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小曼大闹徐志摩葬礼,执意为其换寿衣,张幼仪:你说了不算!

噩耗传来:才子徐志摩的意外离世

1931年11月19日,一个噩耗如晴天霹雳般传遍民国上空:诗人徐志摩在由南京飞往北平的航班上不幸遇难。

这架原本承载着徐志摩满怀憧憬飞往北平演讲的飞机,却在济南上空突遇大雾。

为寻找准确航线,机师被迫降低飞行高度,不料竟撞上山崖,瞬间火光冲天,随即坠毁。

徐志摩与两名机组人员当场罹难,年仅34岁的他就这样戛然而止了璀璨的人生。

噩耗传来,举国震惊。徐志摩的家人和友人无不悲痛欲绝。他的至交好友梁思成、金岳霖等人赶到事发现场,望着面目全非的遗体,再也抑制不住悲伤,泪如泉涌。

然而,最让人意外的是徐志摩的妻子陆小曼的反应。当时,她刚从舞场归来,还沉浸在歌舞升平的世界里。

得知丈夫去世的消息,陆小曼一度陷入癫狂,嚎啕大哭,歇斯底里。可当亲友催促她去认领遗体时,她却执意拒绝,甚至将送信人推出门外,不愿接受这残酷的现实。

陆小曼的反应令人不解,她和徐志摩相识于1925年,两人一见倾心,很快堕入热恋。

为了这段刻骨铭心的爱情,徐志摩不惜与发妻张幼仪离婚,也不顾家人的反对,执意迎娶了这位上海名媛。

然而,婚后的生活却并非像徐志摩想象的那般美好。陆小曼养尊处优惯了,嗜好奢靡,整日沉溺于声色犬马之中。

为了满足妻子无度的需求,徐志摩疲于奔命,甚至为此负债累累。就在徐志摩乘上那架致命航班的前一晚,他们还为钱的事大吵一架。

谁曾想,这竟成了夫妻俩的最后一面。如今,面对丈夫的遽然离世,陆小曼除了歇斯底里,竟然不愿面对现实,去履行妻子的职责。

这一切,似乎昭示着这段婚姻早已亮起了红灯。

可在外人看来,陆小曼对徐志摩的所作所为简直令人髮指。她不仅拒绝认领遗体,甚至连办理丧事都懒得过问。

眼看着陆小曼的态度,在场的众人无不愤慨。有人甚至直言,是陆小曼的挥霍无度毁了徐志摩。然而,在这紧要关头,一个本不该出现的人挺身而出,主持起徐志摩的身后事。

这个人,正是徐志摩的前妻张幼仪。当初,徐志摩为了陆小曼无情地抛弃了她,如今,命运却安排她来收拾这个烂摊子。

张幼仪的挺身而出:处理徐志摩的身后事

在陆小曼歇斯底里、拒绝认领徐志摩遗体的同时,另一个女人悄然走上了前台。她就是徐志摩的前妻张幼仪。

当年,这个女人曾为了徐志摩付出了一切,却被他无情地抛弃。如今,造化弄人,她竟要为这个负心汉收尸、操办后事。

张幼仪接到徐志摩去世的消息后,虽然内心也备受打击,却没有像陆小曼那样失控。多年的商海浮沉磨砺了她坚强冷静的性格。

她深知,在这种时刻,必须有人挺身而出,处理善后。而陆小曼显然已经失去了理智,这个重任,只能由她来担当。

张幼仪当机立断,让弟弟带着儿子去认领徐志摩的遗体。遗体已经面目全非,众人在悲痛和恐惧中都不敢辨认,只有张幼仪保持着冷静。

她先是将遗体运回上海,又开始着手操办葬礼。考虑到徐志摩的社会影响力,张幼仪决定为他举办一场隆重而传统的中式葬礼。

从遗体修复到置办寿衣,再到拟定祭文、布置灵堂,张幼仪事无巨细,一手包办。她的周到和细心赢得了所有人的赞许。

张幼仪处理徐志摩身后事的过程中,还发生了一件让人动容的事。原来,徐志摩的父亲徐申如对陆小曼极为不满,为此甚至和儿子断绝了关系。

老人家在得知徐志摩去世后悲痛万分,但因为年事已高,加上与儿子有隙,根本无力操持葬礼。得知此事后,张幼仪二话没说,就把老人接到自己家中,悉心照料起来。

尽管已经和徐志摩离婚多年,但张幼仪始终把他的父亲当成自己的父亲来孝顺。就这样,老人在张幼仪的悉心照料下度过了晚年,直到去世,也是张幼仪为他送的终。

张幼仪给予徐家父子的情义,让所有人动容。她虽然不是徐家的儿媳了,却始终以儿媳的标准来要求自己。

而陆小曼呢?名义上的现任妻子,在徐志摩去世后竟然一走了之,留下满地鸡毛。两相对比,高下立判。

可张幼仪的煎熬还没有结束。就在徐志摩的葬礼现场,她还要和陆小曼正面交锋。原来,陆小曼对张幼仪精心操办的中式葬礼很是不满,尤其看不惯徐志摩身上的那套寿衣。

她声称徐志摩最讨厌这些封建礼数,坚持要给他换上西装。众人本就对陆小曼怨声载道,这下更是群情激奋。大家纷纷指责她胡闹,让张幼仪好不尴尬。

陆小曼大闹葬礼:换寿衣风波

徐志摩的葬礼本该庄严肃穆,可陆小曼的出现,却让现场陷入了一片混乱。这个名媛向来张扬任性,最看不惯的就是中式礼数。

她一踏进灵堂,就开始大呼小叫,嚷嚷着要给徐志摩换上西装寿衣。在她看来,徐志摩是个新派文人,最讨厌这些封建陋习。

让他穿着大红寿衣下葬,简直就是侮辱。殊不知,这场葬礼的每个细节,都凝结着张幼仪的心血。

陆小曼歇斯底里的嚎叫引起了众人的不满。一向和徐志摩交好的学者钱玄同忍不住站出来呵斥陆小曼:

"张幼仪为筹备这场葬礼殚精竭虑,每个细节都符合礼制。你有什么资格在这里胡闹?若非看在志摩的面子上,我们早就把你轰出去了!"

钱玄同的一番话,道出了所有人的心声。

可陆小曼岂是轻易就服软的人?她非但不悔改,反而变本加厉。

只见她冲到徐志摩的灵柩前,伸手就去扯他身上的寿衣,嘴里还骂骂咧咧:

"什么破礼数,什么糟粕!老娘今天就让你们开开眼!"

众人被陆小曼的疯狂举动惊呆了,场面一度失控。眼看陆小曼就要得逞,一个沉稳的声音突然响起:

"请住手!"

来者不是别人,正是张幼仪。只见她缓缓走到陆小曼面前,淡淡地说:

"小曼,我知道你心里不好受。但今天是志摩的葬礼,大家都是来悼念他的。你这样胡闹,不觉得有辱他的名声吗?"

陆小曼闻言,脸色一变,咬牙切齿地说:

"你懂什么?我才是他的妻子,这场葬礼本该由我来操办!可你呢?一个被抛弃的前妻,居然还要抢尽风头!"

张幼仪苦笑一声,语气坚定而平静:

"小曼,我不想和你争什么。志摩在天之灵,也不希望看到我们为这些事吵起来。你说得对,我只是个被抛弃的前妻。但我之所以能坦然面对,是因为我问心无愧。我尽到了一个妻子,一个儿媳应尽的责任。可你呢?人还没入土,你就迫不及待要抹杀他的尊严。你配做他的妻子吗?"

陆小曼被张幼仪一番话问得哑口无言,只能恨恨地瞪着她。

这时,早已看不下去的众人纷纷站出来力挺张幼仪。大家异口同声地指责陆小曼的所作所为,逼得她灰溜溜地离开了灵堂。

看着落荒而逃的陆小曼,张幼仪心中五味杂陈。曾几何时,她和陆小曼一样,也深深爱着徐志摩。是什么,让原本相似的两个女人走上了截然不同的人生轨迹?

张幼仪不愿多想,她知道,今天不过是个开始。往后的日子里,她恐怕还要和陆小曼针锋相对,去守护徐志摩的尊严。

但她并不畏惧,因为她心中有着信仰的力量。这场葬礼风波,不过是张幼仪传奇人生的一个缩影。

徐志摩的爱情悲剧:传统与现代的撕扯

纵观徐志摩的一生,无疑是悲剧的。他才华横溢,然而在爱情的道路上,却频频踌躇,最终走向了万劫不复的深渊。

这场悲剧,究其根源,是传统与现代理念的冲突,更是旧式婚姻和爱情自由之间的撕扯。

徐志摩出身名门望族,从小接受的是传统观念的熏陶。他的发妻张幼仪,就是母亲为他指定的儿媳。

尽管当时的徐志摩对这桩婚事并不情愿,但在家族的压力下,他还是缓缓低下了头。婚后,张幼仪以贤惠和睿智赢得了他的敬重,两人的感情也日渐深厚。

可徐志摩内心深处,始终有一个声音在呐喊:他渴望自由,渴望打破束缚,去追寻心中的爱情。

1925年,徐志摩在上海邂逅了陆小曼。这个熟读西方诗歌、崇尚自由恋爱的名媛让他一见倾心。很快,两人堕入了热恋。

徐志摩像着了魔般,为这段感情抛下了一切。他不顾家人的反对,执意和张幼仪离婚,甚至为了迎娶陆小曼,付出了惨痛的代价。

他的至交好友为此与他断交,他在文坛上的声望也一落千丈。但徐志摩全然不顾,在他眼里,唯有和陆小曼在一起,才是幸福的。

可婚后的生活,却远非他想象的那般美好。陆小曼养尊处优惯了,根本无法适应徐志摩清贫而节俭的生活。她终日沉湎于声色犬马,挥霍无度。

为了满足妻子的欲望,徐志摩疲于奔命,甚至不得不四处举债。到了后来,他们的婚姻彻底失去了爱情的底色,变成了一场权色和金钱的交易。

而张幼仪呢?虽被抛弃,她却始终以一个贤妻的标准来要求自己,默默照顾着徐家上下。两相对比,不禁让人唏嘘:徐志摩花了那么大代价追求的,究竟是什么?

其实,徐志摩的悲剧,折射出那个时代知识分子的普遍困境。他们大都出身传统家庭,却又接受了西方的现代教育。

在个人情感和家族责任、传统礼教和现代观念之间,他们无所适从,进退维谷。

像徐志摩这样誓要打破枷锁、追求自由的人,注定要付出惨重的代价。他们在理想和现实的撕扯中苦苦挣扎,最终难逃悲剧收场的命运。

透过徐志摩的人生,我们得以一窥那个年代中国知识分子的内心世界。他们身上,呈现出传统中国向现代社会转型过程中的方方面面,值得我们深思。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21

标签:寿衣   葬礼   名媛   儿媳   前妻   遗体   歇斯底里   妻子   传统   爱情   徐志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