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皇帝选妃子有多严格?多轮比拼,标准苛刻,只挑人中之凤

文/万物知识局

在不少人的印象当中,选秀就如同清宫剧中一样,由朝中众臣家中派来秀女然后站在一起由皇帝挨着检阅。

通常入选的女子都是德才兼备,且容貌俱佳的,而一般选秀能够成功的关键除了自身样貌外,家中实力也是主要的考量之一。

不过明朝的选妃标准可与清宫剧有极大的不同,并且整个选妃过程步骤分明,极其严苛,并且几乎没有能够走后门的机会。

因为明朝可不是从朝中大臣家中挑选妃子为主了,你知道在明朝什么人家的女子最容易入选吗?

明朝选妃的标准

明朝选妃制度极其严苛是在历史上也出了名的,并且许多能够入选的也都是民间的女子,这主要也是明朝的皇帝为了避免后宫干政的风险。

毕竟如若是官宦家的女儿,或多或少也会探查皇帝的心意,让自家人能够在前朝如鱼得水。

因为选取民间女子,所以为了避免入选一些没有诗书气息的女子,明朝选妃一共有六个步骤。

想要成为皇后,首先就要就要在全国女子当中脱颖而出,所以第一步就是全国的海选,各地上报的女子会先由太监选出5000人左右,而女子的年龄都是在13-16岁。

所以在选妃之前13-16岁的女子必须停止婚嫁,由皇帝和太子先选择,而太监选择后这5000人也仅仅只是过了初步的海选,其次就是太监再次进行考核挑选。

其中太肥、太瘦、太高、太矮都会被淘汰掉,这一步骤之后就只剩下4000人,高矮胖瘦挑选之后,第三步就是对相貌进行考核。

而这个考核当中涉及到的考核内容就十分严苛了,首先是五官,五官的要求是一定要协调且看着要十分顺眼的,其次就是看皮肤,皮肤不能太白,但是也不能太黑,嫩白的就是最佳。

之后还会观察头发,头发有无掉发,是否茂密等等,如果头发少也会被淘汰。

最后一步基本上就是发音了,因为是全国各地挑选上来的,对于说话发音也有要求,不然皇帝一旦问话,张口说话不够温婉或说话皇帝无法听懂也是不可取的。

长得丑的怕皇帝看了龙颜震怒,长得非常漂亮的也会淘汰怕皇帝因此沉迷酒色耽误朝政,到这一轮时将会淘汰2000人左右

下一步就是对于仪态的考核,女子的三围、行走时的体态,与人交谈时的礼仪姿态都在考核范围内,最严苛的就是连手脚尺寸都会被记录在册,在这一轮又将淘汰1000人,最后就只剩下1000人了。

不过这1000人就可以留下听用了,最不济的也会是个宫女。

到了第五步就是体检了,这就跟入职体检类似,确保身体没有问题,不过除了身体之外,毕竟是要伺候君王和储君的,不能让他们有些许的不适。

所以检查后会先根据情况淘汰七成成为宫女,生下三成再次留下观察,这次主要检查的就是女子是否打呼噜,放屁是否优雅,以及会不会磨牙,脚臭不臭,除此以外吃饭吧唧嘴的也会被淘汰掉,最后只留下50人。

最后一步就是决赛了,50进3,这样的人数差也能够让所有人挤破脑袋,不过最后一步几乎就是靠眼缘和幸运程度了。

这一步由太妃或太后亲自甄选,选出最后胜出的3人,由皇帝最后指定谁是皇后谁是贵妃,其余剩下的就由太后做主封妃。

明朝后宫佳丽

最后剩下的300人也是在宫中生活了月余被无数宫女观摩,最后选定了50人留下来,而这50人从皇后到妃嫔就只能凭靠运气了,在明朝与其他朝代不同,也并不像清朝那样有答应、贵人等称为。

明朝后宫有12个等级之分,分别是中宫之主皇后,其次就是皇贵妃、贵妃、往后就是妃位、嫔位、才人、婕妤、昭仪、美人、昭容、选侍、淑女。

而皇后只有一位这是天下统一的,无论朝代都是如此,皇贵妃和贵妃通常都是1-2人不等,主要也是看皇帝的心思。

其他的等级位份在最初就是由太后或者皇后拟定,是否能够晋位分就看自己的本事,能不能够让皇后、皇上选中晋升位份了。

而对于位份等级不同称呼也就不一样,皇后和皇贵妃一般都是直接称其位份就好,不过也会称皇后为正宫中宫,如若直呼皇后、皇贵妃的名讳则是会被砍头的。

贵妃的称呼一般都会在前加上她们的姓名,就如同《甄嬛传》中的敬贵妃、熹贵妃等,而妃嫔前面则是会有内务府或皇上拟定封号或钦定有意义的称呼。

就好比皇太极册封海兰珠为关雎宫大福晋宸妃,以及《甄嬛传》中出现过的华妃、端妃、宁嫔、惠嫔等等。

明朝妃嫔的位号通常都是在淑、庄、敬、惠、宁、恭、宸、贤等等当中进行选择,如若能够得到皇上亲定封号,那就是后宫中的无上荣誉了。

才人以下就没有这么多讲究,一般都是按照自己的姓氏进行称呼就可以,就好比如果姓李就是李才人、李昭仪、李选侍等等。

而这些妃嫔除了皇贵妃和贵妃以外能够偶尔不报备就不参加皇后的训导,其余位份的都需要按时参加,如若身染沉疴也是需要有太医院的诊断才能请假不去。

皇帝之间选妃的区别

其实在古时能够进入后宫给皇帝当妃子的并不多,也并不是像影视剧中说的那般后宫佳丽三千,有的可能到死连皇帝的面也没有见过也是极少数的。

毕竟从选妃成功到进宫 ,皇帝基本上都会宠幸,只能说见过少次或一次的倒是有不少。

每个人对于美丑的定义有所不同,所以历朝历代皇帝的选妃标准也就有所不同,大家对于美的看法也大不相同。

就拿年龄来说,各个朝代的要求就有明确的不同,东汉时期要求是在13岁以上,20岁以下。

南北朝时期则是要求14岁以上,20岁以下;到了明太祖朱元璋则是要求13岁以上,16岁以下,最多不能超过19岁。

由此可见,选妃时对于年龄的要求也仅仅只是一个范围,对于各项要求都十分好的女子也是可以放宽规定的。

不少人都好奇,为何会有年龄要求,今年不达标明年就可以选了,其实不然,选妃并不是一年一次。

有的是四年一次,有的是五年一次,还有一些会根据后宫中人员的增减,合理的进行提前选拔等。

并且选妃也并不是按照皇帝的喜好来定,主要还是靠太监、内务府、太后等筛选,皇帝最后也只是走个过场,选定以下常伴自己的那几位而已。

对于年龄的要求不同,各朝代对于美的理解也就不同,就好比明朝高矮胖瘦都是有要求的。

不过在唐朝众所周知,是以胖为美,越胖的在唐朝就越能得宠,就好比复原后的杨贵妃图像,她的体态就偏胖,不过样貌十分美艳,尽管身材丰腴但却十分对称协调。

先秦时期就是以“体长”为美,也就是我们俗称的高个子,史料中记载的卫庄公夫人庄姜就是代表,在先秦时期,个子越高越能展现体态的优美,越能衬托出衣服的修长。

不过也有一些朝代中出现过一些扭曲的变态美,幸好后面得以废除,其中就有宋朝以平胸为美,所以会有许多女子为了世人所认为的美,宋代女子从十一二岁就开始束胸,用布紧紧裹起来,以阻碍胸部的正常发育。

不过在这个过程中却是十分难受的,有的甚至会出现胸闷气短的情况,对身体有十分严重的损害,除了宋朝外,离我们最近的朝代就是清朝,也曾出现过十分另类的美丽文学。

那就是裹小脚,清朝人以女子小脚为美,三寸金莲就是清朝时期人们所认为的女子美丽的象征,并且还出现了小脚女人能够嫁人,脚大的女子找不到婆家,因此每家每户几乎都会让自家女儿缠足。

但是缠足带来的伤害是不可逆的,除了身体上的还有心灵上的损害,不过缠足并不是从清朝正式开始的,北宋时期就开始有了源头,清朝时期就成为了大范围的要求。

而除了对于美的定义不同,各个朝代对于选妃的定义也有不同,明朝大多从民间选择,但有不少朝代,皇后、贵妃、妃位等都已经内定了,其中就包括了宋朝、唐朝和清朝等,皇后之位一般都是大臣之女或与太后同宗的子女。

这就好比参加选秀,但是冠军早就被内定了,即使是皇帝想要选择自己心仪的,最后也会屈服在太后的威仪之下,所以在古时大部分时候的选妃也就是走了流程,实际上像明朝那样一步一步选秀上来的是极少数的。

由此可以发现,皇帝虽然贵为天子,但是在后宫的事情上,他也最多算是一个“消费者”,实际上能够决定的人都不是皇帝。

而选妃的严苛也让不少女子有了能够钻空的便利,有的不愿嫁入皇室就会反其道而行之,毕竟伴君如伴虎,一如后宫深似海,并不是每个人都追求那虚幻的华丽,踏实的夫妻生活才是大部分女子一生所追求的美好。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6

标签:明朝   皇帝   严苛   妃子   贵妃   后宫   太后   朝代   清朝   人中   皇后   女子   标准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