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处死10岁弟弟,弟弟临死前说了句话,流传至今成千古名句

只要有权力的地方,便会有权力争夺,权力带来的诱惑足够大,权力的争夺也就足够残酷,皇位争夺莫过于此。

历史上便有这么一位皇帝,为了消除弟弟对他皇位造成的威胁,于是便下令将他处死。只是,他临死前说了一句话,流传至今。你知道他究竟说了什么吗?

南北朝时期,宋文帝刘义隆在位后期,其太子刘劭因担心被废,于是在亲信的怂恿下,起兵造反,将父亲宋文帝残忍杀害。

之后,为增加自己上位的合法性,还将刘义隆厚葬于长宁陵。

作为历史上第一位“弑父”登基的皇帝,不止得不到后世之人的承认,认为他不算正统皇帝外,在当时,这一做法也遭到了宗室和百姓的不满。

宋文帝之子、刘劭的兄弟武陵王刘骏本在外征战,得知此事后,决定回京为父报仇。

在大军达到宫门外时,刘劭的叔父江夏王抛家弃子前去投降,这一举动更加刺激了刘劭,命人将其一家老小全部杀害,此外还对其他兄弟赶尽杀绝。

当然,这一行为,也加剧了他政权的覆灭。没过多久便被赶下皇位,刘骏成功登上皇位。

刘骏上位后,实施了一系列措施来加强皇权,遏制宗室的权力,重视人才,减免赋税等,在他治理下,全国上下呈现出一副“中兴”之景。

但在统治后期,他开始沉迷享乐、大兴土木,“终日酣饮,少有醒时”,最终把身体搞垮,病重而亡。

刘骏在位期间,对殷淑仪异常宠爱,对其子刘子鸾也爱屋及乌。在殷淑仪去世后,更是对他亲自进行教导。之后更是将五岁的刘子鸾封为襄阳王,又加封新安王、中书令等,到他八岁时,手中的权力便堪比一国之相。

这也让许多想要得到刘骏赏识的官员,私下常常联系刘子鸾。而这样的举动,则引起了太子刘子业的忌惮。刘子业为文穆皇后所生,是正儿八经的嫡子。

所以,刘骏提出“废太子”之事,常常遭到大臣的反对。因为刘子鸾毕竟年幼,难以发展自己的势力。

即使很多人表明讨好他,但实际上,众大臣对这样一位年幼的孤寡皇子也并不看好。

刘骏对刘子业的教导颇严,动辄就打骂他,但是对刘子鸾则是和颜悦色,这也让他心中的怨恨滋生。

但此时的他,手中无权,自然没有能力可以和他父亲叫板,只能将这笔账记在心里。

刘子业十六岁时,刘骏去世,他得以顺利登基。刘骏靠手足相残登基为帝,这种恶果也延续到了他的下一代。因为刘子业登基后的第一件事,便是去解决刘子鸾。

为了向殷淑仪母子报仇,刘子业命人摧毁了刘骏为她建造的陵墓,还将她挖出来扔在荒野,如果不是大臣阻拦,刘骏的陵墓也差点被掘。

之后他便将矛头转向了刘子鸾,当时的刘子鸾年仅十岁,自幼受到父母呵护长大的他,待人十分友善。即使刘子业将他的封地全部收回,他也无丝毫怨言。

只是让他不解的是,明明他对皇位毫无兴趣,也对皇位再也构不成威胁,为何兄长还一心想要他的性命。

在他还没想出答案,刘子业便遣人送来了毒酒。他在将毒酒一饮而尽后,临死前说下:愿身不复生帝王家!

这句话表达了皇族争夺权力和利益的残酷,也反映了他对权力的厌恶和无奈。

即使自己根本无意高位,但身处皇家,实属无奈。这句话,如今也成为古装剧中的“常客”,成为许多皇子公主对自己命运的感慨。

不止对弟弟残忍,刘子业对待大臣的性命也是毫不在乎。在他刚继位时,权力被辅政大臣掌握,害怕被废的他,一一将这些大臣除掉。

他的暴虐本性,也在这一过程中暴露。最终在计划杀害叔叔们时,被湘东王刘彧反杀。

幼年夹在刘劭和刘骏之间的争斗中,刘子业多次性命垂危,后来又因为父亲对殷淑仪母子的宠爱,让他性格变得偏激,才让他在位不过两年,就“武王数殷纣之衅,不能挂其万一;霍光书昌邑之过,未足举其毫厘”,实在是可悲又可恨!#头条创作挑战赛#

参考资料:

《宋书》

《资治通鉴》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0

标签:皇帝   宗室   皇位   毒酒   陵墓   皇子   名句   大臣   太子   性命   弟弟   权力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