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点名叫停,大量用户受骗!中国移动开始改正!

导语

作为我国通讯产业的龙头企业,中国移动自问世之日起就承担着引领整个行业发展的重任,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中国移动的垄断地位使其对于消费者的剥削行为逐渐肆无忌惮,表现在开通增值业务、不公平合约条款、虚假广告等方方面面。

人民日报在一篇文章中点名批评了中移动的这些违规行为,同时,政府也在实施携号转网政策,加剧了通讯产业中的竞争,要求企业真正以人为本。

一、政府的监管和政策调整对于保护消费者权益至关重要。

一方面,我国的通讯产业已经发展到了市场饱和的程度,无论是运营商之间的竞争,还是用户之间的竞争,都在越发激烈,这就对于企业的经营行为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企业在市场竞争中应当遵守商业伦理,尊重消费者权益,不得利用垄断地位对消费者进行欺骗和剥削。

另一方面,政府的监管和政策调整对于引导企业行为同样是至关重要的,这一次携号转网政策的实施就是一种有效的改革手段,可以使得运营商之间的竞争更加激烈,从而减少企业对于消费者的剥削行为。

携号转网政策的实施,使得用户可以自由选择所需要的运营商,这就会迫使运营商之间加强服务质量的竞争,若是企业在服务质量上无法满足用户的需求,那么就会面临着用户的流失,从而减少对消费者的剥削行为。

二、企业若想赢得消费者的信任,应该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然而,即便政府对于通讯产业进行了携号转网政策的调整,但是用户对于中国移动的不满并没有减少,因为中移动对于消费者权益的漠视已经成为常态,中移动多次被指责存在着不良行为。

在人民日报的文章中,人民日报点名指责中国移动对于消费者的不公平合约条款,比如在合约中的“不限量却限速”、“充值却不退款”等等,这些不公平合约条款都是在企业的利益优先的情况下,对于消费者进行的剥削。

另外,人民日报还对中国移动在开通增值业务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批评,中国移动在开通增值业务中往往是没有经过用户的同意,就擅自开通了一些增值业务,这就对于用户的资费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也是对于用户的一种剥削。

在此次携号转网政策的实施过程中,也有用户反映,中国移动利用携号转网的过程,在用户的账户中擅自扣除用户的话费,中国移动方面回应,是因为用户在办理携号转网的过程中忘记交话费了。

但是这种说辞却遭到了用户的质疑,用户表示,他在携号转网的过程中完全没有忘记交话费,而且在交话费的过程中,也是在中国移动的工作人员的指导下操作的,根本不可能出现忘记交话费的情况,中国移动却说是用户的问题,这就是对于用户的一种无理扣费。

此外,中国移动还在广告中进行了虚假宣传,比如在广告中宣传的“全国通话不限量”、“全国流量不限量”,但是在广告的细则中却对于这些不限量进行了限制,这就是对于消费者的一种欺骗。

三、消费者应当加强对于自身权益的维护意识。

从上面种种行为来看,中国移动对于消费者的不尊重已经成为一种常态,那么在这种情况下,作为消费者的我们又该如何保护自己的权益?

首先,对于不合理的收费和合约条款,消费者应当有清晰的认识,对于不合理的收费和合约条款,消费者应当保持警惕,不要因为便宜被骗,保护好自己的个人信息,不要让企业有机可乘。

其次,对于不合理的收费行为,消费者可以通过向运营商进行投诉来维护自己的权益,同时,也可以向消费者权益保护部门进行投诉,维护自己的权益,让企业不敢对消费者肆意妄为。

结语

企业在经营过程中应当注重诚信和服务质量,只有真正以人为本,才能获得长远的发展和良好的声誉,而非仅仅进行表面的改革。

政府的监管和政策调整对于引导企业行为和保护消费者权益至关重要,中移动已经被点名批评,希望能够在政府的监管下,真正对于消费者负责。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0

标签:人民日报   中国移动   用户   叫停   合约   运营商   条款   消费者   竞争   政府   企业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