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理解一剂中药煎两次?

如何理解一剂中药煎两次?

《医学源流论》曰:“煎药之法,最宜深讲,药之效不效,全在乎此”;明代医药学家李时珍说:“凡服汤药,虽品物专精,修治如法,而煎煮卤芥造次,水火不良,火候失度,则药亦为无功”。

从中可知煎药法是方剂运用过程中的重要环节,若此时药物搭配合理、剂量准确、剂型适宜,倘若煎药方法不适当,会影响疗效,事倍功半!

如何理解一剂中药煎两次?如何理解一剂中药煎两次?

今天我们就来聊一下,

如何理解一剂中药煎两次?

1 节省原则

一次煎药放许多水,一次煎好,这样煎制中药的做法不甚妥当。虽然没有太大的错误,但这样煎制的药液品质参差不齐,药物浓度不一,且浪费较大,疗效也多少受些影响,在药材节省方面还是主张中药煎煮两次为好。

2 某些药物的特性

先煎。

贝壳类(如牡蛎、珍珠母等)、角骨甲类(如水牛角、龟板、鳖甲等)和矿物类(生石膏、代赭石等)药物,因质地坚实,难以熬煮,应先打碎,煮沸后20分钟再与其他药同煎。若此时只采取煎服一次,则药物的有效成分难以煎出。

有资料显示:从煎煮吸水率角度评判,先煎加该饮片重量的6~8倍水是充足、可行的,可为特殊煎煮标准先煎加水量的制定提供参考。

有毒

附子、生草乌、生川乌,在先煎基础上再加其他药。若此时与他药同煎一次,则毒性太大,容易造成医疗事故。

3 有效成分浸出量

中药使用传统煎煮法时通常需要加水浸泡一段时间后进行煎煮,常规浸泡时间以30 min为宜。目的使其湿润变软膨胀,产生一定的渗透压,利于使药物有效成分渗透扩散至浸泡水中,利于有效成分的溶出。但是禁用开水浸泡药材。

有调查研究发现对比传统两次煎煮法来说,长时间煎煮无法将药物中的有效成分以最大限度浸出,这对于药材的疗效发挥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据相关研究调查显示,对于煎药机一次煎煮后的药渣展开二次煎煮还会溶出百分之六十以上的药物量。

如何理解一剂中药煎两次?

是不是所有药物都适合长煎煮两次呢?

如何理解一剂中药煎两次?
某些药物禁止炮制时间过长,气味芳香之品,药效容易挥发,一般煎煮时间较短。
如何理解一剂中药煎两次?

后下与不宜久煎的区别

后下

是指一个药方中的某一味或某几味中药,在整体快要煎煮好进入沸腾状态的时候再把这一味药放进去,取其清轻升散或通窍之性,担心煎久了药性变重浊走里。

例如大黄后下就具有荡涤肠腑之效,若久煎泻下作用减弱,取的是其活血化瘀功效。

不宜久煎

一般就不针对药方中某一味或某几味中药了,常指整方中药都是开锅后沸上几沸即可,而且此类药方多为解表方,中药解释为保留其挥发油,中医解释为保留其芳香开窍,开表达邪之性,例如辛凉解表或辛温解表剂。

今天的内容就介绍到这里了,如果您还有其他疑问,欢迎给我留言,我会在空闲时间进行解答~

如何理解一剂中药煎两次?如何理解一剂中药煎两次?

你点的每个赞,我都认真当成了喜欢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29

标签:吸水率   李时珍   生石膏   鳖甲   赭石   草乌   中药   药渣   药方   疗效   药材   芳香   药物   节省   时间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