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不起!基因编辑婴儿,我们真的不需要

昨天下午,第一时间看到人民网发出的重磅消息——“基因编辑婴儿诞生于深圳”!

对不起!基因编辑婴儿,我们真的不需要

作为一名雌性科研狗,这消息对我来说简直与“机器取代女人生孩子”一样,是魔幻般的存在。不同在于,“不用生孩子”是我的终极梦想,而“基因编辑婴儿”是超级恐怖片。

对不起!基因编辑婴儿,我们真的不需要

1.《毒液》展示了一个严重违反伦理道德的生物学试验场景

这个消息不禁让我想起最近根据漫威漫画改编热映的科幻恐怖搞笑片《毒液》里类似的情节:

一个叫“生命基金会”的科研机构,为了实现其掌控者(记不住老外名字的小编飘过……)的狂热梦想,一直致力于研究如何将外星生物(毒液)与人类羸弱身体完美契合,用以改造人类自身的各种缺陷,实现超级人类的目标。试验的过程中,在动物(兔子)身上刚刚取得了进展,就直接开始进行人体试验,各处收集流浪汉而导致许多人员失踪(试验时死于非命),故事由此展开……

对不起!基因编辑婴儿,我们真的不需要

毒液是好人

对不起!基因编辑婴儿,我们真的不需要

这个才是坏人

这就是一个严重违反伦理道德试验的经典案例!!!

因为动物实验的成功并不是可以展开人体实验的充分依据,其次该研究可能产生的风险没有进行充分的讨论和验证,就直接往人身上招呼——后来大反派还自个儿与外星人结合了,当时我就感慨他的胆儿够肥!

当然,这是电影。却没想到,在中国的深圳这边厢却宣布了人体尝试,还是婴儿……

对不起!基因编辑婴儿,我们真的不需要

2.科研工作者最重要的职业操守是保持对大自然的敬畏

我的姑父作为小编的科研启蒙老师,是一位国际非著名病毒学家。记得在我初中的时候他就告诉我一个现象:在国外很多做自然科学研究的大科学家们最后都信了上帝。作为思想政治课经常考第一的我来说,非常的不可思议和难以理解——搞唯物主义一辈子的大拿们最后全都归队到唯心主义阵营啦?立场这么不坚定呀?

姑父的解释是:当一个人对大自然孜孜不倦的穷尽研究后,会越来越深刻感受到大自然的伟大,和它蕴含的可怕能量。人类在这样的力量面前只有虔诚的臣服和敬畏,才能汲取精华。

所以,一般看上去很“逆天”的科学技术,从哲学层面讲,这并不是褒义词,而是藐视“自然之道”的一种存在……

3.受癌症困扰的吃瓜群众怎么看

昨天小编的朋友圈里有一位家属留言:伦理不能限制科技的进步。

这句话让我陷入了深深的思考……

是的,当你站在科研工作者的角度来看问题的时候,觉得这事件有点“邪恶”;但当你站在受病痛困扰的患者和家属的角度时,又能感受到他们多么急切希望先进的技术能马上应用于临床。

无法评判这两种角度的对与错,只能说是两者对于时间的“忍耐度”不一致。站在更高的层面——涉及全人类走向的问题,一旦行差踏错就是灾难,所以有操守的科研工作者保持严谨是必须的品质。但往往那些急功近利的狂热分子,会利用大家的“焦虑”制造许多噱头,吸引大家的眼球和金钱。

由此发现,低调、朴实和严谨反而往往是真正大拿们的标签;而刚刚有点苗头就开始铺天盖地大肆宣扬的,往往是莆田系……(这辈子大概是无法洗白了)

4.最后吐个槽

申明:这个吐槽纯属小编个人观点,与本号立场无关

昨天傍晚时分,又出了一篇文章《科学家发联合声明:强烈谴责首例……》,看到后面贴出了一百多位科学家的亮相:只有姓名和单位,没有任何专业和职务的描述,我再一次呵呵了。

对不起!基因编辑婴儿,我们真的不需要

恕小编社会阶层太低,这上面的专家一个也不认识。

但不妨碍我觉得这就像出现了热门贴被强行“跟帖”一样,蹭曝光度咯。

我想问:你们为什么一边唾弃他,一边又要“成为他”?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9

标签:婴儿   毒液   姑父   大拿   操守   伦理道德   敬畏   深圳   基因   工作者   大自然   角度   科研   昨天   人体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