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码思考」第一期:是时候让操作系统回归应有的产业地位了

#中国5G产业已形成全球领先优势##我国5G用户超1.6亿##腾讯进军芯片设计##联发科发布 Helio G88/G96 处理器##AMD或推出新款Zen 2架构桌面处理器#操作系统是什么?是连接硬件和应用软件的底层窗口,是调度硬件资源的主要工具,也是发挥一个电子产品功能的灵魂。然而,它更应该是一个电子产品的配件!

自从上一个大型的专用型操作系统塞班系统基本退出历史舞台后,操作系统的发展思路基本上是分成了两种方向的。一种是以苹果为主要代表的闭源专用型方向,一种是以安卓为主要代表的开源通用型方向。

在以苹果为主要方向的闭源专用型方向上,电子设备在实际应用过程中所搭载的APP其实相对于是设备厂商通过一定的利润分成来委托APP应用开发商进行开发的,不仅其在开发前期需要获得厂家提供的设备参数,在APP开发以后更是多会上架到厂家提供的应用商店中供大家下载。在这种模式中,虽然操作系统依然为下游的应用APP提供了技术上的平台,然而其本身在产业地位中仍然可以看成从属于设备厂商的一个配件,单纯是一种为了体现设备性能的工具!这个时候,整个商品从制造到销售到后面APP开发基本上只有一个中心,那就是设备制造商。只有他,才能制约包括操作系统供应商,应用APP及其它硬件设备供应商在内的所有的配件供应商。在产品的使用过程当中,消费者可以只与硬件供应商发生法律关系,而不用直接面对各种设备的配件厂商。

在以安卓为代表的开源通用性方向上,虽然电子设备在发售的过程中也包含了一个可以体现出其功能的操作系统,将操作系统作为电子设备配件的方式进行了体现,但是操作系统本身却具有了另外一些特征,让它不仅仅是一个部件商,而更像是一个电子设备的下游厂商,具备了配件厂商远远不具有的权利!

一、开源操作系统的实际地位

从操作系统与硬件设备目前的商业地位和工商管理来说,操作系统显然是从属于硬件厂商的一种配件。这种延续于塞班时代的商业治理模式,实质上代表了闭源专用型操作系统为消费者提供服务的逻辑,那就是从属与硬件厂商。从实力对比和服务双方的互相了解程度来说,硬件厂商确实是最应该了解一款操作系统的商业角色。因为消费者不管进行怎么样的改造操作,一般情况下显然是无法超越硬件厂商预设的功能范围的。如果说可以超越,那也大多和软件没有啥关系,比如拿诺基亚手机砸核桃就基本用不到塞班操作系统软件!

当操作系统进入开源时代后,虽然操作系统在商业治理中仍然还是从属于硬件制造设备,但是操作系统在信息设备实际使用中的角色显然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并且被赋予了很多关键的商业角色!

首先一个角色就是硬件设备的功能实现平台。这里的功能实现平台虽然还是和以前塞班时代的功能实现平台是一个功能,但是显然在实现模式上面显然是发生了巨大变化的。如果我们把塞班对诺基亚的服务看成是我们去饭店吃包间,那么厂商对开源操作系统的搭载算是去吃自助。我们国内的MIUI,EMUI,magic UI虽然不能称只为一个完整的操作系统,但却算是在原有半成品之上的一个精装修。虽然也是硬件的功能实现平台,但是这个实现平台的制作逻辑显然是发生了深刻变革的!

开源操作系统的另一个非常重要的角色就是应用软件的总开关!这个显然是原有的闭源操作系统所不具有的一个角色。而这个角色的的获得,本身也是源自于对手机这一智能操作设备功能的拓展。当手机不断的去成为一个铅笔和纸张,照相机与录像机,甚至不断的成为一个翻译机或者记账本的过程中,手机的开源操作系统显然是获得更多的接入权限的。而这种权限虽然目前在商业中并不认为是上下游的关系,但在实际的应用中显然是具有上下游的产业的相互关系逻辑的!尤其是是当软件的出厂预载不再成为软件的主要获取渠道时,这种逻辑关系显然会更加明显!

二、开源系统与硬件厂商的辩证关系

一个开源的信息操作系统和硬件厂商的关系到底是什么?这显然是一个很值得深思的问题!

从软件通过硬件起作用的逻辑来说,不管系统开源或者不开源,操作系统作为硬件厂商提供给消费者商品的一部分,显然是硬件实现功能的一部分。消费者通过消费的方式获得硬件厂商提供的能力,显然是需要作为硬件一部分的操作系统来获得保障。这可能是目前大多数的产业认识,也是商业管理过程中的产业逻辑。按照这个产业逻辑,手机厂商作为一个产业下游,显然是对安卓这一产业上游具有决定作用的!只要手机厂商不再支持安卓这一操作系统,它显然是会被市场淘汰的。

但是从最近的实际表现来看,情况显然不是这样!这会引出另一个逻辑!那就是硬件只是软件功能实现的途径!

在这个逻辑中,手机的软硬件在对消费者实现服务需求的过程中显然是具有不一样的作用的。在这个逻辑中,手机的操作系统及其生态中的各种APP显然才是消费者获取需求过程中的主角!手机的硬件和操作系统的软件反而更像我们在饭店吃饭过程中的碗与菜一样。消费者虽然花钱去饭店吃饭的过程中会用到碗筷,甚至为了卫生自己带碗筷,但是显然他带碗筷的目的还是为了吃菜的!这个时候,开源操作系统和各种应用APP显然更像是自助店给我们定的吃饭规矩和为我们提供的菜品。我们作为为了吃饭的消费者,显然更加关注我们可以吃到哪些丰富的菜品多过我们去一个什么样的自主品牌!

而且,一旦大家吃自助的认识成为共识,对于厂商来说,显然选择一家大家公认的规则合适,菜品丰富的自主店会成为自己吸引来自己商场的秘诀。这个时候,与其说是商城决定了一家自助店的市场份额,难道说这家自助店为这个商场带来了客流和格调不是更合适?而一旦论断形成,或许手机厂商和操作系统供应商的关系也更像一个连锁品牌和加盟店之间的关系了。一旦连锁品牌统一了供货的规格和品质,我相信这个“加盟店”也就不会再有什么多余的自主权了!

三、现行模式下我们的得与失

一种商业模式的形成,必然有其历史的因素和现实的考量。关于我们为什么会把操作系统作为电子信息产品的一个上游供应链部件来管理,我们刚刚在上文其实是已经解释了其历史成因的。但是历史只是历史,我从来不会相信我们的企业会愚蠢到在不进行现实考虑下盲目的沿用先前的产业逻辑和管理规范!我们之所以会沿用先前的逻辑,是因为这套逻辑不仅有利于操作系统掌控者的发展,同时也是利于我们自己发展的。

使用过3G手机的人都知道,但是我们国内的手机厂商以山寨闻名,甚至让我们几乎所有的国产手机都获得了山寨机的“雅号”。我们国产品牌所有的竞争优势几乎都可以归类为便宜和廉价!我们当时的厂商也不是就不想像苹果一样从硬件到软件包全套,只是奈何自己的经济实力有限,实在没有办法像国外的产业巨头一样,有充足的自由和技术为自己的产品去开发操作系统。所以,当时能白嫖免费的安卓,简直就是在国产手机瞌睡的时候递过来的枕头,为我们国内手机厂商的攒机提供了巨大的便利!在这种便利下,我们国内手机厂商搭载的“精装房”搞的比国外的原生安卓还好,加持了我们的人工和成本优势后,直接把国外的厂商都冲了一大片!像原来欧美在国内设立的那些合资品牌,基本都是非死即伤!

我们可以说,包括华为在内的hmov厂商的崛起,都离不开安卓免费策略的助推!在这个中间,半成品安卓一方面充当了国产手机厂商推出产品的垫脚石,一方面又以定制化的安卓产品成为了国产手机厂商相对于其它厂商的一个壁垒,其实是为国内的手机厂商营造了一个既有合作共赢,又有竞争提升的环境,助力了如今国内hmov厂商横扫全球的实力!

不过,所谓有得必有失,国产手机厂商虽然依靠免费的安卓在手机产业链中赢得了一定的产业地位,但是其实也培养了谷歌安卓等这些强劲的对手。我们的厂商现在面临的也不再是像hmov刚刚入局时那样的一个开放竞争的手机产业链。现在的手机产业链在各种力量作用下显然已经形成了以谷歌和高通为核心的软硬件产业核心!国内的厂商哪怕强大到如华为,依旧难以抵挡谷歌安卓挟高频APP在国外市场形成的封锁局势,更不要少像现在一样支持华为鸿蒙操作系统成为操作系统领域的一极!这种情况下的手机及数码产业内的竞争,其实早已经超越了正常的产业竞争,而更成为了交织政治和复杂经济考虑的一个综合问题!这么下去,显然是不利于包括消费者,厂商,产业链,整个产业在内的所有的人的!

四、路在何方?如何抵达!

在中国和漂亮国大规模斗法这个世界政治大背景下,大部分的人对我们和华为其实是有了更加深刻的了解的,对华为的软硬件实力也是有了充分的认识的。这些其实是会为华为在对战谷歌时赢得一定的认可度的!这个时候华为推出鸿蒙操作系统,从传播学上来说是有一定的优势的!

但是,鸿蒙拥有传播学的优势显然是不够的,相对于这种虚名其实它该拥有的是一个公平的竞争环境,让整个产业链走出被谷歌安卓和漂亮国一家独霸的阴影!

说起谷歌这个公司,虽然从很早以前就一直强调不作恶的理念和价值信仰,但是我们要知道是有作恶的能力的,而且很可能在暗中做了很多的“恶事”。我们且不说谷歌收购YouTube等这些“下游”的APP公司本身实在是在利用自己掌握操作系统的便利来进行纵向垄断,就算是我们只说斯诺登曝光的棱镜计划,估计其中就少不了谷歌这个漂亮国互联网巨头的身影!这其中,谷歌虽然没有作恶,可是谷歌却也并没有以自己的价值为铠甲,抵制漂亮国政府行恶事,实质上已经成为了漂亮国这个恶人手上的白手套。

如果说,我们提起谷歌公司对华为断供GMS,则我要说,这不仅是漂亮国在利用谷歌进行作恶,更是漂亮国和谷歌公司“背信弃义”的一种表现!因为按照商业逻辑分工,我们支持漂亮国的互联网具体掌握信息产业链中最核心的技术,赚取最大量的钱,换取的应该是漂亮国允许我们的手机等硬件厂商可以使用漂亮国的标准喝点汤,在国际上赚点辛苦钱,繁荣自己的工业制造。但是,因为漂亮国政治不成熟的关系,代表漂亮国信息产业的谷歌显然在特大统领政府的压力下半推半就的对华为举起了刀子,而且一招将华为国外的市场份额斩去了大半,并且是穷追猛打!我们难道这是那个不作恶的谷歌?简直是滑天下之大稽!

作为一群硬件制造型的企业和一个已经发展繁荣起来的谷歌,彼此在信息产业链中的地位当然是不一样的。现在的谷歌,虽然不一定敢对我们全部的手机制造上下手,通过禁用GMS的手段来达成自己的目的。但是如果说像对待华为一样,一个个单挑国内的企业,那么显然任何一家其实没有办法挡得住的!而谷歌一旦具有了制裁华为的经历,那么如果想让我们或者其它任何人相信它某天不会对mov中的任何一家下手,那么简直是不可能的!

所以这次不管我们如何和漂亮国的人谈,不能失去的底线一定应该是相信谷歌或者继续支持谷歌成为漂亮国互联网产业的核心和代表!否则,我们根本不可能获取信任这一和漂亮国进行谈判的基础!我们必须要让鸿蒙拥有实际的机会去和安卓与苹果进行竞争,保证开源操作系统领域依然可以是一个可以像手机芯片领域那样成为一个可以存在竞争的产品领域,不断提升操作系统的使用体验!

从实力的角度来说,我们确实也需要让我们自己的操作系统成为我们整个信息产业拥有一个安全保障了。如果漂亮国可以想的开,它应该接受这样的一个安排。一来是因为这样并不损害漂亮国的商业利益,依然可以依靠自己在芯片等领域的实力赚取巨额的利润,二来如果让鸿蒙和安卓竞争到缠斗阶段,不仅本身就有损漂亮国互联网具体的利益,更存在在这场斗争中可能会输的一无所有。到时候,我们连合作都没得谈,就更不要说赚取利润了!

写在最后

不管中国和漂亮国谈判到最后,漂亮国是否决定允许鸿蒙操作系统获得一个更加公平的竞争地位,现在的产业链和有识之士都应该考虑让硬件的操作系统回归其本来的产业地位了。

以谷歌的安卓为例,本身像手机厂商推出了一个免费的半成品,名义上不收费,但是在安卓系硬件厂商进行优化并推向市场是又利用GMS这个看门既能向安卓厂商收取一定的授权费。本来销售给消费的安卓手机在不搭载大部分应用APP的时候压根就是一个半成品,却非要强行搭载一个名义上属于厂商的操作系统伪装成一个成品,然后再让APP厂商在通过APP应用的收入在用户身上薅出这部分羊毛,这和以前诺基亚塞班时期直接让厂商一次性将用户对手机所有功能都进行收费有什么实质性的区别吗?如果我们直接将手机看成是一个实现功能的硬件和功能管道,将操作系统看成是用户实现手机全部功能的入口,让厂商对硬件的质量负责,让操作系统对硬件的功能实现负责,让软件对具体服务内容的质量负责,那么我们是不是可以获得一个更加合理的信息产业逻辑呢?结果显然是肯定的!

一旦大家形成了这种全新的共识,那么我们将不会把操作系统与应用APP之间不公平的下载展示和流量传递因为无法判定上下游产业而排除出纵向垄断打击范畴;更不会让手机厂商因为搭载了一个本来自己并没有付出相当量劳动的免费操作系统而需要保证其产品功能的实现!大家可以像下载自己喜欢的软件一样,可以根据自己的使用体验来更换自己最想使用的操作系统。那时候,各手机厂商还是可以根据广告费来推荐各种功能的软件,但是显然会厂商预载这一行为对软件市场的正常竞争造成影响,理顺软件功能体验与可以获得流量直接的关系,促进软件产业的健康发展!

当信息社会发展到今天,信息产业的竞争走到这一步,我们当然是可以像以前一样,按照漂亮国的信息巨头们为我们制定的模式继续在信息技术这一高新产业中赚取微薄的收入,但是这种状态显然是像躺在别人设置好的案板上一样,随时可以被被人切走最快的一块肥肉的。我们当然更可以勇敢的奋起反抗,虽然很辛苦,但却可以用最有利于产业逻辑和共同的产业共识来不断的突破别人为我们设置的边界的。

一旦突破边界,我相信我们的整个信息产业将彻底脱下大而不强的帽子,用自己更加优秀的产业理念,不断的促进包括我们在内的整个全球信息产业的发展。鸿蒙已经来了,我相信我们期待的那一天一定不远了!

我是数码解毒,喜欢以最毒辣的眼光来看待解读你最关心的内容,可以让你看数码新闻更进一步!喜欢我的话,请点赞关注,留言讨论,让我们一起聊数码,看科技!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27

标签:塞班   华为   操作系统   鸿蒙   产业   手机厂商   逻辑   地位   消费者   厂商   竞争   漂亮   功能   硬件   数码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