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经科学表明,长时间的社交隔离会对大脑造成损害

神经科学表明,长时间的社交隔离会对大脑造成损害

出品:放牛班的秘密花园

来源:快公司

编译:Sweetpie

责任编辑:Anyi


神经科学表明,长时间的社交隔离会对大脑造成损害


据《快公司》报道,一项神经科学的研究发现,独处时间太长会导致扮演“社交恒温器”角色的大脑出现故障。


在去年秋天一项调查中,36%的美国成年人、包括61%的年轻人称在疫情期间有严重的孤独感,近一半的人对重返面对面交流感到不自在。


为什么人们如此孤独,对重返社交却又如此紧张呢?


社交平衡——天生的需求


人类天生就有社交的需求。


从昆虫到灵长类动物,维持社交网络对于生存至关重要。社会群体提供了交配、合作狩猎和免受掠食者袭击的机会。


但社交平衡——社会关系的适当平衡,必须得到满足。小型社交网络无法提供这些好处,而大型社交网络会增加对资源和配偶的竞争。正因为如此,人类大脑发展出专门的神经回路来衡量我们的人际关系并做出正确调整,它就像一个社交恒温器


社交平衡涉及到大脑多个区域,位于中心的是中脑边缘皮质回路,它又叫“奖励系统”。当你想吃甜食时,这套神经回路就会促使你吃巧克力。


最近一项研究发现,社会交往的减少会导致社交欲望的增加,从而使人们产生类似于食物匮乏时的大脑活动模式。


所以,如果人们像渴望食物一样渴望社会联系,那么社交饥饿时大脑会发生什么变化呢?


社交隔离时的大脑连接


科学家无法迫使人们进入隔离状态来观察其大脑内部,相反,他们依靠实验室动物来更多地了解社交时的大脑连接。好在由于社会纽带在动物王国中是必不可少的,所以在所有物种中都发现了相同的大脑回路。


社交隔离的一个显著影响是增加焦虑和压力。


许多研究发现,将动物从笼子里移出会增加类似焦虑的行为,作为主要应激激素的皮质醇会升高。人体研究也支持了这一点,与被剥夺了社交的实验室动物一样,社交圈小的人皮质醇水平更高,并且有与焦虑相关的其它症状。


神经科学表明,长时间的社交隔离会对大脑造成损害


从进化的角度来看这是有道理的,失去群体保护的动物必须高度警惕才能自保。这不仅仅发生在野外,一项研究发现,自认为孤独的人对拒绝或排斥等社会威胁更为警惕。


另一个重要的社交平衡区域是海马体——大脑的学习和记忆中心。成功的社交圈需要学习社交行为(比如无私与合作)和识别敌友。但大脑储存了海量信息,必须删除不重要的连接。


多项动物研究表明,即使是成年后的暂时隔离也会损害社交记忆(如认出熟悉的面孔)和工作记忆(如一边做饭一边回想菜谱)。


与世隔绝的人容易健忘。南极探险者社交隔离仅仅14个月后,其海马体就萎缩了。与此类似,社交圈小的成年人晚年更容易出现失忆和认知能力下降。


所以,人类或许不会再在野外游荡,但社交平衡对生存仍然至关重要。幸运的是,大脑对隔离状态的适应能力很强,重建社交也是如此。


重建社交对大脑的影响


虽然只有少数研究探索了与孤独相关的焦虑和压力的可逆性,但它们认为重建社交能修复这些影响。


例如,一项研究发现,以前被孤立喂养的狨猴在重建社交时,起初压力和皮质醇水平会升高,但随后很快就恢复了。可爱的是,这些曾经孤零零的小家伙甚至会花更多的时间为它们的新伙伴梳理毛发。


神经科学表明,长时间的社交隔离会对大脑造成损害


社会记忆和认知功能似乎也具有很强的适应性。


小鼠和大鼠研究显示,虽然动物在短期隔离后无法立刻认出熟悉的朋友,但它们在重建社交后很快就能恢复记忆。


虽然动物研究提供了有用的信息,但它可能代表了极端情况,因为人们在过去一年中并未完全处于隔离状态,许多人可以玩游戏和通过在线视频参加聚会。


神经科学表明,长时间的社交隔离会对大脑造成损害

声明:著作权所有,转载需授权

Come on,给你的灵魂充充电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3

标签:社交   皮质醇   大脑   恒温器   神经   社交圈   回路   焦虑   孤独   状态   人类   压力   记忆   动物   科学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