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水真从天上来了,黄河变“悬河”,河床突兀,为何却无人治理


古人对于河流的描述有“滚滚长江东逝水”,“黄河之水天上来”,从诗句中我们能感受到河流的磅礴,仿佛在下一秒河流拍打溅起的水花就要将岸边的人们卷走浸湿,从诗句中所获得的感受是人们的意象,河水不是瀑布并不能真的从天而降,但是现在成为“悬河”的黄河水却有真的几分从天上来的意思,突兀的河床高出两岸几十米,堆积的泥沙成山,黄河已经成为了泥沙河,一碗黄河水半碗沙确实是事实。

黄河水真从天上来了,黄河变“悬河”,河床突兀,为何却无人治理

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孕育了上千年的华夏文明和炎黄子孙,这样一条伟大的河流却也因人类活动而变得泥沙俱下。黄河北源发源于青海省青藏高原的巴颜喀克拉山脉支脉查哈西拉山南麓的扎曲,南部发源于巴颜喀拉山山脉各姿各雅山北麓的卡日曲,西源发源于星宿海西的约古宗列曲,我们都从地理课本中学习过黄河的整个走向是迂回的“几”字形,黄河全长5464公里,其流域面积约为752443平方公里,流经了我国9个省份,为许多地方带去了灌溉的水源。

黄河水真从天上来了,黄河变“悬河”,河床突兀,为何却无人治理

黄河的泥沙是从何而来的

黄河的中段流近黄土高原,我们都知道黄土高原是一个植被稀疏的地方,黄土高原是世界上最大的黄土堆积区,由于土壤疏松,只要有雨水或是水流经过,就一定会带走大量的泥沙,偏偏又是黄河的中游流经黄土高原,我们都知道黄河的中下游以平原和丘陵为主,因此中下游的地势较为平缓,这样一来泥沙就会堆积在黄河,黄河也就如她的名字一般,黄色的河水是其最显著的特征,黄河是一条浑浊的河流。

黄河水真从天上来了,黄河变“悬河”,河床突兀,为何却无人治理

作为“母亲河”却无人治理?

黄河作为我国的第二条长河,提供了很多的灌溉用水也养育了中华民族,如此重要的河流又怎会无人治理,国家对于黄河的治理是十分重视的,但对河流造成的损害是不可逆的,很难在短时间内取得效应,水土流失是难以控制的,植树造林对黄河来说也只是杯水车薪,不过在人们的不懈努力之下,对于黄河的治理还是有一定成效的,毕竟黄河水也逐渐变得清澈,2020年中旬,黄河壶口已经开始出现清澈的河水了,并且黄河清的现象出现了20多天,虽然黄河河床的问题依旧困扰着人们,但河水变清澈就是一个好的征兆。

黄河成“悬河”,为何不将泥沙挖走

黄河的中下游地区已有大量的泥沙堆积,导致黄河已经变成了“悬河”,悬河中最高的一段位于开封地区,与地面的高度差达到了7米,既然是无用的泥沙并且还有许多危害,为什么不彻底清理黄河将泥沙挖走呢,这样不是最彻底的解决方法吗?

黄河水真从天上来了,黄河变“悬河”,河床突兀,为何却无人治理

“悬河”危害,巨大落差,水花四溅

“悬河”指的就是河床不断抬高,泥沙堆积形成的新的河床,高出地面的河床会形成巨大的落差,水流经过就会形成小瀑布,急湍的水流会加剧洪水的泛滥,甚至会对附近居民的生活造成影响,冲毁岸边的农作物和植被,造成严重的洪涝灾害,在“悬河”作用下的流水就如同洪水猛兽一般将房屋等建筑物也摧毁。

黄河水真从天上来了,黄河变“悬河”,河床突兀,为何却无人治理

既然如此,将沙挖除移走不就行了吗

挖沙听起来确实是一个可行的方案,但仔细想想挖沙根本行不通,黄河中所产生的泥沙数量是可以用吨计算的,这样挖要挖到猴年马月才能将沙彻底清除,而且黄河全长5464公里,“悬河”的长度也达到了800公里,想要挖沙就要确定好路线,由此看来挖沙就不是一个省能完成的任务,退一万步讲,就算确定好线路开始挖沙,那么这些沙子又往哪里堆放呢,将其移至各个省必然是一笔不菲的费用,我们都知道泥沙过细过滑,并且会含有大量杂质,所以无法用作建筑用料,因此多出来的泥沙无处可放,挖沙方案到最后还是无法执行。

黄河水真从天上来了,黄河变“悬河”,河床突兀,为何却无人治理

并非一朝一夕的治理就能够将黄河恢复清澈的原貌,要想彻底解决黄河的泥沙问题,只能分区域治理,在上游地区增加植被覆盖率,稳固水土,中游地区着重治理黄土高原,黄土高原的水土流失解决好了,中游地区的泥沙问题才能得到改善。提升黄河沿岸周围的植被覆盖率是最为切实可行的方法。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21

标签:悬河   黄河   河床   黄土高原   中下游   泥沙   植被   覆盖率   水花   中游   河水   水流   河流   清澈   天上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