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伟哥”跌落神坛:2元一片,未来何去何从


在今年4月16日晚间,福建广生堂生产的枸橼酸西地那非正式推出市场产品,对外销售产品名称统一为“劲哥”,这是继齐鲁药业生产的枸橼酸西地那非问世后,又一药企抢夺“伟哥”市场。

这便意味着,“伟哥”市场迎来了新的竞争者,而蛋糕只有一个,未来的竞争将会越来越激烈。

另外,根据今年3月白云山集团财报显示,国产伟哥之首“金戈”营收虽然有所增长,但毛利却下降4.72%,这便意味着,面对市场新潜入者的低价竞争,伟哥原有的暴利模式已经难以复制。

此前,人民网一则报告写着:日前,第三批国家组织药品集中采购正式开标,拟中选药品平均降价53%,最高降幅95%。

同时,在报告下文还写着:齐鲁制药在此次集采中有8个品种入围名单,涉及肿瘤、心血管系统等治疗用药。

齐鲁制药集采中标的药品中,就有“国产伟哥”——枸橼酸西地那非。

中标价格多少?一盒12片的伟哥售价才24.98元,即平均2.08元一片,而此前我们买到的伟哥往往高达二十多元一片,如此计算,伟哥降价幅度高达90%。

传统伟哥的销售主要为终端零售,医院销售占比极低,10%的市场份额都不到。但众所周知,医院才是最大的市场,在集采中中标,那么销路就不用愁了。

“伟哥”跌落神坛:2元一片,未来何去何从

伟哥是如何发明的?

1986年间,为了能够找到治疗心脏病的药,美国著名药企辉瑞特意成立一个研发小组,旨在攻破心绞痛问题。

功夫不负有心人,研发人员发现化合物“西地那非”(俗称“伟哥”)对治疗心脏——尤其是扩张心血管有着重要作用。

为了验证药物疗效,研发人员找到一些试验者进行临床试验。然而让人疑惑万分的是,一度被辉瑞寄予厚望的西地那非对扩张心血管并没有特殊疗效。

临床实验效果不达预期,为了避免产生其他副作用,辉瑞研发人员决定回收药品。

然而,此时此刻试验者却怎么也不愿意交出药品,而且经过检查以后,辉瑞发现试验者的特殊部位充血异常厉害。

“伟哥”跌落神坛:2元一片,未来何去何从

经过12年的反复试验后,由辉瑞研发生产的抗ED特效药正式问世,该药品英文名称为“Viagra”。

Viagra Viagra,为了使得药品念起来更加朗朗上口,国内各大媒体给这一药物取了一个中文名称——“伟哥”。

那时候辉瑞并没有正式进入中国市场,也没有注册“伟哥”的商标权,而这个商标的所有者,不过是一个“不知名”的公司。

凭借着敏锐的商业嗅觉,广州威尔曼公司马上注册了这个商标,进入中国市场后的辉瑞最终只能被动地放弃“伟哥”的商标权,迫不得已注册“万艾可”一名。

因此严格地说,当下大众所称呼的“伟哥”并非辉瑞生产的“万艾可”,而是广州威尔曼公司生产的抗ED特效药。

伟哥问世后市场如何?

强大的市场需求

1998年3月,美国辉瑞制药公司研发生产的西地那非正式问世后,医院当周开出了1.5万张处方,七周以后处方数量马上攀升至27万,短短几周时间,ED患病处方数量翻了18倍,可见市场需求之大。

1998年,辉瑞退出万艾可时,《时代周刊》还为此称道:“世界等待此药已经4000年!”这充分说明了西地那非的上市,让无数ED患者重获“性福”。

10年以后,新快报讯采访报道表示:直到2008年,全球已有3500万男性在使用“伟哥”。

“伟哥”跌落神坛:2元一片,未来何去何从

与此同时,万艾可还在中国申请了长达14年的专利,这便意味着国内除了辉瑞,没有任何一家企业能够生产西地那非。

伟哥强大的市场需求并非凭空想象,不少组织为此做了相关市场分析。

2004年,《中国勃起功能障碍(ED)患者临床需求及治疗满意度》这份报告显示,在40岁以上的患者中,ED患病率高达52.2%。

2014年,国信证券也发布了一份研究报告,估算出国内大约有1.4亿ED患者,假设30%的患者愿意接受治疗,那么西地那非将有接近4000万的人员需求量。

这便意味着在使用西地那非上,相比于以往,2014年中国地区男性便贡献了大部分市场份额。

高额利润率

高额利润率是众多药企不遗余力研发伟哥的重要原因。

万艾可上市两年以后进入中国市场,售价为71元人民币一片。

2000年,北京市人月均可支配收入为862元,这意味着那时候一片西地那非占据了近10%的工资。

“伟哥”跌落神坛:2元一片,未来何去何从

尽管伟哥面世已经二十余年,但现在价格依然居高不下。

对标国际药企,辉瑞生产的万艾可标价100mg 118元/片

德国拜耳生产的艾力达标价10mg 20元/片

美国礼来生产的希爱力标价 20mg 89元/片

“伟哥”跌落神坛:2元一片,未来何去何从

而人民网健康时报记者曾经采访过泌尿科相关医生,医生表示伟哥的原材料成本大概几毛钱,算上包装和营销费用,总成本不过2元左右,但一片100-200mg的伟哥售价却高达120-200元,利润空间高达几十倍。

就连国内白云山生产的金戈,利润率平均也达90%以上。

“伟哥”跌落神坛:2元一片,未来何去何从

伟哥市场:多家公司布局伟哥,金戈打得最响

万艾可成功垄断中国男性用品市场,获得了巨大利润,这让国内的药企闻到了一股印钞机的气息,伺机而动。

至此以后,广州白云山、江苏亚邦、常山药业开始纷纷布局ED用药,准备从中分一杯羹。

在2014年间,辉瑞生产的万艾可正式到期,国内药企开始向药监局递交文件,申请药品上市。

首次获批的是由白云山生产的金戈——枸橼酸西地那非,但早就1998年间,白云山就开始正式启动该药物的研发。

后来2012年间随着诺贝尔生物学家——“伟哥之父”穆拉德博士的加入,金戈的质量才得以提高一个层次,并符合国际质量要求。

两年后万艾可专利期限已到,白云山金戈便马上推出市场。

不过真正让金戈家喻户晓的却是《太子妃升职记》这部电视剧。

时间回到2015年,由乐视网自制的网播剧《太子妃升职记》深受网友喜爱和追捧,最终收获了26亿的播放量。

当时白云山金戈正好独家冠名了这部网剧,成为《太子妃升职记》的唯一金主。

剧中高频的广告植入更是让金戈火爆一时,网友甚至感慨道:这就是白云山金戈大剧啊。

“伟哥”跌落神坛:2元一片,未来何去何从

辉瑞万艾可专利期到期+国产伟哥概念+网剧神助攻,这使得白云山金戈在2015年间销售出1495万片金戈。

以白云山官方旗舰店产品为例,25mg/片金戈售价为20元人民币,那么2015年间金戈销售额高达2.9亿。

卖了这么多片金戈,利润会有多少呢?

金戈净利润高达90%,按照2.9亿元的营收,白云山集团靠卖男性用药就可以收获2.6亿的净利润。

另外,金戈上市后,销量势如破竹。根据官方报道,金戈推出市场当年的销量仅为2.92万片;

2015年冠名《太子妃升职记》后销量翻了511倍,高达1495万片;

2017年销量继续翻两倍,达到3963万片。

2018、2019、2020年间销量分别为4773.99、6275.29、7834.52万片

产品上市仅7年,销量翻了2683倍,这样的成绩在药品销售价凤毛麟角。

“伟哥”跌落神坛:2元一片,未来何去何从

特别值得注意的是2020年由于新冠疫情原因,不少企业受到了外部环境极大冲击,

但白云山金戈销量不减反增,这促进了白云山集团进一步推进金戈市场开发、拓展销售渠道、加强新产品研发。

白云山金戈的成功引得其他药企也想瓜分ED用药的市场份额。

早在2014年间就有海王生物、江苏联环药业、四川源基制药等超过10个药企提交伟哥仿制药批文申请。

“伟哥”跌落神坛:2元一片,未来何去何从

到了2015年,江苏亚邦推出万菲乐;

2018年,常山药业研发的万业强也推出市场;

2019年,广生堂研发研发的枸橼酸西地那非正式问世。

“伟哥”跌落神坛:2元一片,未来何去何从

为了能够让自家药品尽快上市,各大药企也纷纷展示出“神仙过海各显神通”的本领:

例如:常山药业在推出枸橼酸西地那非当天发了一则公告,声称中国有1.4亿的ED患者。

虽然报告中的数字颇为让人恐慌,但这数字并非空穴来风。

2014年,国信证券在其研报《医药保健:抗ED药物专题研究色不可戒,抢仿来袭》中确有预测过国内存在大约1.4亿ED患者;

到了2015年,平安证券也在其研报中表示中国有近亿名ED患者;

2017年时,东吴证券在调研白云山时提到我国大约有1.27亿ED患者。

虽然国内ED患者的真实数量难以预估,但从以上数据中可以猜测到ED领域的市场需求量确实很大。

“伟哥”跌落神坛:2元一片,未来何去何从

另外在《中国六大终端用药市场蓝皮书》显示,2012年~2016年,五年间中国抗ED市场已超过了百亿元规模,达到了110.28亿元,年平均增长率达到了28.80%。

至今现在,目前市场上通过注册审批的枸橼酸西地那非片药企已经有6家,在未来这个数字只增不减。

由于辉瑞万艾可与白云山金戈占据了ED领域大部分市场份额,常山药业的万业强为了抢占市场,50mg/片规格的小药丸定价只是25元两颗。

作为仿制药,万业强虽然紧跟金戈发展,但其品牌知名度与药效远远比不上后者,因此想在ED领域打出一片天下,常山药业可谓绞尽脑汁。

就连股民都为常山药业捏了把汗,在券商app上向董秘提问:万业强市场占有率极低,分红的时候能不能给股东下发一些万业强,这样可以提高行业知名度。

“伟哥”跌落神坛:2元一片,未来何去何从

尽管目前国内不少药企的枸橼酸西地那非得以上市,但这些药企所生产的伟哥都是仿制药。

同时国内习惯于用低价策略打开市场,这为后期伟哥的大幅降价带来一定影响。

“伟哥”跌落神坛:2元一片,未来何去何从

伟哥跌落神坛

2020年8月20日,在第三批药品带量采购中,齐鲁制药生产的枸橼酸西地那非以每片约2元的价格中标,打败了辉瑞的万艾可、白云山的金戈、亚邦爱普森的万菲乐。

此事件得到报道后,网上掀起一片舆论,男人们纷纷感叹到伟哥降价幅度如此之大,以后价格难以再“硬”,伟哥也有走下神坛的一天。

然而实际上钟南山院士早已公开呼吁把西地那非纳入医保,用来治疗肺动脉高压,也就是说,此次伟哥得以中标,并非一件稀奇事。

“伟哥”跌落神坛:2元一片,未来何去何从

根据网上资料显示:

肺动脉高压(PH)是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FDA)批准西地那非的另一个适应证。肺动脉高

压是以肺血管阻力进行性增高和预后差为临床特征。

PDE5 是存在于肺动脉血管中主要的酶,西地那非能选择性抑制 PDE5,不仅扩张正常的肺血管,也使病变肺组织血管扩张。

因此我们不难看出,西地那非被纳入医保,是用来治疗西地那非的,不是方便男人使用。

但这次中标中,曾经在市场上风光一时的万艾可与金戈未能上榜,齐鲁制药新研发的枸橼酸西地那非却在最后成为黑马,万艾可和金戈为何难续辉煌?

“伟哥”跌落神坛:2元一片,未来何去何从

价格战撼动万艾可寡头地位

2012年以后,辉瑞生产的万艾专利到期,各地仿制药迅速推出市场,其在全球长达十多年的寡头地位迅速被撬动。

首先万艾可在韩专利到期后,市场上出现了二十余种不同规格的仿制药。

同样的规格,仿制药的售价仅为万艾可的三分之一;

其次,万艾可在泰国的专利到期后,仿制药售价直接为万艾可的10%。

如此强大的价格战,辉瑞不得不自降身段,直接调低了30%的价格。

就连美国本土都纷纷推出各种仿制药,国内本土价格战把辉瑞打得措手不及,2013年间营收下降了8%,仅有18.81美元。

专利到期以后资料显示,从2000年到2012年,万艾可市场份额由90%降到47%;

另外,万艾可销售额也从巅峰时期的20.51亿走到如今的4.97亿,降幅高达75%。

“伟哥”跌落神坛:2元一片,未来何去何从

市场份额下降、销售额下降,虽然万艾可的成功研发与上市曾经风光一时,但专利到期后,万艾可甚至自降价格,倒是颇有一种壮士断腕的感觉。

仿制药打响价格战,齐鲁制药生产的“伟哥”正式纳入医保,金戈“一哥”地位可能受影响

根据中国医药健康信息领先平台米内网数据,自2014年白云山金戈推出后,金戈足足花了5年时间,其药店销售额才超过了万艾可。

但一年以后,齐鲁制药生产的枸橼酸西地那非又以约2元的价格中标医药,由此可得,金戈可谓腹背受敌。

伟哥能够纳入医保,背后原因并不简单。

2019年8月,在河南许昌地区,一名不到10岁的女孩跑到药店,表示需要购买10盒西地那非,此过程被人拍成视频发布到网上,引起了一片热议。

后来女孩的妈妈解释道,孩子是肺动脉高压患者,吃伟哥(西地那非)能救命。

那时候西地那非并未纳入医保,女孩每天需要服用一颗西地那非,一颗126元,单单医药费就需要3000多一个月。

为了治疗肺动脉高压,女孩家已经花了40多万元。

“伟哥”跌落神坛:2元一片,未来何去何从

对于肺动脉高压,很多人对此甚为陌生,实际上它被称为“心血管疾病中的癌症”。

肺动脉高压主要特征为肺循环不充分而导致缺氧,容易导致心脏衰竭,嘴唇呈蓝紫色特征。

如此不采取治疗,患者寿命大约只有3年。

为此,在2019年的肺动脉高压国际论坛上,多位专家纷纷表示希望国家考虑把伟哥纳入医保,这样患者买药的成本更低。

既然是纳入医保,那么报价越低,中标概率越大。

虽然白云山金戈与齐鲁制药生产的枸橼酸西地那非同时报名,但齐鲁制药报价仅为2.08元每片,优势更为明显,那么金戈落标也属正常。

“伟哥”跌落神坛:2元一片,未来何去何从

集采中出局,这意味着金戈被挤出了医院市场。

另外,国产伟哥均为仿制药,研发成本低。

而壮阳药一度被誉为药企中的现金奶牛,为了抢占市场,各大药企势必采取更猛烈的价格战。

这一点,我们从白云山3月发布的财报就可以看到。

今年3月,白云山发布了年度报告,报告中显示公司营收虽然为6.6.74亿,但同比往年下降了5.05%;此外净利润只有29.15亿元,净利润下降8.58%,下降幅度更大。

而金戈所处的大南药板块营收同样受到冲击,根据公开资料显示大南药板块板块毛利四年下降了接近10%,2020年度毛利仅有36.17%。

值得关注的是,金戈在2020年毛利下降了4.72%,实际上大南药板块2020年毛利同比2019年只是下降了2.07%,由此可知,金戈毛利的下降幅度比整个大南药板块下降幅度大得多。

财报出来以后,白云山的股价一度处于下跌趋势。


“伟哥”跌落神坛:2元一片,未来何去何从

白云山集团2021年股价走势


国产伟哥价格战一旦打响,如此大的差价,金戈的销量难免不会受到冲击。

如今的伟哥,难以复制当日万艾可的造富神话,未来到底何处何从,我们不得而知。

长效伟哥竞争对手出现

目前很多药企已经在抢夺伟哥的市场,但却很少人知道,随着他达拉非的成功研发,伟哥本身的竞争者已经悄然出现。

“伟哥”跌落神坛:2元一片,未来何去何从

他达那非又名长效伟哥,和原来的西地那非相对比,他达拉非最大的优势是药效时间长。

根据当前研究表示,试验者服用他达拉非后,整体药效是西地那非的4-6倍左右,药效时长最高可以持续36小时。

而且他达拉非有一个非常接地气的名称——“周末丸”,即周五服用一颗,周末就能迎战。

相比于此,西地那非药效性极短,ED患者必须按需服用,个人时间完全被药物支配,便利性大打折扣。

同时,他达拉非适应性非常高,注意事项也相对较少。一直以来,ED患者如果伴有高血压、糖尿病,那么治疗相对困难。

但他达那非基本很好地避免了这一缺陷,即使是高血压患者,使用他达那非后药效率仍达82.1%,基本不受饮食和饮酒的影响。

“伟哥”跌落神坛:2元一片,未来何去何从


伟哥市场竞争,或许只是刚刚开始

根据米内网报告显示,目前ED市场规模大约40亿元,但如此之小的一块蛋糕,已经有将近20家企业争相抢夺。

对于这40亿元的市场份额,枸橼酸西地那非占据70%,剩余的30%,主要为西地那非和他达那非。

然而一个本来有着100%市场份额的药品,现在却下降到70%,这也反映出伟哥市场白热化竞争加剧。

同时随着伟哥使用价值在其他疾病方面的广泛挖掘,例如在今年3月23日,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旗下的中国生物技术网在一则报告中表示:伟哥能够预防心血管疾病,并延长寿命。当然,这一发现来自于瑞典卡罗林斯卡医学院领导的研究团队。

“伟哥”跌落神坛:2元一片,未来何去何从

心血管疾病是中老年人的高发率疾病,假如伟哥在治疗心血管疾病中真的效果显著,这便意味着以后被纳入医保的药企更有机会成为市场中的佼佼者。

但如今来看,市场份额最大的金戈失去了进入医保的门槛,同时后来居上者越来越多,凭借价格战的策略,伟哥药企已经很难一家独大。

真正的竞争,或许只是刚刚掀开序幕。

本文由易博士2020发布,2021年5月16日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2

标签:伟哥   辉瑞   常山   山金   肺动脉   齐鲁   神坛   药效   销量   医保   何去何从   年间   药业   患者   药品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