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卓平板的前世今生(下篇):向iPad看齐?不,我们要的是超越

前面两期内容讲述了安卓平板的一些失败的原因和“挣扎”历史,看起来都是挺让人沮丧的内容,毕竟谈到失败和没落,总是会让人觉得遗憾。不过本期内容可能看起来就会让人感到振奋一些了,毕竟这次的主角,是那些在安卓平板之中逐渐建立了自己“更高”定位的一些产品。

安卓平板的前世今生(下篇):向iPad看齐?不,我们要的是超越


那么,谈到这些高端的安卓平板,你会先想到谁呢?我想到的是华为和三星,如果定位不那么纠结创作,还能算上联想。当然,因为华为MatePad系列新品的系统现在也不能称作是“安卓”了,所以这一部分的内容,我们放到后文再来讨论。这里,我就先从三星平板开始。

安卓平板的前世今生(下篇):向iPad看齐?不,我们要的是超越


坦白说,三星的平板发展其实是有手机的经验在前的。三星手机的Note系列本身的主打卖点,正是那支独特的S Pen触控笔,这样的一个触控笔从Note系列的“大屏”,来到三星Tab平板上的“更大屏”,显然本身就是很有先天优势的。

安卓平板的前世今生(下篇):向iPad看齐?不,我们要的是超越


更关键的是,三星这个品牌本身在旗舰手机上就早早建立了一种“高端品牌”的形象,尽管中低端的A系列机器才是真正走量的产品,但毫无疑问,三星的平板电脑也是能凭借着出货量不少的三星S系列和Note系列手机实现一种定位的上升,使之能向苹果看齐。

安卓平板的前世今生(下篇):向iPad看齐?不,我们要的是超越

看看这“高端”的价格



不过,想要在平板上实现“生产力”,其实本质上还是要让平板发生形态上的改变。所以正如Surface的Type Cover、iPad的Smart Keyboard,三星也推出了一个配套的键盘盖,让三星Galaxy Tab系列的平板也能变成一个看起来有点像是笔记本的形态。

安卓平板的前世今生(下篇):向iPad看齐?不,我们要的是超越


除了这种键盘盖的设计,其实三星的Tab平板还有不少地方也跟iPad(或者说更早的Surface)看齐了,比如机身侧面为了搭载键盘盖准备的金属触点、为触控笔准备的无线充电磁吸区域等等,单单从形态上来说,我不想把这种近似看成是“抄袭”,我更认可这是一种“趋同进化”,是因为这种形态不错,所以大家才这样选择的,只是可能有些人先来了。类似的产品,其实也包括了华为的MatePad系列产品。不管如何,为了那些提供创作力的配置做形态上的类似设计,我觉得这实在是没有必要上升到抄不抄袭的情况上——如果真是抄了,早就该上法庭啦。

安卓平板的前世今生(下篇):向iPad看齐?不,我们要的是超越


似乎看到这里,大家都会明白一件事情:哪怕是在生产力上走得很远的iPad,依旧不能成为“你的下一台电脑”。无论是图文编辑,还是剪辑、绘图,其实iPad乃至iPad Pro都还不能算上“最专业”的产品,甚至于很大程度上,iPad所谓的“优秀生态”也还无法让它成为靠谱的生产力工具,甚至于我回家只带iPad依旧是会在图文编辑上觉得头疼的。

——所以,安卓平板真的要向iPad看齐吗?

怎么想都应该得是超越才对。


在这一点上,安卓厂商们确实进行了更多的尝试。比如三星在Tab平板上同样支持的Samsung Dex模式,就能在连接键鼠的情况下实现近乎Windows系统一般的界面,甚至能小窗打开多个APP,虽然体验依旧和PC有一定差距,但当你把它跟iPad放到一起对比,你还是会发现它走得要比iPad远一点点的——起码多应用互动用起来是更舒服的。

安卓平板的前世今生(下篇):向iPad看齐?不,我们要的是超越


而且更难得的是,三星还有一个叫做Galaxy Flow的APP,通过这个APP,三星Tab平板还能与手机进行互联,实现在平板上操作手机的体验。

安卓平板的前世今生(下篇):向iPad看齐?不,我们要的是超越


谈到这些相比于iPad的突破功能,其实华为也有不少功能可以点名表扬,比如虽然没有直接开启类似于三星那样Dex模式的能力,但论多应用联动,华为也能做到“一分四”的多应用联动,在平板尺寸上限不过12.9英寸的屏幕大小上,也绝对是够用了。

安卓平板的前世今生(下篇):向iPad看齐?不,我们要的是超越


另一方面,得益于Harmony OS,华为的MatePad Pro同样能加入到“超级终端”之中,同样能在平板上投映手机应用与界面,而且在这一方面,华为的超级终端还做到了能直接将应用本身投影到平板上进行操作,相比于三星,算是又前进了一步吧——当然,如果有桌面模式的话就更好了。

安卓平板的前世今生(下篇):向iPad看齐?不,我们要的是超越


当然,在这里还是需要回过头来讲讲,虽然华为此前在“安卓”平板上摸索了很久,但Harmony OS现在已经不是安卓了。虽然如此,在现阶段,鸿蒙系统本身的应用生态还未建立、需要依附ASOP提供软件生态的状况下,我认为鸿蒙平板暂时还是可以归结到安卓平板这个概念当中的。毕竟每家厂商的UI都有自家的特色功能,不能仅因这部分的体验优势,就把MatePad系列仍需基于安卓软件生态这个事实忽略了,也希望大家不要纠结于这个名词。如果以后鸿蒙已经有充足的、足够大家直接使用的APP生态,我觉得那个时候的鸿蒙平板才算是完全从安卓平板的概念之中脱离出来,也希望那天早点到来吧。

安卓平板的前世今生(下篇):向iPad看齐?不,我们要的是超越


谈完了三星和华为这两个品牌推出的、冲着替代笔记本或者iPad Pro去的平板,我还想讲讲联想的新思路。前两篇文章之中,我多次讲到了平板娱乐体验的重要性,而联想平板自从在2020年回归以来,就一直很有自己“弯道超车”的想法,尤其是今年上半年推出的YogaPad Pro,更是带来了不少让人意外的惊喜。

安卓平板的前世今生(下篇):向iPad看齐?不,我们要的是超越


首先是YogaPad Pro在外形上就很有意思,可提可放可躺的支架,让它与其他平板在硬件形态上就有着巨大的差别。这种异形外观好不好看我就不评价了,但它还真有那么一点点实用——除了放包里的时候可能有点硌吧。

安卓平板的前世今生(下篇):向iPad看齐?不,我们要的是超越


更有意思的是,虽然算是一次回归,但它在软件方面同样不逊色,它同样拥有桌面模式,虽然没有配套的键盘盖,但连接一个小小的蓝牙键盘+鼠标还是OK的,搭配那个支架,它同样可以实现随时随地的办公。但我觉得最离谱的,还要数自带的Micro-HDMI接口(很老的安卓平板上也曾有过,这也算是文艺复兴了),这也使得它可以成为一块“便携显示器”,虽然其他平板也有无线连接电脑的能力,但我还是觉得,以有线的方式成为一块副屏,在目前这个时间点绝对是更加靠谱的、更加便利的——不然你用其他平板连接Switch试试?

安卓平板的前世今生(下篇):向iPad看齐?不,我们要的是超越


很显然,从形态上来看,YogaPad Pro的定位就不是一款单独的“娱乐平板”,毕竟往下还有同样支持了桌面模式等创作功能的小新Pad Pro,如果只是追求体验上的进一步提升,YogaPad Pro大可不必选择这样看起来有点离谱的外形。硬要说的话,我觉得它更像是一块“配件”,虽然本身拥有着不俗的实力,但更难得可贵的是它还能配合其他的产品一起使用,这种破局思路,无疑是Apple的生态闭环暂时无法做到的——甚至我还敢直言:苹果永远做不到,或者说,他们不会愿意做这样的事。

安卓平板的前世今生(下篇):向iPad看齐?不,我们要的是超越


从这些体验来看,其实无论是准备新入局的OPPO和vivo,还是即将回归的小米,面对这样的一堆对手,还是会有一定压力的。要知道小新Pad Pro的首发价可是敢来到2499的,而华为MatePad 11新款的定价干脆就是2499,都是了不得的“守门员”。

安卓平板的前世今生(下篇):向iPad看齐?不,我们要的是超越

这价格可是杀手级的了



不过对于Ov而言,更难的还是线下营销的卖点该如何打造,不做生产力也没关系,但总得有能在线下卖点拿得出手的卖点,那样才能做出有足够毛利率、吸引线下渠道商推荐的产品。至于小米——大家的期望就更高了,毕竟早前有过四代产品的经验,这都营销预热了这么久,还有MIUI+这样的技术积累,做不出一款足够优秀的产品,显然是会遭到大众口诛笔伐的。

安卓平板的前世今生(下篇):向iPad看齐?不,我们要的是超越


当然,最终来看,安卓平板的终极难题或许还得是我在《安卓平板的前世今生(上篇):做安卓平板,难点到底在哪里?》一文之中提到的那些:

硬件的匮乏、软件的稚嫩,加上越来越稀缺的需求,最终导致的,就是2011年至2020年这九年多之间,安卓平板厂商进行的各种挣扎与放弃了。这些年间安卓平板总有亮点,但最终还是成为了遗憾。

尤其是在华为受到制裁的今天,哪怕是强势如华为,也得屈尊在新款MatePad系列上用骁龙870乃至骁龙865这样的高通处理器。虽然日常使用足够强大,但这又要如何和苹果的M1处理器抗衡?没有这样的性能基础,又何以谈超越苹果的体验?希望未来厂商们能找到那条真正超越的道路吧——这些厂商也包括苹果,它也需要超越自己了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4

标签:三星   华为   鸿蒙   下篇   卖点   生产力   平板   前世   形态   今生   键盘   生态   厂商   苹果   模式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