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太空勇士 为啥不叫宇航员?

作者:中国驻巴西里约热内卢总领事 李杨 得到李杨领事特别授权原创发布


#外交官聊世界# 之“也说中国的太空勇士 为啥不叫宇航员?”


2003年10月15日,杨利伟乘坐神舟飞船进入太空,成为中国第一位航天员。我们的飞天勇士不称“宇航员”,而称“航天员”。相应地,国际上指称中国航天员时,均用taikonaut,而不用“宇航员”的英译astronaut来表达。这种差异的出现并非偶然。


技术原因。定名“航天员”,缘于钱学森先生的高见。钱老认为,在今后相当长时间内,人类的空间探索活动范围,都将局限于太阳系内,难以及于整个宇宙,称“宇航员”名不符实。而从一般常识来说,地球大气层以内的空间称为“空气空间”,是为“空”;大气层外缘以外的空间称为“外层空间”,亦称“太空”,是为“天”。称中国的飞天勇士为航天员,有时也俗称“太空人”,确实比“宇航员”更贴切!


政治原因。目前美、欧、俄,均将其外空工作者称为宇航员。美欧宇航员的称谓,是英文与希腊文的合成词astronaut,即由astrology(宇宙)的词头加上naut(旅行者)构成。俄罗斯宇航员则称为cosmonaut,是俄语“宇宙”加上naut合成的。而中国的“航天员”外文表述taikonaut,则是中文“太空”的拼音taikong,与希腊词尾naut合成而成。现在,taikonaut这个专指中国航天员的名词,已被牛津词典等权威辞书收录。


前几天三名中国航天员首次进入自己的空间站,欧空局在给我们的贺电中,使用的就是taikonaut! 中国与俄罗斯一样,一国独享一词的专用权,显示了国际社会对中国空间强国地位的承认和尊重,反映出中国在空间科学探索领域,已与美俄不相伯仲!


文化原因。“天”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地位,想必是真正的中国人都会懂的。自古以来,中国人对于“天”的情感,就是非常复杂的,既有无上的敬畏,也一直渴望能够亲近它、了解它。中国古代的许多神话,如女娲补天、牛郎织女、嫦娥奔月等,就反映了华夏先民与“天”的神交!汉朝张衡发明“浑天仪”,为的是研究天体运动规律。


中国的太空勇士 为啥不叫宇航员?


现在用于运载卫星和飞船的火箭的雏形,最早就是由中国人在三国时期发明的。明朝初年的一位“万户”(官名),是世界上第一个想利用火箭实现飞行的人,他为了自己的飞天梦而死,但他勇于探索未知世界的精神,却激励着后人。当代中国人,飞天不再是梦,将飞天者称为“航天员”,也算是我们对先人飞天梦想的一种告慰吧!


中国的太空勇士 为啥不叫宇航员?


那么,最先创造和使用taikonaut这个词的人,又是谁呢?查了下资料,说是马来西亚华人Chiew Lee Yih(赵里昱),于1998年首先在媒体上使用的。不得不说,若果真如此,赵先生这个创造可真是精妙至极,既符合构词法,与钱老见解高度吻合,又颇具中国文化特质!


说心里话,我个人非常喜欢“航天员”这个中文称谓,以及赵里昱先生创造的外文表述,因为它很有中国气度!这个词的出现,本身也预示着,中国真的是在快速飞升!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24

标签:宇航员   里约热内卢   希腊文   中国   勇士   太空   外文   飞天   航天员   大气层   俄罗斯   宇宙   中国人   原因   科技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