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二战的日本会接连犯错

大家都知道,日本在二战中战败,有很多因素。包括中国军民的抗战是日本战败的最主要因素,也包括世界各地爱好和平的人士的支持。如果站在日本自身角度去思考,日本的战略应该是出问题了,日本在二战中犯了好几个致命的错误,致使满盘皆输。

比如,日本为什么不与德国双线夹击苏联,打通与苏联的北亚联系;这样对于构建德意日法西斯轴心具有重要意义。

1939年5月日军和伪满军队在黑龙江和外蒙古交界的哈勒欣河地区向蒙古边防军发动进攻。这场针对苏联的尝试性军事行动,以日本的惨败结束。诺门坎事件的惨败,日本被迫放弃对苏强硬政策,即使在苏德战争中苏德双方胶着的情况下,也不敢轻易参加对苏作战。这也是日本犯的第一个战略错误。

1941年6月22日,纳粹德国撕毁《苏德互不侵犯条约》,对苏联发动突然袭击,苏德战争即苏联卫国战争全面爆发。苏德战争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规模最庞大、战况最激烈、伤亡最惨重的战争。苏德战场上,日本并没有帮上德国的忙,看来是猪队友一个。

1941年12月7日,日本海军的航空母舰舰载飞机和微型潜艇突然袭击美国海军太平洋舰队在夏威夷基地珍珠港以及美国陆军和海军在瓦胡岛上的飞机场。太平洋战争由此爆发。日本为什么放弃攻击苏联,转而就进攻美国呢?这就与战争资源有关了。

大家都知道兵马未动,粮草先行。现代战争需要石油、橡胶这些资源的,而日本本土并没有这些资源。全世界的天然橡胶几乎都在东南亚,铝土矿主要来自印尼和马来亚,在1941年珍珠港事件之前,日本已经基本占领东南亚大部分地区。但欧美国家在东南亚也有很多利益,这样日本和欧美国家的冲突就不可避免了。

随着侵华战争的扩大,东北的木材、煤炭,华北地区的矿产大量运向日本,也有在中国直接加工,但其中并没有石油。日本曾经无数次接近大庆油田,侦察飞机在大庆油田附近甚至发现了类似石油的漂浮物,但日本高层并未重视。中国甚幸!

但随着日本的野心扩大,需要资源包括石油,需求量越来越大,起初还能通过向美国购买获得一定的量,但外汇和黄金越来越少,美国则进一步加强对日本的封锁,直到最后断了日本的石油命脉。

没有石油,战争机器无法运转,日本最终只能孤掷一投,选择与美国硬干。史学家都认为日本发动珍珠港事件,战术是正确的,然而战略却实极端错误,甚至直接注定了日本的失败结局。对的,日本惹上了一个它惹不起的角色。

日本偷袭珍珠港,宣告了太平洋战争的爆发。第二天,也就是1941年12月8日,美国和英国对日本宣战。美国广播电台反复广播:“珍珠港遭到偷袭!”罗斯福总统大声疾呼:“必须记住这个奇耻大辱的日子!”接着,澳大利亚、荷兰等二十多个国家也对日宣战。12月9日中华民国政府对日宣战,而这时中日战争已经进行了四年多,2月21日,德、意对美宣战。第二次世界大战范围更加扩大了。 日本不仅把自己推到很多国家对立面,还硬生生地把德国拉下水。真是不作不死的节奏。这时日本二战犯的最大的一个错误。

所以,回顾二战过程,日本的战略失策是其战败的一个重要因素,而战略的错误又与资源息息相关。从此,日本近代以来的国运亨通暂告一段落。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6

标签:太平洋战争   日本   珍珠港   苏联   东南亚   美国   错误   石油   战争   战略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