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桧子孙高中状元,路过岳飞墓写下两句诗,后成传诵千古的名句

滚滚历史长河中,涌现出了不少英雄豪杰,精忠报国的岳飞将军,可谓家喻户晓、名垂千古。

当然,提及岳飞,秦桧的名字必然也会浮现于人们的脑海中。作为残害忠良的奸臣,他至今仍“长跪”于岳飞墓前赎罪。

这种遗臭万年的人物,自然会影响一代代后人,他的后人因其行为被钉于耻辱柱上。

而就有这么一个人,虽然是秦桧后人却凭借自己的真才实学高中状元,还于岳飞墓前留下两句诗,受后人赞赏。

生平经历

此人名叫秦大士。

明朝末年社会动荡,秦大士曾祖父带着家人从祖籍安徽逃至江苏江宁,也就是如今的南京,这也就导致秦家生活并不富裕。

康熙五十四年,秦大士出生,他自小聪慧,十岁便能作出优秀文章,深得家中长辈喜爱。

再长大些,他更是能习得一手好书法,多种字体皆能熟练掌握。

为了家中生计,秦大士开始卖字赚钱,他的一手好书法自然也引来不少人求字。但他并没有因此懈怠了学业,依旧每日温书,参加科举。23岁那年,秦大士便中了举人,在当地名气颇高。

之后几年他又潜心读书,终于在38岁时登上金銮殿,用自己卓越的才学赢来了乾隆帝的赏识,被其钦点为状元郎。

就这样,年纪尚轻的秦大士就到达了无数人终生未能企及的高度。

乾隆帝十分欣赏这位状元郎,授其为翰林院修撰,掌修国史。

秦大士对此极为细心,且能沉下心来编修史书,经其手修撰过的史书总是严谨万分,于是乾隆帝对其更加看重,不久后便让其担任科举考官。

满腹才学又有着崇高气节的秦大士,自然能胜任这个官职,他一心一意为朝廷选拔人才,遴选出不少才识过人且忠君爱国之士,饱受学子推崇。

帝王问话

秦大士的表现自然被乾隆帝看在眼里,但随着秦大士是秦桧后人消息的传出,乾隆帝对此也有了疑心。

秦桧可是人人得以诛之的奸臣,其后代自然也被人唾弃。

乾隆帝向来崇尚十全十美,自然不容许自己看好的臣子有污点。

于是他直接询问秦大士是否为秦桧后人,面对这个问题,秦大士有了片刻犹豫。

秦大士的先辈是秦梓,秦桧同父异母的兄弟,严格来讲,他确实是秦桧后人。如果直接回答是,那么必然会引发帝王反感,但若回答不是,又是欺君大罪,因此秦大士有所犹豫。

但很快,秦大士心中有了答案,他正色道:“一朝天子一朝臣”

这句话既是说乾隆帝并不是宋高宗那样的昏君,也将自己同秦桧撇开了关系,回答不可谓不精妙,乾隆帝果然是龙颜大悦!

而且秦梓是宋朝有名的清官,虽是秦桧的兄弟,但在秦桧陷害岳飞后便直接同其脱离关系,不屑与之为伍

所以秦大士同秦桧撇清关系也更有底气。

其实这些年来,秦大士身边有不少这样的声音,“他是秦桧后人”。

对此,他同大多数人一样,一起鄙夷、唾弃秦桧,推崇岳飞的精忠报国。

岳飞墓前题诗

即使这样,秦大士依然免不了被人质疑是秦桧后人,接受他人异样的目光。

入朝为官后,官员之间的应酬必不可少,秦大士也时常与同僚们饮酒作诗,有时还一同外出赏景。

一日,他们一群官员恰好来到了岳飞墓前,大家不由诗兴大发,有作诗歌颂岳飞忠勇一生的,也有作对嘲讽秦桧夫妇的,而秦大士也在旁边默默盯着墓前秦桧的跪像。

“秦大士也姓秦,何不赋诗一首?”突然一句话打破了众人的慷慨激昂,大家纷纷把目光投向了默不作声的秦大士。

面对同僚略带嘲讽的调侃,秦大士并没有流露出什么不快的神色。

反而是定定盯着秦桧像,缓缓道出了两句诗:“人从宋后羞名桧,我到坟前愧姓秦。”

秦大士道出此诗时语气中是满满的羞愧,这让周围人皆是一愣,随后便为其喝起彩来。

秦大士作的这两句诗让大家知道了他这些年心中的困扰,同时也真真切切表明了他敬重岳飞、不耻秦桧的态度。

因此众人纷纷对其改观,不再用“秦桧后人”的滤镜看他。

同时这两句诗也由此广为流传,百姓们也纷纷称赞秦大士的气节。

虽然同为秦姓,但秦大士和秦桧可谓天壤之别,后者不必说,前者可是一心为国为民的好官。

在他的带领下,秦家子孙也纷纷建功立业,将秦家一步步发扬光大,从曾经需要凭借自己卖字为生的秦家,终是发展成了人才辈出的秦氏家族。

不仅如此,秦大士在书画方面还颇有建树,他的书法堪比历史大家,绘画技艺也是炉火纯青,晚年时他凭此可是声名远扬。

小结

纵观秦大士这一生,小小年纪便为家中生计奔波,于艰苦环境中奋发读书,不因聪慧自傲,始终勤奋专注,最终学有所成,用自己满身才学换来了状元名号,光耀门楣。

但他却因“秦桧后人”名头饱受质疑,心中也总是对岳飞心怀愧疚。好在他的满心热忱最终得到了世人认可,虽为秦姓,但秦大士代表的却是清流之臣,得到的只有赞扬。

同时秦大士的经历也衍生出一个问题:作为罪人后代,是否也是罪人?是否要一样被唾弃、责骂?如果以秦大士为例,这个答案肯定是否定的。

但这源于秦大士本人的心性,以及他同秦桧之间疏远的亲缘关系,虽是后代,但所隔甚远,因此才让秦大士受到秦桧的影响降至最低。

而秦桧的子孙,毫无疑问也要同他本人一样遭遇谩骂冷待。

原因很简单,后人被波及是为了警示世人倘若一人做了坏事,仅仅本人承担,那么犯错的成本未免太低,对于其他人的警醒作用并不明显。

而倘若一人犯错影响后代,那么其他人在犯错之前便会再三斟酌,可以很好的降低犯错率,有效减少类似秦桧这样的奸臣的出现,因此这个问题的答案并不是绝对的。

同时秦大士的经历也在提醒人们要立足自身,坚持自己的原则,不受环境影响。

只有自身正,才能在属于自己的道路上长久走下去。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21

标签:状元   精忠报国   奸臣   才学   名句   子孙   后代   后人   千古   书法   墓前   高中   自然   关系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