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9岁张大千娶18岁四姨太,新婚夜,三姨太与年轻男子外出打麻将

1947年,49岁的张大千风光迎娶18岁的四夫人徐雯波。目睹闺蜜成为后妈,张大千的女儿当场大哭。而此时,三夫人黄凝素却在不远处的别墅,与一名年轻男子打麻将。


“夫人,今天是张先生大喜的日子,您不去露个脸?”男人摸牌时试探性地问道。


“露脸?不丢脸就不错了。”黄凝素边说边看着自己手上的牌:“才子爱佳人,佳人慕才子。郎情妾意,谁都拦不住。”


“您可是老资格了,去了只会撑面,怎么会丢脸呢?”男人开始巴结。


“老资格?”黄凝素冷笑一声:“是生八个孩子的老资格?还是迎妾室入门的老资格?”


男人不作声了,打牌也变得拘谨。黄凝素表面上毫不在意,心里却难以平静。

1907年,黄凝素出生于四川一户普通人家。作为家中的独生女,父母对她格外疼爱,自幼送她去私塾读书。对于女儿的画画书法爱好,父母也全力支持。


15岁那年,黄凝素慕名前往张大千好友办的一场画展。由于经济条件有限,黄凝素徘徊在门口,一直犹豫是否买票,这一幕正巧被张大千看见。他跟朋友打了声招呼,把黄凝素带进画展。


画廊里,张大千一直陪伴黄凝素,不仅耐心讲解,还不厌其烦回答她的问题。黄凝素不禁被眼前这位绅士的才华吸引。


自那以后。两人开始频繁交往。随着了解深入,黄凝素对张大千越发倾慕,张大千也对青春烂漫的黄凝素心动。不久,两人开始谈婚论嫁。

面对张大千的求婚,黄凝素满心欢喜。然而,黄凝素的父母在得知女儿的交往对象后,坚决不同意。


原来,当时张大千虽然只有23岁,却已有结发妻子。视女儿为掌上明珠的黄凝素父母,断然不会同意女儿初嫁做妾。


然而,黄凝素铁了心要和张大千在一起,甚至不惜以未婚先孕相逼。父母见生米已煮成熟饭,只好含泪答应婚事。


1922年,张大千大张旗鼓地将黄凝素娶进家门。过门后不久,黄凝素就为张大千生下一子,初为人父的张大千欣喜不已。


嫁到张家的最初几年,黄凝素是生活在爱中的。因为志趣相投,她和张大千无话不谈。


彼时的黄凝素,楚腰纤细、绰约多姿,张大千常以她为模特作画。张大千许多著名的仕女画,都是以黄凝素为原型的。

面对张大千的宠爱,黄凝素也用自己的方式投桃报李。她不断为张家开枝散叶,十几年间相继生下八个孩子。


然而,再耀眼的美人也经不起频繁生育和长年养育的磋磨。渐渐地,黄凝素的水柳细腰开始变粗,脸上也多了不少细纹。


与此同时,张大千因为事业渐入佳境,看起来容光焕发。为寻找创作灵感,他经常外出游历。名声在外,张大千身边不仅围绕着文人雅士,莺莺燕燕也多了起来。


1927年快过年时,黄凝素收到一封张大千从韩国寄回的信,信中不仅有他与一妙龄少女的合影,还附了一首小诗:

依依惜别痴儿女,写入图中未见狂。欲向天孙问消息,银河可许小星藏?


原来,张大千是想将相片上的少女带回国内,但不知道家里夫人能否同意,于是写信试探。


黄凝素看到这封信,自然心中不快,但也知反对无用。

最终因为种种条件阻碍,春红还是留在了韩国。但黄凝素知道,有这一个春红,之后就会有无数个“春红”。总有一个“春红”,会被张大千毫不费力地领回家。


1929年,张大千36岁,在艺术界已颇具盛名。就是这位阅尽繁华的大画家,竟在北京城南的清音阁,对表演京韵大鼓的少女杨宛君一见钟情。他立即开启了对杨宛君的猛烈追求。杨宛君也很快接受了张大千求婚。


婚礼上,张大千搂着千娇百媚的杨宛君,在宾客的起哄下入洞房,黄凝素假装视而不见。


婚后,张大千带着杨宛君遍游名山大川采风。想到自己不得不在家操持家务带孩子,而丈夫和其他女人在外形影不离,黄凝素的心里委屈又愤怒。

终于有一天,黄凝素想通了,她不再强求自己做贤妻良母。她开始沉迷麻将,经常打牌打得不分昼夜。


正是在麻将桌上,黄凝素认识了一位比她小很多岁的男人。


这个男人,虽然不如张大千事业有成,家财万贯,但他对黄凝素体贴入微。黄凝素的任何事,他都会关注、会操心。黄凝素需要帮助时,他会替她分忧,为她着想。


中年人的爱情,就像老房子着火。黄凝素很快与男人陷入爱河。她那颗已经枯萎的心,如久旱逢甘霖,开始再度发芽。


重新找到寄托后,黄凝素就不再把心思放在张大千和孩子上。不在乎,自然就不会受伤。以至于后来得知张大千要娶第四房太太,黄凝素的心中也并无多少波澜。


她看透了男人的本性,心灰意冷。她决定听从自己的心,重新活一次,就像当年遵从自己的心愿,奋不顾身地嫁给张大千一样。

徐雯波过门后不久,黄凝素就向张大千提出了离婚。40岁那年,她无视张大千的再三挽留,拿了笔分手费,义无反顾地和那个年轻男人在一起。


曾经有多深情,如今就有多绝情。


然而她没想到,男人在真正得到她后,竟一改以往的殷勤。原来他一直看中的,是黄凝素从前夫那里拿到的钱。


木已成舟,黄凝素只好跟他生活下去。可惜的是,因为生活上矛盾不断,黄凝素最终还是与年轻男人分了手,孤苦而终。

有人说,黄凝素的人生之所以高开低走,是因为她进入婚姻后放弃了自己,成为了男人的附庸。


但我觉得,这样的评价未免苛刻。


生活在那个时代的女孩,即便婚后没有多生多育,而是坚持磨炼一技之长,也得不到多少机会。


高嫁的黄凝素,虽然不得不忍受与其他女人共事一夫,但至少衣食无忧。那些嫁入普通人家的女孩,生活中往往琐事缠身,最终的结果也不过是处处将就。


非要说黄凝素做错了什么,我觉得应该是:她想要的太多,但配得到的太少。


有才又有财的男人,必然处处留情。他们的专情是顶级奢侈品,不是谁都有能力得到。


其实,没人能得到一切。抓住能抓住的东西,对于怎么努力都得不到的那些,放手就好,没什么大不了。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张大千艺术圈》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24

标签:麻将   生下   老资格   韩国   画展   夫人   父母   女儿   男子   少女   年轻   男人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