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铁为何涨价了?涨价背后,中国基础设施服务迎来怎样的时代?

#时事热点头条说#

高铁突然涨价,引起了巨大的争议。根据铁路12306官网消息,京广高铁武广段、沪昆高铁沪杭段、沪昆高铁长杭段、杭深铁路杭甬段等,四条高铁线路,统一上调价格约20%。上海到杭州,原价73元,上涨至87元。武汉至广州,原价463.5元,上调至553元。长沙至杭州,原价405元,上调至485元。为什么高铁会突然涨价?它对人们的出行会带来怎样的改变?今天,我想跟大家聊一聊,高铁涨价的背后,中国基础设施服务正在迎来怎样的新时代?

事实上,不仅高铁涨价了,天然气、汽油、基建燃油费以及大学的学费等也都涨价了。其中,天然气涨价、高铁涨价引起的关注度最大。汽油涨价,则早就常态化了。92号汽油的价格长期挂在7元以上,偶尔突破8元,95号汽油更是在高峰时期突破了9元。这也倒逼很多人放弃购买燃油车,转而购买电动汽车。可充电桩的电价并非一成不变的,当电动汽车规模上来后,公共充电站的价格也上涨了。2块钱一度电,成为新常态。


为什么这些民生基础服务的价格都在上涨?长期以来,国铁集团都背负着“连年亏损”的骂名。2019年,国铁集团前三季度,就巨亏947亿元,折算下来,平均每天亏3.5个亿。同时,国铁集团还背负着6万亿的巨额债务。2020年,国铁集团净亏损有所缩窄,却也亏了555亿。2021年,2022年,国铁集团继续亏损498亿、696亿。


面对这些巨额亏损,国铁集团没有少挨骂。但是,华为创始人任正非却对国铁集团一阵猛夸称:“高铁重振了中国雄风!”为什么国铁集团连年亏损,任正非还要说,高铁重振了中国雄风呢?这里面的关键因素就在于,国铁集团所创造的社会效益远远大于经济效益。国铁集团在短短十余年时间里,就修建了4.5万公里的高铁。可钱从哪里来的?主要就是靠举债。

为什么国铁集团敢于举债?因为国铁集团的资产也在疯狂扩张。人们看见的是,国铁集团负债6万亿,但它的资产却扩张到了9万亿以上,总负债率仅66.7%。这个负债率一点儿都不高,像新能源汽车一哥,比亚迪负债率77.86%。我们看一个公司财务是否健康,不只是看它的负债率,还要看它的现金流。国铁集团一年营收高达1.25万亿,现金流极为充沛。比亚迪也是如此,虽然负债率77.86%,但年度营收也超过了6000亿。


众所周知,国铁集团是一个垄断性超级大央企。可为什么一个垄断性超级大央企,还会连年亏损呢?用四个字可以总结:让利于民。


不是国铁赚不到钱,而是国铁不以盈利为第一目标。像印尼的雅万高铁,总里程142公里,票价175元,平均每公里单价1.2元。日本新干线单价更高,平均每公里接近2元,法国高铁每公里1.2元,德国高铁每公里2.3元。其中,英国高铁最贵,平均每公里4.5元。中国高铁是全球运行价格最便宜的高铁,平均每公里才5毛钱,有些价格低的线路,平均每公里才3毛。


此次高铁涨价,看起来涨了20%,价格不便宜。但是,我们仔细算一下就会发现,武广线的单价应该处于全球最低水平。武广高铁总里程1069公里,涨价后的价格是553元,平均每公里仅收费5毛1,这个单价还没有赣深高铁贵。赣深高铁全长434公里,售价264元,平均票价来到了6毛。中国最贵的高铁,是深港高铁。深圳至香港,全长26公里,票价75元,平均票价卖到了2.8元。

但综合来看,中国高铁依然是全世界票价最便宜的在运高铁。票价过于便宜,就导致中国高铁长期不赚钱,甚至亏损运营。国铁集团真正赚钱的第一大业务,是货运铁路,成本低,规模大,利润高。为了开拓货运业务,推动物流提速,中国高铁也开始大规模运包裹了。


中国电商能够做到世界第一,核心就在于中国铁路提速了。没有发达的铁路网络,就不会有高效的电商物流体系。国铁亏掉的钱,早就在其他环节变成税收,被国家收回去了。


那为什么现在要让国铁赚钱了呢?核心在于房地产。房地产行业去杠杆、去泡沫,让地产经济放缓了。可土地财政曾是地方政府第一大财政收入来源。现在,房子不好卖了,土地也不好卖了。为了去库存,“去化周期”超过36个月的城市,不许拍卖新地块了。那地方财政的缺口从哪里来?


很多人讲,不能再依赖土地财政了,不能再依赖房地产经济了。可财政资金的缺口不会消失,它只会转移。

有人说:“一房落,万物涨。”以前有土地财政,地方政府的资金充沛。可现在,土地财政规模缩减,基础设施服务上涨,就成必然了。因为很多基础设施本来就是依靠土地财政修建起来的。比如高速公路、轻轨地铁、火箭卫星、高铁动车以及高等教育等,很大一部分钱都来源于土地财政。


正是因为有了土地财政,各个地方政府才有钱修路、修桥,建大学,修地铁,建公园,搞绿化等。中央政府也节约了大笔转移支付,富余出来的钱可以发射火箭,研发卫星,建设“天宫”空间站,支持“嫦娥登月”等。


我们不能一边享受土地财政带来的福利,又一边痛恨土地财政带来的高房价。当二者不能兼得时,土地财政退潮,那些曾经依靠土地财政建立起来的基础设施服务,自然也就要跟着涨价了。


既想要房价跌,又想要公共服务不涨价,基本是不可能的。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20

标签:中国   基础设施   单价   汽油   票价   平均   财政   土地   集团   时代   价格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