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人儿女,如何面对老人的“人生最后一次骨折”,医生谈下肢骨折

文章很长,请有耐心!

目前社会,中国老龄化问题已经成为一个社会性问题,笔者是一名骨科医生,骨科一般包括两个大方向,骨伤与骨病。目前在我们医院骨折患者主要是两个人群,第一个是车祸,第二个是老年意外摔倒。说出来可能你不信,我刚上班的时候就诊的最大人群是——刀伤。

为人儿女,如何面对老人的“人生最后一次骨折”,医生谈下肢骨折

不管出于什么原因,很多入院的病人家属都会问:患者这么大年龄了,做手术能行吗?我一般会告诉家属如果不是老人家年龄大了,也不会骨折住院的骨折患者很大一部分都是这种骨折,然后在详细给他讲解手术治疗与保守治疗的优缺点。

老年人骨折常见吗?女性一辈子会有三分一的概率在50岁后发生骨折,男性的概率是五分之一。转子间骨折(粗隆间骨折)、股骨颈骨折是最常见的老年骨折,这种骨折多是摔倒等轻微暴力导致,70岁以上的老人很常见,年轻人反而少见。每到发生这种事的时候,儿女面临着重要的选择,是做手术还是保守治疗。

为人儿女,如何面对老人的“人生最后一次骨折”,医生谈下肢骨折

转子间骨折

为人儿女,如何面对老人的“人生最后一次骨折”,医生谈下肢骨折

股骨颈骨折

就目前的国内外专家的医学理念来讲,转子间骨折(粗隆间骨折)或股骨颈骨折只要病人条件允许,都建议手术治疗的。甚至很多专家、医院将这种骨折定为急诊手术。目前我们医院做过最高龄的患者是96岁,股骨颈骨折。去年年初做的手术,今年来过复查,恢复很好。这种手术平均年龄一般也在70岁以上。术中死亡的也有,我上班以来共一例,发生在今年,94岁老人,同样是股骨颈骨折。

说一说手术治疗与保守治疗的优缺点。

在说优缺点前我要提四件事!四件不该医生说的事。

1.对于老年人骨折,特别是高龄,多基础疾病的高风险病人,骨科医生并不愿意做,但作为医生,其职责就是治病救人,职业操守让我们无法拒绝一个病人的求助。
2.骨科急诊手术很少,有条件的医院,将老年髋部骨折列为急诊手术可见其重要性。
3.长期卧床的老年人预期寿命就不会太长,众所周知,老年人就怕长期卧床,一旦躺下就很难在站起来。
4.医生无法为你做决定,但会给出建议,你可以不懂医学,医生自会详细的分析各种治疗的利与弊。作为儿女无法承担起应有的责任,可以说是自私。

转子(粗隆)间骨折或股骨颈骨折手术的优点。

1.可以早期下床活动、翻身及功能锻炼。

2.可最大限度的避免卧床并发症(后文详细分析)

3.可提高生活质量,绝大部分可以恢复既往日常生活。

4.减少家庭护理成本(这个成本最主要的不是金钱,是精力与时间)

为人儿女,如何面对老人的“人生最后一次骨折”,医生谈下肢骨折

水泥型半髋关节 图片来自网络

为人儿女,如何面对老人的“人生最后一次骨折”,医生谈下肢骨折

PFNA 图片来自网络

转子(粗隆)间骨折或股骨颈骨折手术的缺点。

1.手术费用高。

2.手术为有创操作,存在创伤。

3.手术存在风险,死亡风险为其一(据权威调查显示:对于老年人卧床的风险要远高于手术的风险)

骨折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卧床导致的各种并发症,这些并发症足以致命,髋部骨折的老年人选择保守治疗,多死于各种并发症。如上文所说,这个不用医生告诉你,老年人怕卧床,所有人都知道,一旦卧床预期寿命就不会太长。

有没有权威数据,有!老年人髋部骨折保守治疗一年内死亡率20%,五年存活率20%。我自己的数据要比这个高得多,就不提了,没有权威性。

为人儿女,如何面对老人的“人生最后一次骨折”,医生谈下肢骨折

卧床都有什么并发症?

坠积性肺炎

1.平躺的的人,痰液容易在肺部沉积,不易排出,

2.老年人咳痰无力,无法有效的将痰液咳出,

3.创伤后机体免疫力下降。

肺部感染几乎无法避免,同时很难控制,是很多老年人骨折后死亡的主要原因。

为人儿女,如何面对老人的“人生最后一次骨折”,医生谈下肢骨折

褥疮(压疮)

1.骨折后疼痛剧烈老年人不愿意动。

2.老年人皮肤感觉减退,不敏感。

3.老年人皮肤弹性差。

基于上述原因,老年人卧床后经常出现皮肤被压破并继发感染,这种褥疮同样很难控制,感染进一步加重,波及全身会引起感染中毒导致死亡,内科脑梗死卧床的病人经常发生。褥疮,严格意义上讲是可以避免的,避免的方式就是加强护理,但需要大量人力,精力,不是说儿女不孝顺,而是以现在的社会家庭组成来讲,能达到合格护理的情况很少见。

为人儿女,如何面对老人的“人生最后一次骨折”,医生谈下肢骨折

就不发褥疮图片了,会引起读者不适

深静脉血栓

1.老年人本就是各种血栓发生的高危人群。

2.卧床后静脉回流缓慢。

3.缺乏有效的肌肉收缩对血管的挤压。

基于上述情况就会形成静脉血栓,静脉血栓形成不会危机生命,危机生命的各种原因导致的血栓脱落,如突然活动。下肢深静脉血栓脱落后第一站肺脏。肺栓塞可能会导致人的突然死亡,根本没有抢救的机会。

为人儿女,如何面对老人的“人生最后一次骨折”,医生谈下肢骨折

泌尿系感染

1.疼痛与卧床排尿困难,导致不愿意饮水。(说着像个笑话,但极常见)

2.疼痛导致排尿后个人卫生不达标。

3.纸尿裤的使用。(我们病房不建议,甚至说不同患者使用纸尿裤)

泌尿系感染,在卧床病人当中是高发疾病,女性高于男性,对于卧床导致的泌尿系感染也可以引起严重后果,虽然少见,但泌尿系感染经常反复发生。

如何预防卧床并发症?

无论你手术与否都要预防这些卧床并发症,并发症的预防就围绕着各种并发症开展。

针对于坠积性肺炎的预防

1.鼓励咳痰

鼓励咳痰的目的是防止痰液沉积在肺部。

2.辅助咳痰

辅助咳痰的目的是针对于老年咳痰无力,辅助咳痰的核心方式是叩背,自下而上的叩背。

3.坚决杜绝预防性应用抗生素(消炎药),预防性应用抗生素无法达到预防肺炎发生的效果,长期应用抗生素既会导致机体免疫力下降,也会增加肺部真菌感染的可能,肺部真菌感染的严重性要远远高于细菌感染。

为人儿女,如何面对老人的“人生最后一次骨折”,医生谈下肢骨折

请注意手势

针对褥疮的预防。

1.翻身是核心

每日多次的翻身,可以放松被压迫的皮肤,可有效防止褥疮的发生。骨折病人疼痛不愿意翻身,家属也心疼老人导致对翻身这项护理做的不好。这就如溺爱孩子一样,看是爱,其实是害。不要问我翻身次数,说来你不会相信:我上班以来能做到标准护理的就一例,植物人老人,11个儿女。

2.按摩

按摩可以有效的改善局部血液循环,防止褥疮发生。

3.压迫部位加强护理,如加垫软垫,防褥疮的气垫床可以有效减少褥疮发生的可能,但那个东西并不舒服。如果已经红肿或轻微的褥疮,避免继续受压的同时水胶体辅料是个不错的选择。

为人儿女,如何面对老人的“人生最后一次骨折”,医生谈下肢骨折

针对深静脉血栓的预防。

1.足泵运动。

每个动作需要做到位,并持续几秒。足泵运动可带动整个下肢的肌肉收缩,可有效的防止血栓的发生。同时可避免废用性肌肉萎缩。

为人儿女,如何面对老人的“人生最后一次骨折”,医生谈下肢骨折

2.药物预防

抗凝药,需专业医生指导用药。

针对泌尿系感染的预防

就一句话:多饮水,多排尿,搞好卫生。对饮水好处多多,就不详细说了。

总结:

1.老年人髋部或下肢骨折,只要身体条件允许均建议手术治疗。

2.决定能否手术的并不是年龄,而是身体状况。

3.不是既往疾病多不能手术,恰恰相反,既往疾病多更应该手术。

4.无论手术与否,并发症的预防都要进行。

5.决定保守治疗与手术治疗的权利在患者及家属手里,其因素往往不是金钱,而是态度(脑补具体内容)。

6.避免外伤,预防及控制骨质疏松的发生及发展。

7.还有一点,陪伴,像关注你的孩子一样关注父母的心理活动。

我是@骨伤科刘医生 码字不易,欢迎你的关注,点赞,转发,私信。

#青云计划#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14

标签:泌尿系   股骨颈   咳痰   医生   褥疮   转子   下肢   肺部   骨科   并发症   老年人   儿女   保守   病人   患者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