悍匪梅树成横行天水,天然匪巢固若金汤,口令“饺子汤”毁了他

1951年1月中旬,第一野战军第七军56团派出的剿匪小分队,一行30多人,深入到秦岭西部的崇山峻岭间,寻找悍匪梅树成的踪迹。

在一个类似于陶渊明笔下桃花源的地方,两个全副武装的土匪突然跳出来,堵住狭小的入口,用古怪的口音喝问道:“口令”。

剿匪小分队队长郭升荣,不想和土匪废话,大声呵斥道:“缴枪不杀”。

两个土匪先是一愣,继而满脸堆笑道:“原来是马司令驾到,请进!”

剿匪小分队进入山谷,顿时有豁然开朗的感觉。

一个挺大的山洞里,匪首梅树成两个哨兵大发雷霆,原来他当日定的口令是“饺子汤”,哪知阴差阳错,两个土匪把“缴枪不杀”听成了“饺子汤”。主动把剿匪部队请进匪巢。

就这样,横行甘肃天水将近二十年的悍匪梅树成,以及手下300多个喽啰,被剿匪小分队一网打尽。

如果不是这样误打误撞的巧合,凭梅树成的狡猾程度,要想捉他并非易事。

梅树成曾用名梅树德,1916年出生。关于他的出生地有两个说法,一说是四川秀山县。还有人说他是陕西长安县人。

又或许这两个地方都不是,因为梅树成身边的人,都知道他有一个不可告人的秘密。可哪怕是他最亲近的人,也不知道那是个什么秘密。他说过的每一句话,事后都被证明是谎言。梅树成的亲信马子贤说:我跟了梅司令十多年,他骗天骗地,骗到最后,连他自己都信了。

梅树成虽然无赖,可他不但识字,甚至称得上是满腹经纶,另外枪法也好,据说还会几下拳脚,勉强算是个文武全才吧。

1935年春节期间,时任凤县县长王鸣霜的妻子耿冰秋,回娘家长安省亲。结果在半路上遭遇土匪抢劫,紧要关头,跳出一个年轻小伙,来了个英雄救美,仅凭一人之力,就将十几个土匪打跑了。

耿冰秋喜出望外,对小伙子千恩万谢,她是个医生,亲手为小伙包扎刚才打斗时留下的伤口。

小伙子自称他名叫梅树德,19岁,陕西长安县人氏。

耿冰秋见梅树德谈吐不俗,就有意把他留在身边。

在梅树德的护送下,耿冰秋顺利的回到娘家。

一个多月后,在王鸣霜的举荐下,梅树德进了凤县保安团任连长。

保安团团长湛士杰,坚持认为梅树德是土匪派来的卧底,必欲除之而后快。

湛士杰的固执,惹恼了王鸣霜,一怒之下取缔了保安团,并没收了他们的武器,其中包括一挺机枪。

湛士杰为此恨透了梅树德,扬言要叫他碎尸万段。

梅树德更干脆,来了个不辞而别,逃走时顺路把那挺机枪也带走了。

也许梅树德以前是冤枉的,他没有干过打家劫舍的勾当,可现在他变成了真正的土匪,当地唯一一个扛着机枪劫路的土匪。

说实话,梅树德手里的家伙太扎眼了,不但官军想将机枪据为己有,就是那些土匪同行,看着都眼红。

“匹夫无罪,怀璧其罪”,梅树德成为各路追杀的目标。

老虎都有打盹的时候,更何况是人。梅树德整日里战战兢兢,生怕一觉醒来,脑袋搬了家。

一定要找一个强有力靠山,可那些势力大些的土匪头目,垂涎的只是机枪,对梅树德的兴趣并不大。

梅树德也清楚,他现在可以加入任何一伙土匪,只要把机枪交出去,但是再出去烧杀抢掠就只能拿烧火棍了。

梅树德不得不考虑他这个岁数不该考虑的事。

凡事一定要给自己留后路,梅树德是这么想的,也是这么干的。

几天后,他在虢镇附近的山崖下,抢劫了一个运送阿芙蓉的商队。

梅树德手中的机枪一响,那些押车的保镖,就倒下好几个,其余的见势不妙,都逃之夭夭了。

这一次梅树德抢了两把手枪,还有十担子阿芙蓉。

梅树德将一把手枪藏在山洞里,然后腰里插着一把手枪,肩膀上扛着机枪,押着5个送货的民工。大摇大摆的走进走进当地最大的土匪头目,住在秦州辛家山的袁永福家中。

袁永福是洪帮大佬。洪帮不是洪帮主,跟丐帮没关系,洪帮前身是天地会,就是韦小宝当堂主的那个。

袁永福掌管着天水一带阿芙容的生意,这回被抢走了十担子货,他正急得焦头烂额之际,梅树德不但把丢失的货送上门来,还带来一挺机枪作投名状。

袁永福大喜过望,非常爽快的将梅树德收入麾下。

梅树德心狠手辣,他手里有枪,还有袁永福做靠山,谁也不敢轻易去招惹他。

倒是有些趋炎附势的小人,跑去依附梅树德。不到半年时间,梅树德就有了17个部下。

虽然看上去人数不多,可既要养活他们,还要给他们或多或少的发钱,这对一个刚20出头的年轻人来说,已经有些勉为其难了。

时间长了,梅树德感觉也有些困难。

都说兔子不吃窝边草,可梅树德不理这一套。辛家山村的保长程兆祥,有个相依为命的妹妹。虽然妹妹已经嫁人了,可遇上事,程兆祥还是毫不犹豫的会为妹妹出头。

程兆祥做梦也没想到,在他眼皮子底下的梅树德,竟然将他妹夫绑去做了人质。

程兆祥找梅树德要人,没想到这小子振振有词:之所以绑你妹夫,没绑你妹妹,是为了你家的名声着想,看我想的多周到。

你要想息事宁人呢,每月为我们提供1500斤粮食,我立马放人。如果你想再折腾一下呢,那我就继续陪你玩玩,反正你还有妹妹,还有妻子,儿女。

程兆祥听得战战兢兢,只得同意了梅树德的勒索。

梅树德得了便宜卖乖说:“这是一举两得的好事,我吃了你的饭,就得给你办事,以后你派丁、催租,遇到那些不配合的刺头,尽管交给我来办就是了。”

有了程保长按时按量的供应粮食。梅树德这伙土匪应该消停下来了吧。

民团的归属问题,是个大目标。

一群年轻力壮的土匪,整天饱食终日,无所事事。

常言道饱暖生闲事,他们还要喝酒、吃肉,还要如流水般花钱。还要像皇上那样,有三宫六院的娘娘陪着。

要这些,就算是把程兆祥的骨头榨出油来,他也拿不出这么多钱来供大家挥霍。

幸福的生活还是要靠自己来争取,梅树德食髓知味,从程兆祥身上,他汲取了丰富的经验。都说贪官污吏,梅树德不敢动当官的,就对那些为虎作伥的小吏痛下杀手。

梅树德深知武器的重要性,只要手里有了枪,就能呼风唤雨,要啥有啥。

梅树德开始了一系列的夺枪行动,下手的目标,就是各村的乡丁和民团。

不到一个月时间,东岔河、利桥、百花川、杨家店等七八个村庄遭到梅树德的洗劫。共夺走手枪8支,步枪27支。

本着有多大锅,做多少饭的原则。,梅树德继续招兵买马,手下匪众达到38个。每人一支枪,战斗力不容小觑。

开始时,梅树德只夺枪,不杀人,凡是被他光顾过的村庄,需要按时向他缴纳指定的钱物。

并不是所有的人都这样逆来顺受,凤县的唐藏村就是其中之一。唐藏是乡公所所在地,村里还有一支17人的自卫队。

自卫队长窦义不无嚣张的说:只要梅树德敢来,就让他站着进来,躺着出去。

1939年正月二十九夜里,天黑的伸手不见五指。梅树德带着三十几名土匪倾巢而出,直扑唐藏村。等村里的自卫队有所察觉,土匪们已经进了村,任凭窦义怎样求饶,梅树德都不为所动,开枪结果了他的性命。

随后,土匪们在村里大肆劫掠,直到第2天天亮才离开。土匪们满载而归,临走还带走了4名人质。

其中包括乡公所长李春华,自卫队正副班长程生胜和冯良臣;还有村里最大的财主李忠贵。

这一次在唐藏,梅树德用弄到了17支枪。很快,他手下的匪徒就扩充到50多个人。抓来的4个人质,其中三个没多大油水,梅树德将他们臭骂一顿,就给释放了。

走的时候,李春华带走了一绺头发,那是从李中贵头上剪下来的。梅树德放出话来:拿钱赎命,这次送头发,10天后送人头。

李中贵的家人不敢怠慢,东拼西凑了600大洋,外加一坛20斤的阿芙蓉,算是1000大洋,给梅树德送了过去。

梅树德感觉那坛子阿芙蓉值不了400大洋,拒绝放人。

后来袁永福出面协调,李中贵才捡了一条命。

梅树德无法无天,国民政府束手无策,竟然又玩起了招安的闹剧。

梅树德及一众土匪,被改编为两当县保安队第三分队

。在张家庄驻防,两当县位于川甘陕三省交界处的张家庄更是位于大山深处,天高皇帝远,梅树德在这里更是变本加厉的为所欲为。

往来的客商,当地的买卖铺户,甚至那些卖苦力的脚夫,都要按时向梅树德缴纳钱粮。

没有钱,梅树德还发放高利贷,借一还三,不知多少人家被折腾的倾家荡产。

有个叫王志怀的布贩子,将低价进来的土布当洋布卖,多多少少赚了几个闷心钱儿。

这事不知怎么被梅树德知道了,把王志怀抓到张家庄打了个半死,王家人自认倒霉,拿出200大洋给了梅树德,这才把遍体鳞伤的王志怀带回家。

梅树德在张家庄的那两年多时间里,路上人烟稀少,无数贫困人家纷纷出外逃难。

梅树德能收到的钱越来越少,于是就开始到各村去烧杀淫掠。当地民歌唱道:夜黑风高,鸡飞狗叫;枪声阵阵,心惊肉跳;男人躲藏,女人遭殃”。

梅树德在张家庄待了两年多,油水越刮越少。终于有一天,他带人离开张家庄,回到唐藏村,继续鱼肉乡里。

梅树德擅离职守,惹得上峰很不高兴。既然他不识抬举,敬酒不吃吃罚酒。那就给他点颜色看看。两个多月后的一天夜里,凤县、留坝、江口等三个保安队分进合击,对盘踞唐藏村的土匪进行清剿。

梅树德毫无防备,被打了个措手不及,当场被击毙4人,俘虏5人。其余土匪见势不妙,纷纷缴枪投降。

梅树德知道自己如果被抓住,只有死路一条,于是便趁着月色,逃得不知去向。

1946年夏季,天水县城东三岔村(今北道埠)一个姓陈的村民,带着妻子进山采药。

过了桃花坪向左,是人迹罕至桃花沟,沟长八里,尽头是一堵悬崖,名曰“花子崖”,意思是叫花子到这里就没有了力气翻越悬崖,只能活活饿死。

翻过“花子崖”,继续向前走七八里山路,就到了白杨林,这不是一片树林,是散落在山沟里5个小村庄的并称。

这5个小村子彼此相距甚远,平时很少互相走动。靠山吃山,当地人虽然过的日子很清贫,却也衣食无忧,盐和布都有小商小贩送。

这样一来,白杨林的村民们就更很少有人出山了。

陈氏夫妇走了小半天,打算到距离最近的乱庄子村讨碗水喝。可是刚进村口,就看到几个凶神恶煞般的家伙扛着枪围拢过来。

“是土匪”!多少还算有些见识的陈氏夫妇,转身就往山上跑,

土匪们在后面追了一阵,开了几枪,看着陈氏夫妇钻进密噢。

他们也就悻悻而归了。陈氏夫妇可能不是第一个看到附近山里有土匪的,因为两三年前就有传闻,说山里龙潭沟一带有土匪,可谁也没见过,后来这个传闻就不了了之了。

可今天陈氏夫妇在白杨林见到了土匪,而且土匪还开了枪,很多人都听到了枪声。

紧接着,陈氏夫妇又莫名其妙的失踪了。

一时间天水城内人心惶惶,担心土匪打进城来。可转眼几年过去了,仿佛什么都没有发生,

于是人们逐渐把这件事忘却了。1949年8月3日,第一野战军第七军20师,自东门开进天水城。陇东重镇天水宣告解放。

仅仅两天后,我军一支二十多人的工作队,在唐藏村附近,遭到土匪袭击,工作队人员全部牺牲,其中几名女队员,被土匪糟蹋后,身上的肉,也被土匪们割下来做了下酒菜。

虽然梅树德是唐藏村一带最出名的土匪,可他已经失踪多年,据说作案的土匪有2000多人。

一个土匪很难召集这么多人,所以没有人把唐藏惨案与梅树德联系到一起。

9月中旬,一野第十、第十一独立团,兵分两路,开始在唐藏一带,展开大规模的剿匪行动。

通过俘虏交代说:唐藏一带的土匪,确实有2000多人,匪首梅树成,四川秀山县人。当时没有人怀疑,梅树德和梅树成是同一个人。毕竟四川秀山距离陕西长安有上千公里。这只是个巧合罢了。梅树成打仗挺滑头,剿匪部队还没有完成合围,梅树成就已经带人逃走了。剿匪部队随即对逃走的土匪展开追击,梅树成虽然滑头,

s'fayit就是一群乌合之众,一天行军走不到80里。平时养尊处优的土匪们就开始叫苦连天了。

剿匪部队的战士们,早已经练就了一副铁脚板,一天急行军120里,愣是没人喊苦喊累。土

匪们提前走了两天,剿匪部队仅用了四天时间,就在一个叫胡店的小镇,追上了逃跑的土匪。

接着双方混战一场,小镇上有个小火车站,土匪们急于脱离险境,竟然手牵手站在路轨上,试图逼停飞驰而过列车。

可土匪们足足等了10多个小时,一列火车也没等到。却等来了剿匪部队的掩杀。土匪们只得继续没命的奔逃。

就在这个时候,正在附近执行剿匪任务的一野七军56团发现匪情,马上出击,给土匪来了个迎头痛击。

在剿匪部队两路大军前后夹击下,土匪们溃不成军,被聚歼于天水县兰草沟。

梅树成带200多人强行突围,剿匪部队紧追不舍,梅树成逃到水漫坪村,已经是穷途末路,无奈之下,只得放下武器,主动向剿匪部队投降。

剿匪部队严格执行优待俘虏的政策,没有对梅树成进行深究,只是对他简单的教育后,就发路费将他释放了。

梅树成消停了一个多月,感觉对他的监视已经解除,就重操旧业,继续做土匪。

都说狡兔三窟,梅树成最重要的匪巢,就是天水以东的三岔、利桥、关山、马鹿等地。这个匪巢是梅树成几年前建成的,囤积了金银财宝价值连城,当年陈氏夫妇看到的,就是梅树成手下的土匪。

梅树成不知从哪里找来两个漂亮非凡的女学生,冒充我军工作队人员,用美人计,将利桥乡乡长王一春,村主任王生录拉下水,大肆屠杀军属和进步群众。

一野七军有一个11人的小分队,到白杨林一带侦察匪情,遭到数百土匪围攻。

双方激战一个多小时,弹尽粮绝的小分队,不幸被俘。

梅树成亲自下令,将11名战士活埋。

两天后,在吴砦龙凤沟,我军两名侦察员,遭土匪偷袭,壮烈牺牲。

梅树成砍下烈士人头,挂在路边大树上示众。

在随后的一个多月时间里,被梅树成残杀的军民就高达332个。

一时间,整个天水地区都陷入恐惧之中,路上无行人,村庄无炊烟。猖獗的匪患,已经严重影响了当地人的正常生活。

为了消灭梅树成,剿匪部队派出一支三十多人的精干小分队,都是从各部队中挑选出的精锐侦察兵。

小分队在侦察科长郭升荣的率领下,进入白杨林一带,执行对梅树成股匪的侦察任务。

很快,剿匪小分队就捕获了十几个梅树成手下的土匪。

经过审讯,剿匪部队得到了许多自相矛盾的信息。

梅树成是不是梅树德,有人说是,也有人信誓旦旦的说不是。除此之外,有个叫李少甫的人,成为梅树成的心腹,在梅树成面前说一不二。梅树成也经常对别人说李少甫就是他的卧龙凤雏。

李少甫却有过人之处,他手中有一大批纸币,面额大的出奇。

梅树成囤积的金银财宝不计其数,用李少甫的纸币,可以从梅树成那里换来真金白银。

久而久之,土匪们将那些一文不值的纸币,当成无价之宝,反正他们也不敢从山里走出来,每个人都感觉自己富可敌国,而不肯跟外人分享成功的经验。

梅树成现在手下有300多人,都是心狠手辣的惯匪。

可是根据俘虏的口供,剿匪部队得到一个令人吃惊的消息。梅树成手下的土匪,多达两万多人。

平时聚集在他身边的,都是些队长、大队长之类的匪首,一个匪队长,手下就有100多人,而一个大队长,至少管理12个小队长。

匪首们对梅树成的话深信不疑。因为他平时最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就是将不见兵。

每个匪首手里,都有一份厚厚花名册,名册上面的人,都只听命匪首一人。

匪首每个月代领下属的薪金,虽然是一堆一文不名的纸币,可匪首们都深信他们腰缠万贯。

而且其中的绝大多数,都暗自打算,克扣下属的薪金,反正钱在自己手中。

另外就是当地有一个传说,过了白杨林,就是风景秀丽,但深不见底的龙潭。

民间传说龙潭中有真龙天子,刘伯温路过此地,祭镇龙剑斩断龙脉,并把宝剑插在龙潭上的石壁上,留言说:三百年后,得此剑者得天下。

土匪们盛传,这把镇龙剑落在梅树成手中,他就是刘伯温预言中的真龙天子。

梅树成还说,跟着他,以后就是开国功臣,出将入相,世代荣华。

梅树成就是用这样的手段,将300多土匪牢牢控制。

剿匪部队侦察科长郭升荣虽然还不满30岁,可作战经验十分丰富,当年在晋察冀时,就曾深入敌穴,靠一己之力,端掉了日军一个炮楼。

郭升荣认为,要除掉梅树成,就要有“不入虎穴,焉得虎子”的勇气。他制定了一个奇袭梅树成的作战计划。

关于刘伯温斩龙脉的传说,在当地几乎是尽人皆知,数百年来,不知有什么不畏险阻的人,深入龙潭,打算把镇龙剑取回来,过一过当皇帝的瘾。

想要找到一个向导,并不是难事。可这都是些异想天开的势利小人,他们连自己都骗,剿匪小分队肯定不能用他们做向导。

俘虏也是不能用的,梅树成势力挺大,如果俘虏反水,剿匪小分队可就危险了,深涉险地,容不得半点儿疏忽。

当时陈氏夫妇的遭遇,引起郭升荣的注意,于是他化妆成一个药商,以收购药材为名,找到一个经常进山采药的山民,一行四人翻越花子崖,神不知鬼不觉的穿过白杨林。

再向前就是神秘的龙潭沟。老实的向导没有注意到,郭升荣和两个化装成伙计的警卫人员,每到一处都留下外人难以发觉的路标,在他们身后五六百米处,30多个全副武装的战士,追寻着路标指定的方向紧紧跟随。

龙潭沟果然名不虚传,两侧的悬崖峭壁直冲云霄,中间是一道10来米宽的深谷,峭壁的石缝中枝节横生,茂密的树丛,遮的谷底难见天日。

谷底生满绿苔的乱石林立,又湿又滑,难以行走。隆隆的雷声震耳发聩,向导说这是龙王喝水的声音,再也不敢往前走了。

郭升荣没有为难向导,因为他发现在绝壁上,有一根山藤在薄雾中若隐若现,似乎无意间挂在几棵树上。

作为侦察员的郭升荣,一眼就看出,那是有人特意设置的,山藤是做护栏的,如果没有意外,峭壁上一定有一条路。

中午时分,剿匪小分队终于攀上了那条小路,其实就是无数树干交错一起,勉强是一座树桥。

郭升荣一马当先,在无比湿滑的树桥上摸索前进。

雷声越来越大,雾气也越来越浓。战士们手扶着山藤,小心翼翼的前行。

一个瀑布赫然出现在眼前,汹涌的流水注入崖下的水潭,发出巨大的轰鸣声,在山谷中回荡。看来龙潭谷就是由此得名的。

过了龙潭谷,依旧闷热潮湿,只是没了刺耳的水流声,寂静中平添了几分凶险。

树桥中断,一个用藤条编成的绳梯横亘面前,看不清顶端的位置,估计总有十几米高。

郭升荣攀上绳梯,口中叼着一把匕首,悄无声息的向上移动。

就这样忽高忽低,在山谷中穿行了一个多小时,终于再也无路可走。

郭升荣正彷徨间,不远处一片山藤被分开,露出一道二尺来宽,两米多高的山缝,两个衣着光鲜,腰插手枪的土匪从其中闪出来,大声喝问道:“口令”。

郭升荣不想和他们废话,厉声回道:“缴枪不杀”。

哪知两个土匪顿时满脸陪笑道:“原来是马司令驾到,我们梅司令已经恭候大驾多时了。”

郭升荣搞不清土匪唱得是哪一出,心说有人带路更好。就大咧咧的道:头前带路。

过了那道山缝,在尽头赫然摆着两挺机关枪。

五名侦察员不动声色的走在最后,然后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冲入机枪阵地,将满脸惊诧的土匪杀掉。然后调转枪口,将机枪阵地牢牢的控制在手里。

山缝后豁然开朗,地势也越来越高,郭升荣拾阶而上,山洞里干燥凉爽,偶尔会听到滴滴嗒嗒的水声。郭升荣暗骂梅树成真会享清福。

前行500多米,是一个能容纳上千人的山洞,山洞中间点着十几盏汽灯。

明亮的灯光里,几十个土匪满面含笑的站在那里。

看到郭升荣,为首的土匪迎上来抱拳道:“马司令一路辛苦了”。

话音未落,一个土匪惊呼道:“他不是马连青,你们到底是什么人。”

枪声骤起,战士们用冲锋枪给了土匪答案。山洞中一阵大乱,缴枪不杀的声音到处回响。

300多个土匪束手就擒,其中就有梅树成的军师李少甫。刚才就是他,对郭升荣的真实身份提出质疑的。

原来在张家川县有个匪首马连清,手下有二三百人。在剿匪部队的打击下,马连清走投无路,准备投靠盘踞在罐子沟罐子洞的梅树成,双方已约定的口令:饺子汤。

当地把水饺称作扁食,所以土匪们并不懂得饺子汤的真正含义,所以才错把缴枪不杀错听成了饺子汤。

清点俘虏,梅树成等九名匪首漏网。郭升荣随后带人对罐子沟进行仔细搜索,却始终没有发现梅树成的下落。

1951年腊月,有自信的土匪,发现梅树城的爪牙在天水城内采办年货,马上向剿匪部队做了报告。

侦察科长赵显荣带领剿匪小分队二次奇袭罐子沟,在罐子洞里,终于将梅树成及其爪牙一网打尽。

让人哭笑不得的是,在当初抓获的300多名土匪中,梅树成也是其中之一。只是这家伙诡计多端,在半路上逃脱了。

1951年3月9日,剿匪部队在天水利桥镇召开公判大会,对梅树成执行枪决。

梅树成被俘后,情愿拿3000两黄金,以及十万大洋,只求能饶他一命。但最终还是被拒绝了。

从此梅树成的藏宝,以及刘伯温的镇龙剑。成为当地最津津乐道的话题。几十年来,进入龙潭沟和罐子沟寻宝的人络绎不绝。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1

标签:天水   梅树   凤县   匪巢   龙潭   悍匪   固若金汤   匪首   小分队   机枪   土匪   口令   饺子   手下   部队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