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尔诺贝利对比福岛,哑火的西方媒体:我们有选择地报道真相

2011年日本311大地震过后十年,同样也是福岛核事故十年,但残局仍未结束。日本政府作出决定:要将福岛核废水排入大海。面对如此不负责任的做法,往日大张旗鼓宣传环保,爱护地球的西方媒体却统统哑火:这条新闻一点也不重要!事实真的是这样吗?


历史是个任人打扮的小姑娘,上述的事件我们亲眼目睹,所以觉得荒唐可笑,然而一旦其成为历史,没有切身经历的我们只能选择相信媒体,这样一来话语权就转移了,就好像当年的切尔诺贝利核事故,在西方媒体部分叙述中变成了一场只有事故,没有救援的“玩笑灾难史诗”。


切尔诺贝利对比福岛,哑火的西方媒体:我们有选择地报道真相


切尔诺贝利核事故,只有事故,没有救援?


在2019年,HBO制作了一部很火的剧,叫 《切尔诺贝利》。这部打着前苏联切尔诺贝利核电站的事故事实改编的短剧,一播出就广受好评。广大影迷们赞叹该剧对历史的高度写实,就连苏联人喜欢拿杯子装蜡烛,用铁盒装药片的小细节,都被完全还原了,豆瓣上初评分超过9。


可是有些事实却被“无意地改了一下”:就好像,那些防化士兵全都是一无所知的可怜虫,被白痴领导带着送死,苏联高层刻意隐瞒事实,直到核辐射云飘到北欧,处在“西方负责任国家”压力下,政府才被动疏散本国民众,完全枉顾国人生命。


切尔诺贝利对比福岛,哑火的西方媒体:我们有选择地报道真相


就在这些“现实”中,HBO的编剧们发出了灵魂拷问:“谎言的代价是什么?真正的危险是:如果我们听了太多谎言,会再无法分辨真相。”


切尔诺贝利对比福岛,哑火的西方媒体:我们有选择地报道真相


就这样,面对屏幕的我们得出结论:切尔诺贝利核事故是一个彻头彻尾的巨大事故,苏联政府草菅人命。但事实真的是这样吗?不!在切尔诺贝利核事故的救援中救援人员充分体现了集体主义的光芒!


切尔诺贝利废墟上的人性光辉


在给切尔诺贝利消防员建立的纪念碑上,清楚地写了这么一句话:


“历史上从来没有这么少的人,为挽救这么多的人,而直面死亡,并做出了这么伟大的牺牲!”


切尔诺贝利对比福岛,哑火的西方媒体:我们有选择地报道真相


防化士兵对核辐射一无所知?这位编辑不知是真傻还是装傻!在美苏冷战的大背景下,核战争一触即发,美苏两国都在自己国内进行核教育,甚至普及到初中生。换句话说初中生都知道的知识,专业的防化兵怎么会如此愚昧。


在一开始,为了处理切尔诺贝利核事故里的核废料,苏联动用了太空机器人,然而,设计中能在火星用几年的机器人,在强辐射里也只撑了几分钟就完全报废,再派机器人再次报废。


切尔诺贝利对比福岛,哑火的西方媒体:我们有选择地报道真相


没办法,只有靠人上了!

在行动开始之前:苏军工程兵司令员塔拉克诺夫将军发表了动员讲话:“同志们请稍息!大家都清楚自己的任务了。我和政委刚刚到屋顶上面去了一次,那里也没什么了不起!一切就绪,每个人到上面就铲两下然后赶紧下来,记住防护要领!每组十人,不要超过40秒!还是我先上去,然后是政委、共产党员和共青团员。其他同志在后面跟着,注意安全。假期和黑海的疗养院已经为我们准备好了。为了苏维埃祖国!”


在这里,40秒的停留意味着一生中所能承受的最大辐射量,而事后更有研究表明所有人寿命平均减少了10年左右,28人在当年去世。


切尔诺贝利对比福岛,哑火的西方媒体:我们有选择地报道真相


但为了祖国和人民的生命安全,明知必死而毅然前行!


在福岛核泄漏事故中,也有这样可歌可泣的一幕,广受媒体褒扬的“福岛50人”,他们每天都承受着单日最大辐射量,以10到15分钟为单位,分批进出受损厂房,展开替过热的反应炉灌注海水、监控状况、清理爆炸、起火后留下的残骸等工作。


对待这些勇士,英国和美国等西方国家的媒体称呼他们为英雄!他们也确实是英雄,但切尔诺贝利核事故的清理人却在西方媒体的叙述中,成为了被蒙在鼓里送死的可怜虫!


切尔诺贝利对比福岛,哑火的西方媒体:我们有选择地报道真相


诚然,在切尔诺贝利核事故发生后,部分官员轻视事故危险程度,对上瞒报部分事实,而西方媒体就盯着这些黑点,大肆报道,在《切尔诺贝利》这部纪录片中,这一幕更是成为重头戏,一面是兴高采烈的群众,一面是危机爆发的切尔诺贝利,这样的对比讽刺手法西方媒体用的无比娴熟。


是的,没错这是事实,西方媒体选择展现给民众,但对于后来苏联动用整个国家机器的力量展开救援的事实,西方媒体选择了忽视:苏联的救援一点也不重要,我们的目的达到了!


切尔诺贝利对比福岛,哑火的西方媒体:我们有选择地报道真相


可真正的事实是,4月26日切尔诺贝利发生事故,4月28日也就是事故发生后的第34小时,苏联就将方圆10km的居民给强制转移了,在5月2日,撤离半径 30km 居民,设立隔离区。


相比之下,日本福岛核事故在3.12到3.15发生核泄漏事故后,直到3.20才决定撤离半径20km的居民。


切尔诺贝利对比福岛,哑火的西方媒体:我们有选择地报道真相


这些重要吗?对于远离这两处的我们来说,只要媒体不报道,我们根本不会关注。


靠着强大的国家机器,在1986、1987 两年,苏联派出了 24 万人参加了切尔诺贝利的事故抢险。同时为了减少放射性物质向大气的释放,为了避免降雨造成的地下水污染以及可能的重返临界,苏联还建造了一个大型“石棺”用来包裹核反应堆,而这项工程在当时动用了25万人以及180亿卢布。(在1986年,一卢布等于一美元)


切尔诺贝利对比福岛,哑火的西方媒体:我们有选择地报道真相


就这样整个灾难尘埃落定,只留下一个半径30公里的禁区,尽管该区域的辐射水平不足以对健康造成影响,但仍作为预防措施进行隔离。


而反观福岛,在10年后的今天,日本政府作出决定要将福岛核事故产生的核废水排入大海,实在令人匪夷所思,十年换来的解决方案就是不去解决!是不是弯腰鞠躬就可以一笔带过,看着西方媒体带的风向,搞不好真的能够如此。


切尔诺贝利对比福岛,哑火的西方媒体:我们有选择地报道真相


切尔诺贝利至今仍然不时被西方媒体挖出来鞭笞,而于其同等级的福岛不是日本作出这一举动,还有多少人记得呢?不知道各位看官对此有何感受?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6-13

标签:辐射量   苏联   哑火   媒体   国家机器   核辐射   可怜虫   政委   日本   废水   初中生   半径   机器人   真相   事故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