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管婴儿对子代影响又有新的发现,重磅文献颠覆认知!

(图源网络,未允侵删)

我以前写过试管婴儿对子代影响的一些文章,比如有研究认为试管婴儿宝宝出生缺陷增加,比如试管婴儿增加宝宝出生罹患儿童癌症的风险等等。

但是这些研究绝大部分并不能完全归因于试管技术本身,很多情况和夫妻双方的自身问题、双胎妊娠以及基本疾病等有关系

但今天我所讲的这个新发现主要来自动物模型,基本可以检验哪些是试管本身造成的,所以还是需要引起姐妹们的重点关注。

01为什么用动物模型而不是回顾性分析

从1978年首个试管婴儿诞生以来,通过试管技术出生的人口已经突破1000万大关,按说用回顾性分析数据更大更有信服力。

其实不然!

首先,我们人类无法进行临床对照研究,也就是比较有生育能力的夫妇自然所生子代与通过试管技术所生子代的异同,这伦理不允许。

其次,所有试管技术都是通过动物模型演变而来,用动物模型检验这么多年的临床实际应用成果比其他方式更适用。

我们知道,除了极少数因为特殊原因试管的人群,绝大多数走到试管这一步是因为夫妻双方或一方有基础性的问题。

所以,这类夫妻所生的子代如果有某些特征,我们是很难判断到底是和试管因素有关还是和父母因素有关。

所以,我找的这篇文献主要用可以自然生育的动物模型来比较不同生产方式产生的子代有什么异同,来评估试管技术本身对子代的影响。

这也是目前为止,除了使用真人以外,最科学最严谨最接近真实的检验试管本身对子代影响的研究了。

02人类与生殖:动物模型的meta分析

这是去年发表在全球生殖类顶刊《人类与生殖》上的一篇研究文章,文章搜索了三大国际文献库,检索了5192篇文章。

共有61项初步研究纳入文献,共有五个五种纳入研究,主要有牛、马、鼠、羊以及非人灵长类动物,其中牛的模型最多。

结果发现,试管婴儿技术本身带来了六项结果:

出生体重:带来更高的出生体重

其中在牛模型中,所有试管技术出生的子代均高于对照组;

小鼠模型中,单精子注射技术出生体重小幅增加;

非人灵长类、羊以及马试管技术与对照组体重没有明显差异。

妊娠时长:带来更长的妊娠时长

在牛模型中,与对照组相比,试管技术产生的子代妊娠时间显著延长;

非人灵长类与对照组相比妊娠期略缩短;

在马鼠羊模型中,妊娠时长无显著差异。

血压:部分证据显示血压升高

共有七项研究报道了血压问题,均为小鼠模型,两项研究测量了12-14周(相当于人类的学龄期)雄性小鼠动脉血压,显示试管受孕小鼠平均和连续动脉压更高;

有一项研究报告了1.5岁(相当于人类的老年)小鼠的血压,显示试管受孕的雌性小鼠收缩压升高。

糖代谢:雄性空腹血糖更高、空腹胰岛素水平较低

共有16项研究报道了糖代谢,3项使用牛模型,显示与对照组相比血糖无显著性差异;

13项使用小鼠模型,较多研究得出试管组雄性空腹血糖更高、空腹胰岛素水平较低。

脂代谢:雌性主要发生胆固醇水平变化、雄性主要发生甘油三酯水平变化

这次研究共有四项报道了脂代谢,均为小鼠模型,没有充足的证据证明试管婴儿足与对照组之间胆固醇和甘油三酯水平发生显著改变。

但是基于性别的亚组分析显示胆固醇水平的变化主要发生在雌性身上,甘油三酯水平的变化主要发生在雄性身上。

行为学:部分证据显示ICSI小鼠学习能力略差、焦虑样行为较少

共有9项研究报道了试管受孕后动物的行为学特征,在恒河猴研究中试管子代与对照组相比整体认知发育没有差异;

但在小鼠模型中,6-7周龄时没发现显著差异,但在完整行为分析中,对照组雌性小鼠在获得学习过程中比ICSI雌性小鼠表现更好,雄性中没有观察到差异;

在转换辨别任务和延迟非匹配位置记忆任务时,对照组雄性小鼠在学习和记忆方面的表现要优于经ICSI出生的雄性小鼠,雌性小鼠中则没观察到这一差异;

10-28周小鼠的焦虑样行为没有发现显著差异,但当通过饮食增加产前和产后代谢压力的时候,试管小鼠表现出焦虑样行为较少。

在牛模型中,试管小牛在新生儿行为特征方面无显著性差异,然后试管出生的小牛在出生时对呼吸刺激需求明显增加,尤其是剖腹产后。

寿命:试管小鼠寿命较短

这个研究只有一项小鼠试验,这种差异只有在喂食高脂饮食的时候差异才有统计学意义,在这些条件下,试管和体内受孕小鼠中位数生存期分别为582天(样本量42)和787天(样本量53)

03这个研究带给我们的启示

首先,基于目前流行病学的研究发现,试管受孕的不孕父母所生的第二代与自然受孕的第二代相比有一些不同,比如出生体重更低、血压和空腹血糖较高、出生缺陷和其他围产期不良结局更常见等等。

但是这些证据不足以证明,上述结果是由于试管技术本身造成的,因为很多不孕夫妇自身存在疾病,因为伦理限制,试管技术也不能进行临床对照研究,所以动物研究就显得很重要。

根据这项涉及多个物种的动物研究,我们也发现了试管导致的一些共同特征,比如试管会导致子代出生体重更高,妊娠期更长,损害雄性的葡萄糖和脂质代谢。

这说明通过体外或体内方式受孕似乎对子代的生理特征存在着明显的影响,尤其是这些可测量的差异在健康可生育动物中是非常明显的。

因此不管被诊断的不孕症病因如何,常见的试管干预措施还是会对接受治疗的子代产生长期的影响。

因为伦理所限,无法对人类进行这种可控制可对比的测评,但依然对我们来说有重要的意义,这说明经过试管出生的子代长期安全性必须被更加重视。

这就告诉我们如果你有机会自然怀孕生子,请你不要贸然进行试管,为了一些私人目的进行试管就更没必要了。

如果你可以试管也可以自然尝试,强烈建议您选择自然怀孕,哪怕花费更高一些,这也比不确定性的子代风险要好一些。

对于那些不得不试管的姐妹,圈姐想告诉你,如果你能一代试管解决,请尽量一代,实在没办法再去二代或三代,记住人工干预越少,对子代的影响越小。

对于已经有子代出生的试管家庭,我想能做的就是多关注孩子的健康问题,有问题及早发现及早治疗,绝大多数的孩子还是能健康一生的。

再次申明,试管一定是一个不得不进行的选择,请对任何高科技保持敬畏,自然才是最佳的选择!

这篇也是因为前天的文章谈了试管对母体健康影响之后,很多读者私信留言让谈一下对子代健康的影响,今天也算交了作业。

说实话之前写过不少试管对子代影响的文章,但都是回顾性研究,或者叫流行病学研究,没有办法区分试管子代的常见缺陷和代谢问题到底是由试管本身所致,还是父母基本疾病所致。

今天这篇虽然是动物模型研究,但都是基于健康能生育的动物,是很好的临床对照比较,比之前的回顾性研究更有意义,有更大的对照价值。

当然,我们也不否认动物不能完全等同于人,但在人类研究中由于伦理所限,是做不了和动物模型一样的临床对照的,所以我们只能窥一斑而揣摩全豹了。

这是目前最接近试管技术本身带给子代影响的研究了,总体上来说对子代长期健康还是有影响的,所以试管请谨慎!谨慎!!再谨慎!!!

全文完!现在流量为王的年代,围观也是一份力量,转发就是一份担当,希望动动您好看的小手,给我点个赞,如果您能转发到微信群或朋友圈,就会让更多孕育困难的小家庭受益,谢谢您!

郑重声明

本账号发表的内容仅作为资讯分享,本账号不做任何形式的营销推广,文章观点不能直接用作医疗诊断或健康干预建议。在采取任何预防或治疗措施前,请与你的医疗保健提供者沟通。


不传小道消息和谣言

不做只为转发量而存在的公众号

永远在意真实数据和文献论证

抱娃路上,我愿意陪你一起走过最无助的岁月


——THE END——


参考文献

Offspring physiology following the use of IVM, IVF and ICSI: a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 of animal studies. Hum Reprod Update. 2023 May 2;29(3):272-290. doi: 10.1093/humupd/dmac043. PMID: 36611003; PMCID: PMC10152177.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7

标签:子代   试管婴儿   小鼠   雌性   试管   重磅   雄性   认知   文献   模型   差异   动物   发现   技术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