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陈招娣的葬礼,郎平哭得不成样子,下辈子我们也要做好姐妹

1980年代的中国,正处在改革开放的浪潮中,全国上下一片求变求新的气氛。在这样的大背景下,体育特别是女子排球运动,成为了国民精神的一部分,也是国家形象的一种展示。那时的中国女排以“铁榔头”郎平为代表,她们的拼搏精神和不屈不挠的战斗态度,激励了无数中国人。陈招娣是那个时代的女排成员之一,以其顽强的斗志和卓越的技术,成为了球队的中坚力量。她生活在这样一个特殊的时代,每一场比赛都不仅仅是体育竞技,更是一种国家意志的体现。

在北京东城区的一家小咖啡馆里,朦胧的灯光下,几位曾经的国手聚在一起,回忆着过去的岁月。郎平轻轻搅动着咖啡,眼神中透露出深深的思念,“记得陈招娣第一次进国家队的时候,我们都被她那股不服输的劲儿震撼了。”

“她总是最早到,也总是最晚走。”孙晋芳接过话茬,声音带着一丝哽咽,“那会儿,我们每天的训练强度都非常大,但招娣从不抱怨,总是面带笑容,鼓励着大家。”

时间回到1986年,那是女排在国际赛场上的黄金时期。在一次关键的世界锦标赛上,中国女排面对强大的对手苏联队。比赛异常激烈,每一个球都牵动着亿万观众的心。正当比分落后,气氛紧张时,陈招娣站了出来,她那标志性的扣杀,一次又一次帮助中国队扳回了局面。

袁伟民,当时的女排主教练,回忆说:“那场比赛,招娣展现了真正的女排精神,她的每一次跳跃都充满了力量和决心。我记得赛后她对我说,‘教练,只要不到最后一秒,我就绝不放弃。’”

年月流转至2013年,陈招娣被诊断出患有癌症。那时,她已经从体坛退役多年,但这个消息仍然震惊了整个体育界。她的病情很快就恶化,但她依旧保持着一贯的乐观和坚强。

在陈招娣住院的日子里,她的女儿,微博名为“加菲猫小猫”,频繁更新母亲的状况,让无数关心她的人都能感受到一丝希望。“她告诉我,‘妈妈是女排的战士,我不会就这样轻易被打败的。’”女儿在微博上写道。

病魔是无情的。2013年4月1日,陈招娣在与病魔抗争了44天后,终因身体不支,安详地离开了人世,年仅58岁。消息传出,震惊了整个中国体坛,无数粉丝和前队友都表达了深深的哀悼。

葬礼定在北京八宝山的东礼堂举行,那是一个阴雨绵绵的清明时节。葬礼当天,从清晨开始,就有数百名球迷和市民自发地聚集在礼堂外。他们中,有穿着国家队球衣的年轻人,有拄着拐杖的老者,他们手中或举着陈招娣的画像,或拉着写有“永远的中流砥柱”横幅,默默表达着对这位女排英雄的缅怀。

郎平作为特邀嘉宾,站在礼堂门口,目光时不时望向聚集的人群。当葬礼正式开始,她缓缓步入礼堂,心中充满了对老队友的无限怀念。“在我心中,招娣永远是那个在球场上无所畏惧,生活中乐观坚强的好姐妹。”郎平在悼词中动情地说。

随着郎平的话音落下,整个礼堂陷入了一片肃穆与哀伤。人们纷纷上前,向陈招娣的遗像鞠躬,表达最后的敬意。葬礼结束后,人们缓缓散去,但陈招娣留给世人的精神和影响,却如同那天的细雨,悄无声息地滋润着每一个人的心田。

陈招娣的一生,是中国女排精神的完美体现,无论是在光芒万丈的赛场上,还是在与病魔搏斗的病榻旁,她都未曾放弃过战斗。她用自己的生命诠释了何为挑战极限,何为不屈不挠。她的故事,像一首激励人心的诗篇,鼓舞着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在这个快速变化的世界中,让我们不忘初心,继续传承那份属于陈招娣的,也属于每一个人的“女排精神”。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08

标签:葬礼   不屈不挠   病魔   女排   礼堂   北京   中国   队友   下辈子   中国女排   姐妹   样子   精神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