一次下田,就被批评了。那时他的妻子怕晒黑,下田的时候就打了一把伞。邓老师毫不保留情面地说:“如果你下次下田还打伞,以后就别来了。”

这件事也让吴俊意识到了他们从事的研究关系着的是亿万人的国计民生,需要他们面朝黄土背朝上。

2009年,邓启云带领团队,在海南繁殖出了4万多斤自己刚研发出的新两系不育系Y58S原种。这批珍贵原种,一旦被偷或破坏,将严重影响当时种业市场的稳定。因此,他格外上心,深夜都不忘起来巡查。

袁隆平离开之后,徒弟依旧在为“中国粮”奔走

但当邓启云到晒场,他却看到一个个年轻人脸被蚊子叮得都肿起来,却没有用蚊香。他很诧异,就问吴俊,为什么呀?

吴俊说:“我们年轻人睡眠深,担心睡熟了,发现不了偷种的人。所以,大家特意不用蚊香,让蚊子‘帮’我们保持清醒。”

袁隆平离开之后,徒弟依旧在为“中国粮”奔走

听完后,邓启云觉得自己没有教错,有这样一帮年轻人,何愁中国杂交水稻事业后继无人。

从袁隆平到邓启云,再到吴俊,每代人都在努力完成接力,而接力的精神叫做永不满足。接力的目标就是把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的手上,而饭碗里,必须是中国粮。

袁隆平离开之后,徒弟依旧在为“中国粮”奔走

5月21日,当听说袁隆平老师病危的消息,邓启云迅速赶到中南大学湘雅医院,他轻轻推开病房的门,走入到房间。病床上,袁隆平浑身插着输氧管,他已经连续几个小时发不出声音了。

邓启云知道,此刻老师的心愿还没有了,他还有两件事放不下,一件是第三代杂交水稻的突破,另一件是杂交海水稻的推进。

他走到老师的病床边,用哽咽的声音颤抖地说:“袁老师,我来看您了。超级稻研究,取得了新的进展,以后的事,放心交给我们吧。”袁隆平努力地回应一声,轻微地点了点头。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15

标签:阳山   农校   原种   热点   蚊香   殡仪馆   印度   执拗   田里   湖南   水稻   徒弟   中国   年轻人   团队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