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乡的年味,是父辈带给我们的仪式感

这几年过年,听到最多的一句话,就是“年味越来越淡”。刚刚上高二的侄子在朋友圈这样自嘲 “早已过了拿压岁钱的年纪,发压岁钱又还早。七大姑和八大姨的小鬼头,对电视和一般的玩具都没有兴趣,各个都抱着一款先进的智能产品。小时候一直期待长大,想不到长大一点之后,自己却成了那个被剩下的人。我能为过年所做的准备,就是拿出一份,不使发问者感到歉疚的成绩单。”

故乡的年味,是父辈带给我们的仪式感

红包

这番属于少年人的感叹,是嫂子在朋友圈分享的。她在朋友圈里说“过年最愁人的就是包压岁钱了,前几年包十块,二十块,小朋友就很开心。后来涨到一百两百,这倒也没啥,只是有些亲戚把红包包得厚,又不好当面拆。知道人家忙,趁着中午饭急急忙忙塞进小朋友的衣兜里,总担心给丢了。想要问候一下家里的中学生,又不知道如何,跟这些正处于青春期的少男少女们相处,一张嘴,便又是一句‘今年考得怎么样’。”

故乡的年味,是父辈带给我们的仪式感

年货市场

而笔者自己自然也是很感叹,但终究什么都没有说。我总是暗自地想:孩子们对过年没有期待,当家的中年父亲,是不是应该负起主要责任?过去的父辈们,他们平静的外表下,是否同样隐藏着一颗如临大敌的心?现在的生活条件越来越好,大家拜年也越来越方便,年货经常堆得房间没有站脚的地方。可是,为什么父辈带给我们的年味,就是要浓一些呢?

故乡的年味,是父辈带给我们的仪式感

腊肠

回想小时候,每年的春节,似乎总是来得特别早。一月之前,家家户户就已经挂好了腊肉。等到一月终于来了,妇女们便会齐刷刷地套上护袖,时不时地吆喝男人一嗓子“你快过来,把床和柜子挪一下。”这是为迎接新年,而进行的一次里里外外、彻彻底底的大扫除。房间、大厅、柴房乃至于米缸后面,耗子吃剩的花生壳,也要给它弄得干干净净。再贪玩的一家之主,此时也不敢走远,生怕因此和婆娘结了怨,要时不时笨手笨脚地帮帮倒忙才行。

故乡的年味,是父辈带给我们的仪式感

花生瓜子

大扫除之后,才休息一两天,又迎来了大采购。刚盘点完的太太,正扶着腰,额前的刘海夹杂着细汗。丈夫就在一边候着,像三德子等着康熙发号施令一般。“爆竹和新棉被已经备好了,你这次去镇上,除了买菜和找东叔拿米糖之外,再买点花生瓜子回来。”丈夫想着吩咐完毕,正要转身出发,太太的声音又响起来“你不能空着手去啊,到时候东叔肯定不要钱,你带瓶蔗糖过去吧。”

故乡的年味,是父辈带给我们的仪式感

穿新衣服的小孩

大大小小地采购之后,年,终于来了。这一天,任何一个小孩都别想赖床,必须换上新衣服出门。男人拎着一个竹篮子,里面是敬神的猪肉,以及必要的香火,小朋友们就跟在大人后面。过年的这天,一般都是烟雾弥漫,空气中净是些爆竹的味道。短短四五百米路程,男人遇到好些个熟人,一队人马刚刚回来,一队人马又才出发。走得近了,大家在烟雾里问好,因为爆竹声越来越近,各个都扯着嗓子,用浓浓的乡音问出一句:“你什么时候回来的呀?”

故乡的年味,是父辈带给我们的仪式感

玩闹的小孩

一般这个时候啊,瞌睡早就醒了的小孩,是不怎么说话的,这是出于对寺庙的敬畏之心。一个个就跟在父亲身后,瞅对面的小孩,看看他穿什么衣服了。终于到了,那更是乖巧得不行,眼睛睁得老大,随时待命。等到爆竹声一响,一个个就又“变”了回来,跟大人打一声招呼,便出去找乐子了。大年三十这天,小孩是最多的,大一点的跟大一点的玩,小一点的跟小一点的玩,一直到午饭才回来。

故乡的年味,是父辈带给我们的仪式感

果盘

吃过中午饭,是一段稍安静的时间。收拾完碗筷,大人们也不再干活,就坐在八仙桌旁,吃茶聊天。一年里,只有这个时候,人是最齐的。包括那些许多年没有回家的人,有可能都会在这天回来,几个大老爷们聊起近些年的际遇,差点没“执手相看泪眼”。而小孩则是不敢出去,怕要发压岁钱的大人找不着人,都待在有电视机的房间。吃着平日里少有的水果点心,偶尔抢抢电视的遥控器,很快就打成一片。

故乡的年味,是父辈带给我们的仪式感

爆竹

到了三点多,有人要回去了,才团圆的大家又开始送别。不过太太们却没有感慨的时间,因为她们要完成一桌“有余”的菜,而处理鸡鸭鱼都不容易。留给男人们的闲暇也并不多,浆糊早已熬好了,他们要分清尉迟恭和秦叔宝的朝向,贴对联。贴好对联之后,不等太太招呼,就自觉地把“嗓门最大”的那款大家伙儿搬出来,点着引线之后,像孩子一样忙撒腿跑开。此时村落里已有此起彼伏的声音,这是年夜饭前的高潮。

故乡的年味,是父辈带给我们的仪式感

红烧肉

到了年夜饭,黄色的灯光下,一家人整整齐齐。坐不下的,就在两个座位中间站一个一般这个人都是年轻小伙儿。考得好不好?挣没挣钱?只要辈分不够就得站着。大家都老老实实,而坐在上座的爷爷,正喝得满面红光,时不时地讲上两句。最先离开饭桌的,永远都是好像商量好了的小朋友,有的缠着父亲说要烟花,有的则缠着叔叔要打火机。太太们不放心,便也离开饭桌,跟着小孩去了大门前。

故乡的年味,是父辈带给我们的仪式感

烟花

烟花放完,按理来说,应当是件很沮丧的事,但小孩却不这样想。三代甚至四代人,共坐在一个电视机前,把床上都坐得满满当当。果盘就摆在一边,地上全都是明天才能清理的果壳,大家就坐在一起看春晚。大人们各有心事,时不时有人带着打火机走出去一趟,偶尔太太还会跟出去。喝过酒的爷爷看起来,已有几分老态,挨个儿发起了压岁钱。

故乡的年味,是父辈带给我们的仪式感

八仙桌

这些年,开始主持一些“年”的笔者逐渐明白。有没有年味,其实主要取决于,个人在家庭中所扮演的角色。在参与其中的前提下,年纪越小的孩子,所负责的内容就越少,他们所感受到年味也就越浓。而笔者自己,昔年在故乡所感受的那份年味,其实父辈为自己,也为子孙准备的一场仪式感。套用史铁生的一句话来说,年味不在故乡,在我们的父辈。(李双喜)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2-15

标签:父辈   人马   果盘   年货   压岁钱   爆竹   午饭   朋友圈   笔者   故乡   烟花   小朋友   仪式   太太   大人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