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中药——苦参

苦参来源于豆科多年生落叶亚灌木苦参的干燥根。

每日中药——苦参

苦参

豆科植物经济价值大。我们熟悉的豆类农作物,如大豆、花生、蚕豆、豌豆、红豆、绿豆、豇豆、四季豆及扁豆等,均属于豆科植物。作为中药,除了苦参来自豆科植物外,解表药之发散风热药淡豆豉和葛根、清热药之清热泻火药决明子、补虚药之补气药黄芪和甘草、活血化瘀药之活血调经药鸡血藤、活血化瘀药之活血疗伤药儿茶等,皆来源于豆科植物。此外,因豆科植物的根部常有固氮作用的根瘤, 能固定大气中的游离氮素,对改良土壤有特殊作用,故其是优良的绿肥和饲料作物。

每日中药——苦参

苦参

苦参在我国各地均有分布,主产于山西、河南、河北等省。春、秋二季采挖,以秋季采者为佳。采后除去根头及小须根,洗净泥土,晒干。或趁鲜切片,晒干。本品气微,味极苦;以均匀、断面色黄白、无须根、味极苦者为佳。

陶弘景谓:“叶极似槐叶,花黄色,子作荚,根味至苦恶。”李时珍谓:“苦以味名,参以功名。”

每日中药——苦参

苦参

苦参,味苦,性寒,归心、肝、胃、大肠、膀胱经,为清热药之清热燥湿药。

苦能燥湿,寒则清热,故苦参有清热燥湿的功效。可用于湿热泻痢、便血、黄疸、带下、阴痒等。治泻痢可单用,或与木香、甘草配伍,即香参丸。治肠热便血、痔疮出血、胃热吐血,可与凉血止血药槐花、地榆、小蓟等配伍。治黄疸,可与栀子、黄柏、龙胆等药同用。治带下黄稠及阴痒,可与黄柏、蛇床子等同用,治阴痒(包括阴道滴虫病)常煎水洗浴用。

每日中药——苦参

苦参

苦参还能祛风杀虫,且善止痒。可用于皮肤骚痒、湿疹湿疮、疥癣、麻风等病,内服外用均可。治皮肤骚痒、湿疹湿疮,可单用煎水外洗,或与黄柏、明矾、蛇床子等煎汤洗浴。治风疹瘙痒,常与防风、蝉蜕、荆芥等药同用,如消风散。治疥癣,可配花椒煎汤外搽,如参椒汤,或配硫磺、枯矾制成软膏外涂。治麻风病可与大风子、苍耳子等伍用。

此外,苦参还有清热利尿的功效,用于湿热蕴结之小便不利,灼热涩痛。可单用,或与石韦、栀子、车前子、蒲公英等配伍。若治妊娠小便不利,可配当归、贝母,即当归贝母苦参丸。

每日中药——苦参

苦参

苦参,煎服,3~10克。外用适量。

因其苦寒易伤脾胃,故脾胃虚寒者忌用。

十八反歌诀:“本草明言十八反,半蒌贝蔹及攻乌,藻戟芫遂俱战草,诸参辛芍叛藜芦。”故苦参反藜芦,两者不能同用。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6-06

标签:苦参   车前子   黄柏   疥癣   蛇床子   豆科   须根   燥湿   贝母   活血化瘀   黄疸   栀子   脾胃   湿热   中药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