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航天:神舟十二号发射成功,我们为什么要大力发展航天?

我们从1970年4月24日成功发射中国第一颗人造卫星,“东方红一号”至今,已经过去50年有余,期间投入了巨量的研发资金,通过几代航天人的奋斗努力才有了今天中国航天事业的成就。

总有些不理解的人会问,我们国家举国之力,探索宇宙,花了这么多钱,意义究竟何在呢?和我们的生活有什么具体关系?把这个钱用在教育、扶贫、医疗、住房问题上不是更好吗?

经过我自己深入思考和学习,今天想把我的一些心得感悟和大家分享,可能有疏漏的地方,欢迎大家在评论区里一起讨论。下面我们就进入正题。

不管你是否承认,一个国家的未来就在星辰大海。如今,地球资源日益匮乏,环境问题和能源问题危及社会的持续发展和一个国家的稳定安全。

为什么这么说呢?全球自大航海时代,发现新大陆至今,各个国家地缘领土早已经基本确定下来。

打个比方,地球就像一个村子,村里的耕地打祖上几代奋斗,传到现在都是有数的,张三家祖上人口多,传到他是三亩地;李四家祖上经商有钱买了不少地,到他这一代20亩;王五家一直是给地主做长工,自己家地少,到他这一代只有半亩。

但是吧,张三家现在人口少了,3亩地不仅够吃喝还能卖粮赚钱;李四到他这一代20亩地租出去19亩,剩下一亩自己种,勉强够生活;而王五家人口多,半亩地根本不够吃。他们的问题怎么解决呢?

现在是法治时代,不够吃的你不能抢别人家的地,要么忍,要么去开荒吧。

把这个村子放大到整个地球来看,各个国家现在面对的也是这么个问题,一个国家要生存要发展,首先要有资源,国家疆域、人口多少和资源储备就决定了,你这个国家未来能有多少的发展潜力。

当地球上可开发的空间不够了,强烈的危机意识把地球上有能力的国家都带到探索星辰大海这条路上来,去外太空开荒。

美国前总统小布什曾说,21世纪谁能够有效地利用太空资源,谁就能获得额外的财富和安全。

所以探索宇宙的首要目的,就是解决国家间资源分配不均储备不足的问题。以月球富含的氦3元素为例,据估算,月壤中氦三的资源总量可达100万—500万吨。氦3是一种清洁、安全和高效的核聚变发电的燃料。

全世界目前加起来,一年所有的电能消耗,只要有100吨氦3发电就够了。而这种元素在地球上总量不过10~15吨。所以解决能源问题必须到外太空去探索。

除了要解决国家间生存发展中需要的能源问题,还有几个其他原因,我们分别来说。

首先是太空安全。谁占领太空这个制高点,谁才能拥有国家领土安全。海湾战争,卫星制导这几个词40岁往上的人应该都有印象。1991年发生的海湾战争,美国调动了70多颗军用和民用卫星对中东战区进行太空支援,在整个战争期间,美军各兵种和上下级联系有80%依靠卫星传输完成,伊拉克军队每一步的动静都被美军卫星严密监视。

战争伊始,伊拉克军队就像瞎子一样,美国人在自己国家本土上按个电钮玩命揍他,他却连敌人的毛都看不见。而美军依靠GPS卫星定位系统对伊拉克每一个目标都实施了外科手术级别的沉重打击,这就是美军信息化部队完全碾压伊拉克机械化军团的代差战争。

而这场战争也让我们意识到,将来打仗没有自己的导航定位卫星,那就只有失败的下场,之后把研制自己国家的北斗导航系统提升到日程上。未来的战场在太空, 将来,谁夺取制天权,谁就赢得战争。

卫星的作用不仅为战争,也能为农业生产服务。正是我们拥有气象卫星、遥感卫星,才能做好天气预报,产量预估,农作物调查,最终提高单位产量,解决好13亿人口最基本的吃饭问题。

其次,航天工业是尖端工业,可以借此大力发展我们国家的尖端科技和带动相关工业产业,提升综合国力。当年仅两弹一星的研发就带动了中国很多行业的科研发展,特别是新材料、新工艺的开发和应用。

有数据显示,咱们国家建国后研制的1100多种新材料中,80%是因航天技术的发展需求而研制的。 航天部向有关部门辐射出4800多项科研、试制和生产项目,涉及25个省、市、自治区共1300多个企业、研究机构和高等院校。

仅仅在火箭第三级的研制中,就辐射出397项研究项目,其中冶金部门88项、化工部门129项、建材部门86项、石油部门25项、纺织部门8项、中国科学院6项、轻工部门45项。仅航天工程应用的电子元器件就达15个门类,约2000个品种,分布在全国的300多个厂家和研究部门。

由此可以得知,航天技术产业在国民经济中带动、渗透、衍生和辐射是多层次、全方位的,所产生的效益和影响是极其强大和持久的。

这方面有专家做过统计,在载人航天工程方面,上海航天局主要承担了飞船推进舱、电源分系统、推进分系统以及推进舱、轨道舱、返回舱三舱推进子系统和测控通信系统部分设备的研制生产任务。

2000-2007年间,载人航天投资每年拉动上海GDP多增长0.08个百分点,到2007年,载人航天产业投资已经使上海GDP累计多增加33.77亿元,并且这种长期效应还将在以后8年内使上海的GDP多增加21.71亿元。

总体而言,载人航天产业平均每1元投资在短期内可以拉动上海经济产生2.70元的总产出,而在长期可以使上海经济产生3.58元的总产出。

所以你看,短期内看航天事业是花了大钱,但长远看,反而不但对经济有促进作用,对国家的工业整体发展起到拉动作用,最后这些巨量资金投入就像江河入海,重新流入了社会,回报社会。

最后一个原因,是我看科幻书得到的结论,不足为论据,就是分享一下。如果看过《三体》这本书你应该还有印象,其中提及红岸基地的解密文件中有这样一段话:人家已经向地球外面喊话了,外星社会只听到一个声音是危险的,我们也应该发出自己的声音,这样它们听到的才是人类社会完整的声音,偏听则暗兼听则明嘛。这个事情要做,要快做。

我的理解是:探索星辰大海,始终绕不开一个话题,整个浩瀚宇宙中只有我们一个地球文明吗?天文学家曾经根据哈勃观测到星系密度估计,宇宙中大约有超过2万亿个像银河系一样的星系,这么多星系里,难道真的只有地球人吗?

一旦别的国家在太空太多时先遇到其他文明并产生接触,并且从对方的文明中获取到更先进的资源和技术,对我们而言很可能就是毁灭的打击。所以我认为,探索星辰大海时,捎带着寻找外星人,并与之产生可能的基础,也是必须和必要的。

今天就分享到这里,我是童子,喜欢我的内容,请给我一个关注。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8

标签:海湾战争   神舟   分系统   伊拉克   祖上   星系   上海   星辰   美军   航天   太空   宇宙   中国航天   地球   部门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