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子夫服侍汉武帝49年,自杀前留下一封遗书,汉武帝看后破口大骂

汉朝之兴盛,离不开汉武帝奠定的伟业,但鲜为人知的是,虽然身为万人之上的帝王,汉武帝同卫子夫之间的爱恨情仇,为人津津乐道。

卫子夫从一介女宠,在得到汉武帝的宠幸之后成了万人之上的皇后,这样的经历让不少人为此啧啧赞叹。

但让人感到匪夷所思的是,在汉武帝身边陪伴了49年的卫子夫,最终却走上了自杀的道路。

而看到其留下的遗书,汉武帝甚至破口大骂,为何前后会出现如此之大的反差?



两度临幸,尊宠日隆

“生男不必太欢喜,生女不必太悲伤。试看卫子夫,一家霸天下。”从汉武帝时期的歌谣中,就能看出卫子夫一路逆袭的传奇色彩。

在走进汉武帝眼帘之前,卫子夫出生十分普通,只是一个普通的歌女,在平阳侯府中打工。

而彻底改变卫子夫命运的,则是平阳公主家中为欢迎汉武帝的一次宴席。

众人齐聚桌前推杯换盏,酒足饭饱之际,也到了饭后闲谈时间,当然,身为当时权力顶端的皇帝,又怎会少了饭后的娱乐,平阳公主大手一挥,众多歌女舞女纷纷上场。

众多正处芳龄的少女让人看了不禁感到眼前一亮,可在这众多少女当中,唯独让汉武帝感到过目难忘的,就是那容貌倾城的卫子夫。



平阳公主是何等聪明的人,在汉武帝临行之际,将卫子夫送到了汉武帝的行伍之中。

初进宫的卫子夫,自然得到了汉武帝的宠幸,但偌大个后宫,得到汉武帝宠幸的妃子可不止卫子夫一人,即便身为汉武帝眼前的红人,但在后宫这个尤为看重资历和地位的地方,卫子夫也难免遇到一些烦心事。

可皇后陈阿娇并不打算只是给卫子夫一点警告,或许是看到汉武帝对卫子夫青睐之后的嫉妒,陈阿娇竟然决定将卫子夫打入冷宫。在陈阿娇的运作之下,卫子夫逐渐走出了汉武帝的视野,曾经一切美好的幻想,似乎都不复存在了。

在后宫中惨遭冷落的卫子夫日子过得并不如意,当汉武帝打算将宫中一些女眷遣返民间的时候,他再一次想到了卫子夫。

临行之际,看着卫子夫眼角还没擦干的泪水,这个模样再一次让汉武帝欲罢不能,最终还是将她留了下来,殊不知这一留,又彻底改变了卫子夫的命运。



重新回到汉武帝身边的卫子夫,又一次得到了汉武帝的宠幸,这一次,上天似乎也开始眷顾这位出身平凡的女子,在与汉武帝同房之后,卫子夫竟然怀上了孩子。

特别是在生下刘据之后,卫子夫的地位水涨船高,毕竟老话说母凭子贵,产下皇子的卫子夫自然有了说话的底气,皇后陈阿娇最担心的一幕还是发生了,曾经她们二人之间的不愉快,注定会成为彼此之间矛盾的导火索。

很多人读到这里就不明白了,陈阿娇本就是皇后,为什么看到别的皇妃尤其是卫子夫生下皇子之后,如此不淡定呢?

这就是陈阿娇自身的原因了,陈阿娇和汉武帝刘彻算是正儿八经的表亲,陈阿娇是汉武帝姑姑的女儿,在汉武帝小的时候,就想要娶陈阿娇为妻,甚至在得到姑母的承诺之后,高兴地称道:“要是长大娶到陈阿娇,我就盖一个金屋让阿娇住在里面。”



这也就是金屋藏娇的典故出处,可成为皇后之后,汉武帝才明白原来陈阿娇没有生育能力,但这也算是件好事,汉武帝和陈阿娇是近亲,从现代遗传学角度出发,他们二人若是生下孩子,很有可能会患有先天性遗传病。

而如今本就得到汉武帝宠幸的卫子夫,如今又产下皇子,看来皇后之位她势在必得。

果然,汉武帝立刘据为太子后,卫子夫母凭子贵,可殊不知这一决定,却为之后态度出现翻天覆地之变化埋下了伏笔。

生微荣华含冤逝

卫子夫登顶皇后之位,卫氏家族也迎来了兴盛。




弟弟卫青受到了汉武帝的重用,甚至还迎娶了平阳公主,这场声势浩大的婚礼让所有人感受到了当今卫家的深厚实力,从一介奴仆成了万人之上的皇后,逆袭之路远远超过了爽文中的男女主角。

后续的故事也来到了我们颇为熟悉的环节,卫青崛起之后,捎带着自己的小外甥霍去病也成了军中横刀立马的人物。

很长一段时间里,卫子夫和汉武帝之间的感情与日俱增,在汉武帝身边陪伴了四十九年的卫子夫,深得汉武帝喜爱,但为何最终和太子走上了自杀的道路?而汉武帝在看到卫子夫留下的遗书之后,又为何勃然大怒?

冤案爆发——蛊惑之乱

年轻时期的汉武帝可谓雄才大略,但美中不足的是,这位帝王十分痴迷神仙方术,一来二去,晚年时期的汉武帝精神恍惚不定,性格多疑,总想着有人会加害自己,这也为之后的惨案埋下了伏笔。



一开始,汉武帝是真打算将太子刘据作为接班人来培养,小时候的刘据性格活泼,对很多事情都有独到的见解,这似乎让汉武帝看到了大汉王朝的未来。

但日子渐渐过去汉武帝发现自己的这个儿子,性格竟和自己大相径庭,自己虽然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但却从未放弃过严刑峻法、任用酷吏,但儿子刘据,其性情却十分敦厚,这让汉武帝看了很不爽,渐渐地,父子之间的默契越来越少,汉武帝也开始将自己的多疑的性格,加之在了儿子身上。

而卫子夫随着时间的流逝,曾经引以为傲的倾城容貌也一去不复返,甚至连汉武帝最钟爱的黑发,如今也已经白了一半,这对于“可以三日不食,不可一日无妇人”的汉武帝而言实在难以接受,此时新入宫的皇妃个个都如花似玉,因此,汉武帝倾注在卫子夫身上的精力越来越少,甚至连见汉武帝一面,对于卫子夫来讲都成了奢望。



造成汉武帝和太子刘据彻底走上决裂的,少不了小人江充在其中推波助澜。

公元前91年,汉武帝因身体不适前往甘泉宫修养,将主政大任暂时托付给了刘据,可即便来到行宫休养生息,病情迟迟不见好转,而这时的江充却走到汉武帝身边悄声说道:

“陛下的病,恐怕是有小人捣乱。”

在得到汉武帝的允许之后,江充将自己的计划推进到了皇宫中太子的身上,在将巫蛊、咒语栽赃到太子公众之后,有展开了搜查,最终在“铁证”面前,刘据百口莫辩。

即便刘据性情敦厚,但在生死面前,他也只能奋起反抗,虽然有一些心腹跟随自己一同举兵,但最终却惨遭兵败。

巫蛊栽赃尚且有解释的机会,但一旦举兵同父亲刀枪相见,那就再也没有了后路,跳进黄河也洗不清,最终这位曾经被汉武帝给予无限希望的太子,因谋反罪名身首异处。



而身为母亲的卫子夫,自己二人究竟是怎样的一个人,她心里面自然十分清楚,巫蛊之术绝对有猫腻,太子更不可能想要加害汉武帝。

但作为刘据的生母,如今儿子已经被定上谋反的罪名,卫子夫自然在劫难逃。果然,刘据死后,便有人来到卫子夫这里收走了她的凤印,不必说皇后之位岌岌可危,就连保全性命,希望都十分渺茫。

卫子夫受不了这样的屈辱,只能以死明志,将自己的解释,写在了遗书当中。

但这一切的解释,在现在看来都显得十分苍白,在见识到刘据举兵“谋反”的事实之后,汉武帝又怎会因为卫子夫的遗书而改变看法,知道这时,汉武帝仍旧认为卫子夫执迷不悟,试图蛊惑人心,于是当着众人的面大骂。

而在事情发生几个月之后,冷静下来的汉武帝才开始回顾自己的所作所为,最终在事情真相大白之后,才明白是自己听信小人谗言,误害了卫子夫和刘据,可此时悲剧已成,无论留下再多的泪水,也无法扭转局面。



结语

自古红颜多薄命,传奇女子卫子夫的故事,在历史的长河中固然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但最终的下场实在让人百感交集。

选择站着面对死亡,这位女性用自己生命最后的力量,向汉武帝乃至整个大汉王朝发出警示,她的死亡,是一位皇后的陨落,她的以死明志,同样是大汉萌生的希望。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24

标签:汉武帝   遗书   平阳   生下   万人之上   皇子   大汉   太子   皇后   性格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