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日6G专利占比差距犹如断崖!美国35.2%,日本9.9%,中国多少

4月27日,6G创新发展论坛在2024中关村论坛年会期间顺利举办。

据与会人员介绍,目前国内多项6G技术研究已取得新突破,预计2030年6G技术将在国内实现商用落地。

在如今5G技术尚未全球推广的背景下,包括我国在内的部分国家早早就开始布局6G技术研究。

其目的是为了在全球通信技术产业变革中掌握发展的主动权。

当前中、美、日三国在6G技术专利数量上可谓是遥遥领先,美国在相关专利中占比达35.2%,日本占比为9.9%,我国占比有多少?

在6G技术应用愈发接近商用落地的趋势之下,拥有专利数量多的国家就一定能够掌握6G技术推广应用的主动权吗?

一、抢先布局6G的意义

从1G网络诞生开始,全球通信技术的每一次革新都是在有针对性的解决市场需求的痛点。

比如1G和2G网络的出现解决了模拟通话以及短信接发的问题,3G和4G网络解决了移动上网的问题。

时至今日,5G网络的快速应用为实现产业结构转型以及信息化赋能提供了可能,不过5G网络覆盖并非通信技术发展的极限。

近年来,随着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新兴技术在算法和算力上得到显著强化。

传统的5G网络供应已无法满足这场‘AI革命’的现实需求。

如果说5G技术的广泛应用是在将信息化赋能渗透到各行各业并以此改变人们的生活。

那么6G技术应用将帮助人类社会实现从信息化到智能化的转变。

工业4.0、智慧农业、智慧城市等发展愿景也都需要建立在6G技术深度应用的基础之上。

相比于5G网络,6G网络具有高速率、低延迟以及高可靠性的特征。

其传输速率可达5G网络的数十倍,且终端连接数量也可以得到大幅提升。

不仅如此,6G网络通过与轨道卫星的有机融合,能够实现对全球地理坐标的信号全覆盖。

届时任何人能够在任何地点的任意时间段内接入6G网络,而这就是形成物联网的基础。

6G网络将为全球经济产业发展和人们的日常生活带来颠覆性变革。

哪怕在5G网络建设尚未普及之前,各国加紧布局6G网络的用意就是为了抓住产业变革的历史机遇期。

在6G技术链接下游各产业链并创造出价值之前,紧紧抓住6G技术应用的上游专利显然是掌握发展主动权的关键因素之一。

二、中美日瓜分6G专利

据悉,目前在6G技术领域拥有技术先发优势的国家分别是美国、日本和我国。

其中美国和日本拥有的6G技术专利分别占全球6G专利总量的约35.2%和9.9%。

在全球产业发展即将迎来新转折点之际,美日两国在发展6G技术上也存有各自的野心。

曾引领全球4G网络时代发展的美国没有能够在5G时代延续其竞争优势。

其原因一方面是考虑到5G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大、运营成本高,且用户对相对4G网络提升感觉不明显的5G网络并不“感冒”

另一方面则是美国国内复杂的审查程序以及所谓‘泛国家安全观’严重阻碍了5G技术的应用落地。

或者说美国政府并不愿认清自身在技术层面落后于人的现状。

对于日本而言,在连续几次错失引领全球通信技术行业变革的机会之后,日本政府期望能够通过在6G技术上取得突破进而实现对本国经济发展困境的‘突围’。

不过考虑到日本方面在技术研发和未来市场表现上或多或少会受到美国方面的限制。

即便日本真的能够在6G技术上率先取得突破,其实际价值也会大打折扣。

在看完美国和日本在6G技术专利数量上的比重,想必大家都很好奇我国持有的6G技术专利到底占比几何?

其实我国拥有的6G技术专利总量仅比美国多出一小部分,达到总量的约40.3%。

我们能够在6G技术研发上取得一定的成果,主要是得益于国内较为完善的5G网络发展基础以及具有前瞻性的政府政策支持。

三、6G研发竞争愈演愈烈

当然,在6G技术尚未真正实现商用落地之前,任何数字上的所谓‘专利优势’不过还只是空中楼阁。

伴随着AI大数据行业对网络频段的要求越来越高,6G网络将会是下一阶段经济产业变革的重要推动力。

在市场需求的驱动下,全球6G技术研发竞争必将变得愈发激烈,介时各国需要比拼的远不止专利数量这一个指标。

近日,日本多家电信企业联合官宣全球首个‘6G无线设备’诞生,并宣称该设备的传输速率能够达到100Gbps/s的惊人数字。

不过这种过度追求传输速度的研发方向显然与国际社会公认的6G技术发展方向并不一致。

当然,不管该设备是否真的能够达到6G技术的应用标准,我们都应该从日本企业能够快速将理论转化产品的应用能力中找到危机感。

再来看美国,在之前没能成功掌控5G网络技术应用的情况下,美国政府倒是很早就开始启动6G技术的攻关计划。

并与日本、韩国等国家达成所谓‘技术联盟’,不过这种联盟本质上仍然是美国一家独大。

在推进技术专利研发的同时,美国政府也在加紧从法律法规、技术标准等‘刚性约束’问题上下功夫。

试图通过法理约束和统一技术标准来掌控6G技术的主导权。

针对美国、日本等国家摩拳擦掌,试图在6G技术应用上占据主导权的种种做法。

我们要做的就是继续深耕6G技术研发,并加快理论技术产品转化的进程。

四、领先不代表掌握主导权

现在我国确实在6G技术专利数量上占据一定的优势,但这并不意味着我国就掌握了6G技术发展应用的主导权。

毕竟理论与实际应用落地之间仍然存在着严峻复杂的关系。

考虑到新兴通信技术可能难免会涉及到应用专利‘交叉覆盖’以及技术标准不统一的情况。

在6G技术应用很可能颠覆现有经济产业模式的情况下,各国之间在专利授权问题上恐怕短期内仍难以达成一致。

不仅如此,5G网络基础设施建设以及运营维护尚且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

而6G网络对基础设施以及维护运营的要求只会更高,相应的成本支出也是一笔不小的开支。

在投资、市场需求对接以及安全管理规范等环节尚未理顺之前,6G网络商用迭代恐怕尚需时日。

即便是抛开成本因素和市场需求不谈,6G技术要想真正在全球范围内‘落地生根’就必须建立统一的技术标准。

而出于对国家安全的现实考量,达成技术标准的博弈将会是一个漫长的过程。

说到国家安全问题,各国间尚且在5G技术上相互限制和打压,待到6G技术真正商用落地之后,恐怕各国间的倾轧只会更加严重。

当政治因素掺杂到技术应用的过程中,就意味着这项技术很有可能将会成为打压和限制它国发展的‘政治工具’,而专利限制就是惯用的手段之一。

目前来看,我国拥有的6G技术专利还仅仅停留在理论与实际应用的转化过程之中

专利数量多固然是好事,只是我们也需关注持有专利的质量。

往往一项“卡脖子”技术就可能对我国6G技术商用落地产生严重阻碍。

当然,在6G技术高速发展的过程中,任何试图动用各种手段垄断6G技术发展主导权的行为都将会影响到6G技术商用落地的进程。

虽然中美日三国在6G专利技术拥有量上存在一定的差距,但是这些研究成果却都可能为推动人类社会发展与进步贡献力量。

维护自身在专利技术的合法权益本无可厚非,只是实现技术突破的关键步骤是需要秉持合作共赢的理念降低技术交流的阻碍。

总结

近年来,在AI大数据行业迅猛发展的过程中,6G技术的研发与应用将会成为未来经济产业发展从信息化向智能化转型的重要基石。

万物互联的时代即将到来,而抢先布局6G技术将会有助于掌握技术变革的主动权。

当前中、美、日三国在6G技术专利上占据着先发优势。

特别是中美两国拥有较为明显的专利优势,只是技术专利多并不等于应用水平高。

目前在推进6G技术商用落地的过程中仍需面临技术专利交叉覆盖、技术标准不统一、建设运营成本高以及政治掣肘等负面因素的影响。

在6G技术真正颠覆人类社会的生产生活方式之前,它必须率先打破传统生产力以及保守思维的桎梏。

参考信息:

《中国又夺得全球第一!日媒:对行业标准方面将有更大的发言权》2021.9.17 环球时报

《全球首个6G设备发布!项立刚:不影响我国领先地位》 2024.5.9 光明网

《时间表来了!6G有望在2030年实现商用》 2024.4.27 澎湃新闻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7

标签:美日   日本   美国   专利   断崖   主导权   技术标准   中国   差距   我国   全球   技术   网络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