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7台光刻机,7500亿元!荷兰突然官宣,外媒:恐有“灭顶”之患

文丨自由中卫

编辑丨自由中卫

前言

自古以来,技术一直是国家之间争夺的焦点。在21世纪的今天,随着人工智能、5G通信等领域的快速发展,芯片制造成为了全球科技竞争的制高点,在这场技术角逐中,西方国家似乎并不愿意看到中国跟自己分一杯羹。

一、光刻机的重要性

在芯片制造的过程中,离不开一台叫做光刻机的设备。这台机器,就好比是芯片制造领域的"相机",决定着最终产品的精度和性能。而在高端光刻机市场中,荷兰的ASML公司几乎是没有对手的存在。

据了解,ASML公司目前拥有80%的市场份额,其最先进的DUV光刻机更是无人能敌。然而,就在不久前,荷兰政府却宣布,将限制ASML公司向中国出口这款设备。一时间,此举引发了全球的关注和热议。

在国际贸易中,"高新技术产品"向受限制国家出口,需要取得"出口许可证"。这其中,涉及到的不仅是商业利益,更是对抗议目的国发展的控制权。换句话说,荷兰此举,其实就是在通过技术封锁,来限制中国的发展。

二、技术封锁与中国自主创新

事实上,荷兰并不是第一个对中国实施技术封锁的国家。早在几年前,美国就开始限制向中国出口芯片制造设备,后来更是全面禁止出口人工智能和超级计算机芯片。他们这样做的目的,很明显就是想要维护自己在科技领域的垄断地位。

他们所做的一切,并不是没有风险的。一方面,这样的做法可能会加剧"中美科技脱钩",导致全球科技产业链的分裂;另一方面,也可能会激发中国进行自主创新的动力。

在制裁的情况下,中国不得不加快自主创新的步伐,尽快填补关键领域的短板。当然,这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无论是资金还是技术,中国都需要做出巨大的投入,才有可能实现"自主可控"。

正是因为有了这样的压力,中国才会在一些领域有所突破。比如说,在5G通信、人工智能等方面,中国已经领先于美国,这充分说明,只要给中国一点机会,她就能够做出惊人的成绩。

结语

无论是对中国的打压,还是对中国的技术封锁,西方国家的做法,其实并不是什么"好事"。相反,这可能会加剧全球科技产业链的分裂,也会激发中国进行自主创新的动力。

从长远来看,中国的自主创新,将会给全人类带来更多的惊喜和惊叹。在不久的将来,也许我们就能够看到,中国在太空探索、基础科学研究等领域有所突破,这将会是全人类的共同财富。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8

标签:光刻   荷兰   中卫   目的   人工智能   中国   芯片   领域   技术   科技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