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查超标电动车“惹众怒”,为啥不直接查厂家?答案来了!

各地都会开展特需隐患整治行动,电动汽车成为重点监督对象之一。老百姓购买的电动车就陷入监管漩涡,不少车主感到困惑:为什么不直接追责电动车生产厂商呢?

这其实跟电动车行业本身的特点和问题有关。电动车产业链长,各环节都存在安全隐患。直接追责厂商,可能无法解决问题的实质。相对于简单粗暴地批评一个主体,采取全面而系统的治理才是长远之计。

电动车产业链长,各环节都有隐患

电动车涉及电池、电控、电机等多个关键部件,这些部件往往不完全由一家企业自主研发和生产。电池就是一个典型例子。

目前,主流电动车使用的电芯大多数来自韩国三星、日本东芝等企业。这些电芯再在国内进行组装,成为可以直接安装到车上的电池。而电控则可能来源于国内外多个供应商。

也就是说,电动车最终面市,其实质组成部分源自于不同企业和国家。隐患可能涉及各个环节:电芯性能是否合格,组装过程是否规范,电控是否设计得宜等。直接追责一家厂商,很难规避全产业链的安全风险。

电动车安全问题复杂,难以归结于一个原因

目前造成电动车安全事故的原因也较多,不尽相同。例如有些事故与电池组老化相关,有些与电路故障相关,也有可能与使用环境或人员操作失误等其他非技术因素交织。

简单地说电动车安全问题是某一厂商的责任,实在过于武断与片面。安全的核心是预防环节设计和控制是否周全,而不是专注追责。技术部件来源多个国家和企业,难免存在各种隐蔽风险。

直接追责有可能起到止损效应而已

直接指责一个厂商,可能会在法律层面获得简单暂时的解决——该厂商承担责任赔偿或召回车辆。但这并未治本立新,解决不了产品在设计、制造各环节可能存在的风险隐患。

更重要的是,这种处理方式可能会产生“止损”效果。一家厂商成为破锅可卖筐,替代品面市后问题可能依然存在。问题的真正根源得不到细致梳理和整改。安全隐患依然隐藏在产业链各环节,随时可能引发新事故。

全面查责更能长远解决问题

相比直接指责个别厂商,采取全面而系统地查责和治理电动车产业链各主体,才能从根本上解决安全隐患。可以从追查电池和关键部件的来源,检查企业是否按规范生产。审核车辆制造企业在设计、制造中的各项流程是否符合标准。

检查使用环境和人员操作是否存在隐患。提升电动车标准,定期跟进产品迭代升级是否解决先前问题。建立电动车安全事故报告与信息共享机制,并及时总结经验教训。

通过这样的全面查执,可以对电动车产业链各环节风险进行全面把控。同时由于各企业的利益纠葛复杂,需要由政府行政主体进行整体指导与监管。这对解决问题和预防重新出现隐患将是必然的选择。

电动车发展需要政府与企业共同推进

电动车是一个系统工程,其发展需要政府和企业共同参与配合。政府代表社会管理安全大局,企业代表技术创新持续发展。两者都需要在对方监管与支持下推进自身工作。

直接追究某一厂商,可能难以平衡这两方关系和各自角色。政府需要树立公正执法的形象,避免简单地将问题归咎于个别企业。同时也要给予企业必要运作空间和诉求通道。

只有在政企合作基础上推进治理,电动车产业才能真正提质增效。这将是系统优化问题的长远之道。简单粗暴地指定敌人难以解决什么,反而可能破坏积极互动的环境。

总之,电动车安全是一个系统工程问题。直接指责个别厂商不足以妥善解决,可能会起到相反的止损效果。全面梳理各环节问题,政府主导产业链治理,才是长远安全规范的突破口。期待随着标准完善和监管深入,电动车产品质量将得到真正提升。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08

标签:电动车   众怒   产业链   隐患   部件   长远   环节   厂家   答案   厂商   简单   政府   企业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