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察 | 关于“灵魂”的拷问,上汽和华为到底孰对孰错?

文:懂车帝原创 李德喆

[懂车帝原创 行业] 这是一个合作与竞争并存的时代。

观察 | 关于“灵魂”的拷问,上汽和华为到底孰对孰错?

6月30日,上汽集团召开年度股东大会,董事长陈虹的一番话让沉寂许久的上汽集团一下又成为了聚光灯下的焦点。

不接受“他是灵魂,我是躯体”

股东大会上,陈虹说:上汽很难接受单一一家供应商为我们提供整体的解决方案,这样会变成“他是灵魂,我是躯体”,我们不能接受。我们的灵魂一定要掌握在自己手中,所以我们不接受任何供应商的整体解决方案,最多是合作。我们和华为在5G方面有很多合作,今后在互联生态方面也会有很多合作,与百度也是。

观察 | 关于“灵魂”的拷问,上汽和华为到底孰对孰错?

这一言论后来经过发酵,被部分媒体断章取义,甚至误传为“上汽不接受华为自动驾驶”、“上汽公开叫板华为”、“没有车企想给华为当傀儡”等等。

华为也第一时间回应称,华为与车企合作有多种模式。Huawei Inside模式是华为与车企共同定义、联合开发智能汽车,搭载华为全栈智能汽车解决方案,目前华为与北汽、长安、广汽的合作采用的就是这种模式。

观察 | 关于“灵魂”的拷问,上汽和华为到底孰对孰错?

这“一来一回”迅速引起了行业的热议。有网友就表示“上汽没有格局”,也有网友称,“打铁还需自身硬”、“汽车安全和硬件才是根本”。

华为已成部分车企“金字招牌”

众所周知,华为在2019年成立智能汽车解决方案部门,包含智能驾驶、智能座舱、智能网联、智能车云和智能电动。而多次申明不造车的华为,也把自己定义为智能电动汽车产业链上的系统级供应商。

观察 | 关于“灵魂”的拷问,上汽和华为到底孰对孰错?

近年来,与华为合作的车企不在少数,包括一汽、长安、东风、广汽、比亚迪等等,而华为所说的与车企深度合作模式,是与车企在ICT基础设施建设、智能化等方面进行合作,包括双方共同成立研发中心、业务团队交流等。当然,不少整车企业也尝到了与华为合作的甜头。这其中最明显的例子就是ARCFOX极狐和赛力斯。

观察 | 关于“灵魂”的拷问,上汽和华为到底孰对孰错?

今年上海车展期间,极狐与华为联手打造的ARCFOX极狐阿尔法S华为HI版正式发布。这款车是全球首款搭载华为鸿蒙车机操作系统与应用生态的量产车型,同时也搭载了算力可达800Tops的华为芯片,可实现L2.5自动驾驶辅助以及RPA遥感泊车等。有人说,这是头一次供应商抢了主机厂风头的发布会。同样受益的赛力斯SF5更是直接把展车开进了华为展厅,据媒体当时的报道,仅仅在门店开售两天,曾经名不见经传的赛力斯SF5的订单就超过3000辆,一周订单突破6000辆。

资本市场的反应则更为明显。以长安汽车为例,去年11月广州车展期间,长安汽车宣布与华为、宁德时代联手打造高端品牌车型,到今年新公司定名“阿维塔”并宣布首款新车将于今年发布,长安汽车的股价从最初的每股14元涨至最高点每股超过27元。除了长安汽车,还有北汽蓝谷、小康股份等股票,华为也似乎成为了这些汽车股背后的“金字招牌”,深受资本的追捧,甚至联手华为也已经成了部分车企新的盈利模式。

观察 | 关于“灵魂”的拷问,上汽和华为到底孰对孰错?

“我们作为一个ICT行业的企业,也希望开创新的商业模式。所以我们会选择一些伙伴深度合作,对这些车企的子品牌进行赋能。”华为轮值董事长徐直军在今年4月表示,“目前华为与三个伙伴一同打造三个子品牌,包括与极狐、长安以及广汽,从今年四季度开始,一系列的子品牌产品都会推出来。”他强调,Huawei Inside与车企打造子品牌,这种合作不会太多。

上汽华为六年前便已牵手

当然, 陈虹的表态也不意味着上汽“排斥”华为,反而早在六年前,上汽便与华为展开了合作。根据上汽集团官方给出的大事记,2015年11月,上汽集团携手华为在全球移动宽带论坛上提供真车互动体验,展示基于LTE-V(LTE-Vehicle)综合通信解决方案。

观察 | 关于“灵魂”的拷问,上汽和华为到底孰对孰错?

2017年5月,上汽集团控股的华域汽车与华为举行智能制造战略签约仪式,开启中国汽车工业4.0的未来之门。2018年12月,上汽集团与华为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共同探索建设智能出行生态系统,推动智能驾驶技术的研究和应用,并在智能电动、智能制造以及信息化、网络安全等方面展开合作。2019年9月,上汽集团、华为、中国移动和上海国际汽车城联合宣布,全球首个5G智慧交通示范项目于2020年在上海嘉定落地,在上海国际汽车城“5G智慧交通示范区”内,率先试点基于人-车-路协同的5G智能驾驶及智慧出行服务。粗略统计,六年间,上汽与华为的合作就有8次之多。

观察 | 关于“灵魂”的拷问,上汽和华为到底孰对孰错?

而上汽与华为最近的一次联手是在今年4月。今年4月,上汽集团召开全球首个汽车SOA开发者大会,包括阿里、华为、京东、地平线、科大讯飞、东软等众多科技公司悉数参会。上汽集团彼时称,要真正把互联网行业中的SOA概念引入到汽车业,搭建了一个开放型、面向服务架构的软件平台。通过SOA,上汽集团希望这一颠覆性变化真正把用户、整车、零部件放到平台上,能够实现用户真正制定车辆的个性化场景体验。

打铁仍需自身硬

所以,上汽与华为的“争论”并不是简单的谁对谁错,而是传统车企与软件供应商在智能电动汽车领域的话语权的问题,如果说的再大一些,甚至关乎到整个产业未来的走向。

观察 | 关于“灵魂”的拷问,上汽和华为到底孰对孰错?

值得注意的是,几乎所有的行业专家学者都坚定地站在了上汽一边。业内人士表示,传统车企近年开始全面向智能化转型,如果车企全盘接受华为等科技公司的自动驾驶或者车机系统,对车企来说无疑是饮鸩止渴,成为没有“灵魂”的行尸走肉。

乘联会秘书长崔东树指出,汽车智能化和电动化不是完全关联的,只是近些年电动车在这方面发展相对有优势,因此导致了一些误会。实际上,传统燃油车在自动驾驶和智能化方面,技术已经相对成熟,丰田、宝马、大众等企业在这方面都是很优秀的代表,国内一些企业也发展比较早,只是此前关注度少。

观察 | 关于“灵魂”的拷问,上汽和华为到底孰对孰错?

另外,他还谈到,放眼全球,广大车企正在与科技公司争夺仪表盘显示和其他联网汽车功能的控制权。汽车行业今后的增长和利润可能更多地来自智能汽车服务和应用等功能,制造和销售汽车是一个基础工作,未来还将会衍生出更多接近科技行业的商业模式。当然,目前做得最好的还是特斯拉。产品矩阵完善,产业链互补效应明显。崔东树说,特斯拉最大的特点是独立自强,以我为核心,自己造车、自己设计软件、自己设计芯片、自己建设超级充电网络。

观察 | 关于“灵魂”的拷问,上汽和华为到底孰对孰错?

因此,对于上汽而言,想要在“十四五”期间成为全球前五大车企,则必须要有自己的灵魂和核心竞争力。而对于华为来说,则要继续坚定“帮助车企造好车”的策略,双方既有合作又有竞争,才能更好地推动中国汽车产业在智能网联领域领跑全球。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01

标签:华为   特斯拉   灵魂   金字招牌   长安   汽车城   解决方案   供应商   模式   智能   集团   品牌   全球   行业   汽车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