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国父母带娃“丑态”被曝光,这些真像中国父母可不敢说

最近朋友跟我抱怨,说当父母太难了,基本天天辅导孩子写作业都得吵一架。

说自己有时候不想吼孩子,但是上来那股劲儿,真是一点控制不住。晚上冷静下来,又有点心疼孩子,都快分裂了。

吐槽时候还提到一句:“你说咱们这才一个孩子,国外一家生三四个孩子,也没见操这么多心。”

其实国外养孩子,也绝对不像电视或某些书中展现那样岁月静好。天下孩子都是一样的,天下父母的难处也都是一样的。

前段时间我看的一部英国轻喜剧《养育者》,讲的就是一对夫妻被两个孩子折腾的鸡飞狗跳的故事。

外国父母带娃“丑态”被曝光,这些真像中国父母可不敢说

片子在国外引起了一大批父母的共鸣,我看着也有很多感同身受的地方。也觉得对我们养育孩子,能够带来一些启发。

影片的男主角叫保罗,在孩子出生前,他是个非常招小朋友喜欢的男人,很有“孩子缘”。

经常能把哭闹不止的孩子哄得开开心心,曾一度让别人误认为保罗已为人父母。

其实,保罗是发自内心喜欢孩子,“成为父亲”是保罗的心愿。

后来,他和妻子爱丽的两个孩子诞生了,这让他感觉非常兴奋和幸福。

外国父母带娃“丑态”被曝光,这些真像中国父母可不敢说

当时有个朋友来看保罗刚出生的孩子,朋友因为某种原因,没办法生小孩,所以他非常羡慕保罗,还调侃了一句说想花160万英镑买下这个孩子。

外国父母带娃“丑态”被曝光,这些真像中国父母可不敢说

但保罗笑着回绝了他:孩子是我的,千金不换!

不过还没享受几天初为人父的喜悦,带孩子的种种难题,就让保罗夫妻俩手忙脚乱。

首先让他逐渐崩溃的,就是日复一日的哄娃入睡的过程。

小女儿刚出生,保罗抱在怀里好不容易哄入睡,刚想放到床上,女儿马上大哭。

最初他还能保持耐心,但时间长了,为照顾女儿已经太久没有睡过整觉的保罗还是扛不住了。

他在女儿再一次被放下就哭闹的时候,对女儿大嚷:讲点道理吧,你个小混球。

外国父母带娃“丑态”被曝光,这些真像中国父母可不敢说

小时候孩子哄睡困难,不断消耗父母的意志和睡眠也就罢了。

然而等到孩子长大了,孩子依然有无限的体能,来榨干他仅留的一点睡眠。

为了能让孩子赶紧睡,保罗想尽办法,甚至带孩子做起仰卧起坐,为的是消耗孩子过剩的精力。

孩子好不容易睡下,又被屋外吵架声吵醒。

气得保罗咬牙切齿,当时就出门和他们对骂。


诚然,全世界父母都一样,都非常疼爱孩子。

但生活就是这样,我们会因为孩子的到来,而感到快乐喜悦,也会因为孩子的到来,必须承担起太多的责任和压力,做太多的付出和改变。

在带孩子的过程中,最初那个“孩子缘”极好、耐心极强的保罗,也逐渐走向“失控”。

保罗甚至曾一度怀疑自己是不是个坏人,甚至有杀人的念头。

有一次,保罗把邻居也惊动了,邻居跑去问艾莉:

你还好吗?我听到你老公嚷着要杀人......

外国父母带娃“丑态”被曝光,这些真像中国父母可不敢说

还有一次儿子因为自从参加完学校的消防安全课之后,总是害怕会发生火灾。

夜里保罗不睡觉,一直试图耐心地给他解释。

外国父母带娃“丑态”被曝光,这些真像中国父母可不敢说

但在一遍一遍告诉儿子家里很安全,没有火灾危险后,儿子又在担心家里进贼、出门被车撞等……

保罗又一次被逼疯了,直接发飙怒吼道:

你比烟雾报警器还要疯狂。

面对一次次头疼的养娃、育儿问题,保罗的挫败感愈加强烈,不禁陷入深深的自我怀疑中:




外国父母带娃“丑态”被曝光,这些真像中国父母可不敢说

生活中,相信很多父母对这一点都会有体会。

明明自己生娃之前也是个脾气好,待人温柔的“淑女”“绅士”,但面对孩子的各种执拗无礼,总会忍不住失态,倍感人生艰难。

面对孩子无休止的犯错、吵闹时,爸爸保罗曾开玩笑的说过:

“我愿意为他们去死,但很多时候我也想弄死他们。”

外国父母带娃“丑态”被曝光,这些真像中国父母可不敢说

但是很明显保罗夫妻俩都不会做出极端的事情,虽然一直“喊打喊杀”吵吵闹闹,可仍能看出来,父母保罗和爱丽是非常疼爱孩子的,并努力做一个合格的父母。

他们也在鸡飞狗跳和不断犯错中成长,逐渐适应为人父母的角色,不断调整自己的心态。

养孩子的过程中,我们可能要意识到,孩子不是完美的孩子,我们也不是完美的父母。我们很多人,可能也做过不少对孩子来说很危险的“错事”。

曾有一次,保罗着急自己工作的问题,而忽略了儿子的健康状况,最终导致儿子出现暂时性休克,并伴有癫痫。

医生初步诊断为脑炎,甚至送去医院ICU。

在医院抢救过程中,保罗一个不信教的人,也在无数次向上帝或者其他人祷告,祈求孩子能活着并健康。

并答应以后一定做“世界上最好的爸爸”,不会大喊大叫,不会怒气冲冲,不会骂骂咧咧。

好在最后在医生的帮助下和夫妻俩的共同帮助下,孩子最终转危为安。

外国父母带娃“丑态”被曝光,这些真像中国父母可不敢说

养育一个孩子,是需要很多耐心、爱心和责任感的。

我们每个人都可能做错事情,但是在那些孩子达不到我们要求的时刻,可以去想一想,我们最初的期盼是什么。也许就只是希望他平安健康、希望他快乐阳光。

父母不忘初心,一起扶持育儿,这一路就会轻松不少。

美国儿科学会的研究表明:

父母的大吼大叫,就和打骂、侮辱一样,会让孩子的应激素水平增高,从而导致大脑结构发生变化。

在剧中,保罗总是被家庭、工作及孩子的各种问题困扰,难免会出现情绪失控大吼大叫的场面。

但是每当在意识到自己吼叫后,保罗又会及时向孩子们道歉。

指出自己是因为工作的事情发火,并不是对他们生气。

坦诚说出自己的错处,及时道歉并安抚孩子的情绪。

吼孩子的行为虽是错的,保罗的做法还是起到了补救作用。

外国父母带娃“丑态”被曝光,这些真像中国父母可不敢说

其实每次在吼叫孩子之后,问题并没有解决,反而会让家庭气氛变紧张。

父母作为孩子成长的重要一环,是童年生活中的重要部分。

父母需要处理好自己的挫折感和负面情绪,学会用新的、更加健康的方式来代替吼叫。

孩子升学问题一直是父母关心的重点,在国外同样如此。

剧中保罗和爱丽作为父母,在孩子面临学校选择时,父母双方出现了意见分歧。

是该让孩子进名校还是普通小学?

爸爸保罗认为:

“普通小学可能无法通过考试进入好中学,然后就进不了好大学,最后找不到好工作,接着就付不起房租,更别提买一套公寓了。”

外国父母带娃“丑态”被曝光,这些真像中国父母可不敢说

可见天下父母都一样,都不希望自己的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希望给到孩子最好的开端。

但是对于孩子而言,什么才是最好的人生开端呢?

一路稳妥走来的保罗,从小放弃了自己喜欢的绘画,失去了创造力,进大学,找工作。

回看现在的保罗,人到中年却失去了对工作的热情与渴望。

看似安稳,实则失去了生命的火花。

外国父母带娃“丑态”被曝光,这些真像中国父母可不敢说

保罗说到,其实这样的生活他并不喜欢,这令他不快乐。

他还是喜欢画画。

最后保罗和爱丽选择充分尊重孩子,希望孩子有一个快乐的童年。

作为父母,我们总是想要给孩子最好的教育。

但对于孩子而言,最好的教育从来不是教会孩子多少的知识,而是教育孩子让他的强大不可遏制,指引孩子知道自己人生的意义。

与其纠结20年后孩子的未来发展,不如好好把握现在,给孩子一个有爱的家庭环境。

有爱的家庭,才能培养出一个有爱的孩子。

放下焦虑与学会控制负面情绪,让家庭时刻保有一份温和有爱的模样,让孩子有机会能独立从容的、无忧无虑的去探索外面的世界,活出真正属于自己的人生。

《养育者》其实让我们看到育儿中最真实的一面。

都是初为父母,没有课程教我们如何做才算是一名合格的父母。

从孕育生命的那刻开始,父母就要不断取经,不断学习。

如何能够让孩子快乐健康的成长?

如何能够与孩子更好的相处?

如何能够让孩子迅速适应社会?

……

漫漫养娃路,孩子成长,父母也要成长。

外国父母带娃“丑态”被曝光,这些真像中国父母可不敢说

因此,请多一点耐心与爱心,给自己和孩子一点时间,努力让我们成为最好的父母。

孩子也终将会是那个让我们自豪的孩子。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04

标签:保罗   父母   初心   鸡飞狗跳   丑态   中国   耐心   情绪   儿子   女儿   外国   孩子   家庭   人生   喜欢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