庞涓下山前,鬼谷子送他八字“遇羊而荣遇马而瘁”,最后全部应验

战国时期,庞涓是位著名的将领和战略家,根据相关历史的记载他还是鬼谷子的高徒。离开鬼谷之前,师傅曾送给他八字忠告:“遇羊而荣,遇马而瘁。”

庞涓听到这句话后并未深究其中的警示,结果一生都在贯彻这8个字,鬼谷子的预言被体现的淋漓尽致,同样的事情也发生在孙膑的身上。

那么,这其中有着怎样的故事呢?今天咱们就来聊一聊。



庞涓与孙膑

庞涓是一位杰出的军事家,跟随鬼谷子学习兵法与战略,在山中修行的那段时间与同窗的孙膑感情深厚,生活共度关系和睦,多年后这种平静的生活被打破。

有一天庞涓下山提水,偶然间听闻魏国国君重金求贤的消息,心中顿时意动。从时间上来看,他已然在鬼谷子门下潜心求学三年,可以说是满腔的才华正无处施展。

回到居住之所庞涓急忙向师父说出内心的想法,由于对鬼谷子及师弟的感情,踌躇不止犹豫着是否该踏上建功立业之路。

对于弟子的心声鬼谷子早已洞悉,略微思考后便答应他的请求。临走之前,庞涓对自己的前途有所顾虑,便想让师傅给自己指点一二。

鬼谷子经过一番推算后告诉庞涓,魏国是他建功立业的地方,但切记不要伤害他人,否则必将不得善终。



庞涓听到“成就大业”四个字心潮澎湃,哪里对鬼谷子之后的言语有所考量,左耳进右耳出。鬼谷子看在眼里,哀叹一生送给他八个字忠言,即“遇羊而荣,遇马而瘁。”

这8个字是什么意思呢?庞涓根本不理解,只能带着疑问离开鬼谷前往魏国。他首先拜访魏国丞相王错,与之谈兵论道展露才华,而王错被庞涓的能力折服,立即将其引荐给魏惠王。

庞涓觐见魏惠王时正赶上对方用膳,厨师呈上的恰好是一头蒸羊,庞涓想起鬼谷子的预言“遇羊而荣”,很显然这就是自己腾飞的时刻,抓住这个机会在魏惠王面前发挥所学。

庞涓此人虽然心胸狭隘,但身为鬼谷子的高徒见识和才华自然高人一等,再加上他刻意卖弄学问,把魏惠王忽悠得一愣一愣的,最终获得他的赏识和重用。

庞涓建功立业

战国时期是大争之世却也是武将的摇篮,庞涓凭借卓越的战略和作战能力取得多次胜利,成为魏国军队的耀眼明星



他凭借骁勇善战、勤于操练兵马,所领导的部队被称为魏国最精锐的战士,百姓甚至将其与早期的魏国名将吴起比肩。

庞涓还懂得平时还与将士同甘共苦,一举一动不仅深受士兵的爱戴,更是深受魏惠王宠信。

魏惠王时期魏国处于四面受敌的状态,赵国、韩国时不时联手进犯,秦国也会找机会出兵,试图收复被魏国占领的河西旧地。

魏惠王召集公叔痤和庞涓,命令两人联手御敌,庞涓指挥得当成功击败赵军,将战火直逼赵国的都城邯郸。

公叔痤则频频失利使魏国西部防线告急,魏惠王无奈之下只得命令庞涓停止进攻赵国,火速赶往河西压制秦军。

庞涓对于河西的地形了如指掌,迅速策划一场声东击西的奇袭战术,命令部队架设浮桥诱使秦军向错误方向集结。

深夜他让部分魏军假装过桥,自己却率领精锐部队悄悄北上,从秦军防御薄弱之处渡过黄河直奔秦国都城栎阳。

秦军后方空虚无力抵抗,哪怕军民殊死相搏无奈天险已被突破,庞涓大军势如破竹直逼栎阳。

这一战打得秦国都城不保,不得不全部撤出河西之地,再加上庞涓屡屡在对韩、对赵作战时取胜,魏国的威望由此大振。

不久之后魏惠王将都城迁至大梁,一方面强化城市防御稳固基础,另一方面则以坚城大梁为中心不断向四周扩张,成为战国前期的第一霸主。



敌人的敌人就是朋友,魏国的强大激化中原各国之间的政治博弈,各国试图联合起来共同对抗魏国。合纵、连横的外交活动层出不穷花样百出。

韩赵、齐楚都是魏国的劲敌,再加上魏惠王迁都大梁后迅速扩张势力,欲要将中原地区的核心牢牢掌控在手中,魏国的蒸蒸日上、各国的虎视眈眈,为庞军展现军事才华提供了舞台。

在魏国站稳脚跟后,庞涓写信邀请孙膑前来共建大业,鬼谷子看后对庞涓产生怀疑。古人云“知子莫若父”,师傅虽然不是父亲,但却比父亲要知道徒弟的为人。

庞涓心胸狭窄、嫉妒心重,基于此鬼谷子劝说孙膑不要前往魏国。孙膑心系庞涓,再加上他也想借助魏国的舞台闯出一番事业,加入庞涓阵营无疑是最好的选择。

临走之前鬼谷子也为他算了一卦,孙膑急不可耐随手折断一支黄菊,鬼谷子看着被折断的菊花,又看了看桌子上的花瓶说“黄菊虽折,却不易死......你终将回归故国,受人敬重......”



听完师傅的絮叨,孙膑便急匆匆下山了,这一次下山改变的不仅仅是两个人的命运,还有战国之间的局势。

师兄弟反目成仇

鬼谷子的预言不幸言中,一直以来庞涓都比较嫉妒孙膑的才华,曾几何时想要在学问上超过他,最终都没能超越。

如果这样一个人投靠敌国,那么将会成为自己的劲敌,如果他效忠魏惠王,很有可能会取代自己的地位,既然放在哪里都不合适,不如直接铲除一了百了。

庞涓被名利心冲昏了头脑,对昔日的师兄弟孙膑设下陷阱,还在监牢中剜去膝盖致其残疾。此时孙膑也看清师兄的为人,便在监牢中装傻充楞,暗中等待逃命的机会。

当齐国使臣来到魏国时,孙膑想到师傅所说的话“终将回归故国”,于是利用各种隐形手段与之联络。与此同时,孙膑的残废也让庞涓掉以轻心,最终得以逃离魏国前往齐国。


孙膑虽然是残废之人,可他头脑中的智慧却愈发渊博,通过一场“田忌赛马”闪耀登场并得到齐威王的重用。

公元前354年赵国派兵攻打卫国,卫国与宋国、魏国结成联盟,而后反攻赵国。魏国为主导,三国联军迅速包围赵国的都城邯郸,企图一举灭掉它。

危急时刻赵国向齐国请求援助,齐威王准备派兵去邯郸救援,孙膑却凭借敏锐的战略洞察力提出一个更加有效的策略:

现在魏国和赵国的主力精锐皆在邯郸,魏国的都城大梁防御空虚,若率军直接进攻大梁这样一来魏军必定会班师回防,同时再切断其归路就可攻其不备,赵国的危机便也可迎刃而解。

田忌深以为然,开始执行孙膑的建议,率齐军直指魏国都城。庞涓得知齐军袭击大梁立即带兵撤回,结果在桂陵中了齐国的埋伏损兵折将。



桂林之战不仅让齐国成功解除赵国的危难,稳固自己在战国时代的地位,同时还削弱了魏国的力量,中原大地迎来短暂的和平期。

公元前342年魏惠王想要恢复魏国霸权,便命庞涓进攻韩国,韩国前五战皆败被迫求援于齐国。齐国则故技重施围魏救韩,庞涓不得不退兵迎战田忌。

魏国大军来到马陵道时,齐军佯装撤退引诱魏军进入埋伏圈,庞涓警觉齐军可能设伏劝说太子申停止追击,但太子申却执意要前进。

当时魏惠王年事已高,太子申逐渐接过军队的指挥权,并计划借此次胜利为自己继位铺路。正所谓“官大一级压死人”,庞涓迫于对方是太子,不打不率军进入马陵道追击。

夜幕降临,魏军在不知不觉间进入齐军布下的陷阱,千钧一发之际齐军立即收网,魏军无路可逃十万大军几乎全军覆没。



庞涓自知大势已去拔剑自刎(也有一种说法是被乱箭射死的),太子申则未遂自杀被齐军俘虏。

桂陵道的惨败对魏国来说是一次打击,马陵道的惨败则是致命的打击,不仅仅庞涓死了,魏国最精锐部队的也全部覆灭,此战之后魏国元气大伤国力由盛转衰,几十年的霸权彻底没落。

回过头来再看看鬼谷子给两位徒弟的预言,庞涓在魏国迎来事业的巅峰,孙膑则遭受残疾折磨,但最终庞涓“遇马而瘁”,孙膑在在齐国受到所有人的尊重,鬼谷子的预言至此全部应验。

事情到这里还不俗拿完,庞涓死后魏惠王下令厚葬,但庞涓多年来征战树敌众多,不久后陵墓便被毁遗骸暴露荒野。

所幸他的首级被齐国收取,孙膑心念两人之间的师兄情谊,在齐国为他立碑才有了一块安身之所,这一块碑文至今依旧存在。

回首往昔,若庞涓没有因嫉妒心而伤害孙膑,两人在魏国一起共事,或许所取得的成就会更高。奈何嫉妒心害死人,庞涓的自私行为不仅害了自己、害了孙膑,还导致魏国走向衰败,而他自己死后差点无葬身之地。

对于此事,你有什么不同的看法呢?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3

标签:鬼谷子   魏国   秦国   都城   河西   邯郸   齐国   山前   大梁   太子   孙膑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